林宁安 朱哲 张海峰
(1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第五人民医院 温岭 317515;2 浙江省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台州 317523)
慢性精神分裂症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病程长达2 年以上,已成为临床高度关注的精神疾病。慢性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症状基本消失,主要以阴性症状为主,如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精神衰退等,而妄想、幻想等阳性症状相对较弱[1]。随着病情逐渐进展,部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难以独立生活,多需家属长期监护,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自身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已有相关研究指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因神经递质紊乱所致,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2]。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以改善认知功能为主要目的。舒必利为代表性药物之一,在抑郁症与精神病中已广泛应用,对多种精神症状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还可振奋精神。但因该病病程久、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高,导致单一疗法效果欠佳,需辅以其他药物联合治疗。鲁拉西酮并非代表性药物,其治疗精神疾病的具体机制与其他非代表性药物一样尚未明确,但已有报道显示,该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3]。鉴于此,本研究纳入收治的9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鲁拉西酮与舒必利联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1 月至2023 年4 月温岭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5、20 例;年龄26~58 岁,平均年龄(39.45±3.25)岁;患病时长3~7 年,平均患病时长(5.12±1.23)年;受教育时长6~17 年,平均受教育时长(12.85±2.47)年;体质量指数(BMI)19~25 kg/m2,平均BMI(22.42±1.20)kg/m2。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3、22 例;年龄26~59 岁,平均年龄(39.93±3.08)岁;患病时长3~7 年,平均患病时长(5.23±1.19)年;受教育时长6~18 年,平均受教育时长(12.96±2.33)年;BMI 19~25 kg/m2,平 均BMI(22.37±1.27)kg/m2。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患病时长、受教育时长、BMI)比较,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号2020000112)。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西医[4]诊断标准;患病时长≥2 年;入组前1 个月未接受相关治疗;服药依从性良好;多次复发;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过敏体质;脑部受过外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恶性肿瘤;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 分;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长期酗酒。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舒必利片(国药准字H32022269)治疗,初始剂量:100 mg/次,2~3 次/d,治疗1 周后可增加至300 mg/次,2 次/d,连续治疗3 个月。观察组服用舒必利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盐酸鲁拉西酮片(国药准字J20190006),初始剂量40 mg/次,1 次/d,依据症状可逐渐递增至8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1)PANSS 评分[5]。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参照PANSS 评分标准评估症状,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3 个方面,共30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均为1~7 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血清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提取上层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3)炎症介质水平。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抽取两组空度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使用酶标仪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水平。(4)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使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6~7]进行评估,MMSE 包含对定向力、语言、计算力、注意力等方面,满分30 分,分数与认知功能呈正比。MoCA 包含定向、命名、抽象、语言等8个维度,分界值为26 分,满分30 分,分数与认知功能呈正比。(5)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8]。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应用SQLS 评分进行评估,包括症状及不良反应、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满分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反比。(6)不良反应。记录两组厌食、失眠、口干、乏力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PANSS 评分、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炎症介质水平、认知功能、SQLS 评分)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PANSS 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N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PANSS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PANSS 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后NGF、GABA、DA、5-HT 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水平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对比()
表2 两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对比()
2.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IL-6、IL-17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IL-17 水平均较治疗前均低,且观察组水平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表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2.4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MMSE、MoCA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MoCA 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治疗前SQL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QLS 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5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相当(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慢性精神分裂症发病缓慢,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现临床尚未具体明确该病具体发病机制,多认为与基因遗传、易感因素、外界环境等存在一定关联,可涉及知觉、情感、思维等方面,极易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迄今为止,临床治疗该病尚无特异疗法,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舒必利的化学结构与苯甲酰胺衍生物相近,作为选择性D2多巴胺受体(DRD2)拮抗剂,能够选择性作用于中枢边缘系统,对减轻精神症状具有积极作用。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机制复杂,舒必利单独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多项研究指出,5-HT功能衰退与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认知功能[9],临床据此发现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新靶点。而鲁拉西酮可直接拮抗5-HT 受体,从而缓解情绪低落、幻想等症状,有助于减缓病情发展。由此推测,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治疗后的对照组,观察组PANSS 评分更低,提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鲁拉西酮联合舒必利治疗在减轻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与朱仁杰等研究相关结果基本一致[10]。
神经递质失调在该病的发病中具有促进作用,NGF、GABA、DA、5-HT 均为常见的神经递质因子。NGF 为营养因子,具有修复受损神经的作用,常被用于评估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预后情况;GABA 具有保护脑细胞功能、调节脑血管、促进脑组织新陈代谢的作用;DA 属于神经传导因子,在记忆、学习、运动等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11]。5-HT 广泛分布于脑内组织、外周血中,可通过作用于5-HT1A、5-HT2A受体,调节神经元活动,而5-HT7受体对认知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两者呈正相关[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NGF、GABA、DA、5-HT 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水平更高,表明该方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分析其原因在于:鲁拉西酮是治疗该病的新途径,不仅能够拮抗普通的DA 受体,还可拮抗DRD2,同时还属于5-HT受体拮抗剂,具有高选择性,可快速亲和5-HT7受体,从新靶点出发治疗该病,进而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减轻症状[13]。因此,在舒必利基础上加用该药物治疗可实现多靶点治疗,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近年也有研究指出,神经炎症与慢性精神分裂症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关于细胞因素与该病的相关性已成为热门研究范围,尤其是白介素细胞[14]。一旦机体存在炎症反应,炎性细胞因子可穿透血-脑脊液屏障,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因此,血清炎症指标可间接反映大脑功能。IL-6 为多效细胞因子,主要由外周血中白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分泌,高表达时介导炎症反应,且可参与神经细胞分化过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15]。IL-17 为精神疾病患者炎症反应的主要通路,可激活T 细胞,促进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加重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IL-6、IL-17 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水平更低,提示该联合方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这一途径可能是发挥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机制。
认知功能障碍作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状,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成为决定该病预后的重要因素[1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治疗后MMSE、MoCA 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评分更高,进一步证实该病患者采用此方案治疗能够积极改善其认知功能。其原因可能与联合用药后患者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炎症反应得到显著改善有关。另外,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相比单一用药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本研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该病患者安全性良好。究其原因主要与鲁拉西酮具有高度选择性有关,几乎不会亲和无关受体,相比一般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少[1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SQLS 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评分更低,表明该病患者经此方案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疾病预后可观。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仅为近两年及样本量较小,拟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
综上所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鲁拉西酮联合舒必利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其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