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身心准备的家园共育策略

2024-05-11 09:42汤素娟
科学导报 2024年23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小衔接

汤素娟

关键词:幼小衔接;身心准备;家园共育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幼小衔接是儿童平稳过渡进入小学生涯的一个重要衔接环节,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或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长远发展。《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提出:应以“向往小学、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四个目标为儿童做好身心准备,尤其注重幼儿园和家庭的积极配合和良好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师与家长之间加強情感交流,形成共识,推动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心理过渡。

  一、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

  (一)情感衔接,积极暗示

从大班开始,教师和家长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热爱和向往小学学习的教育,用积极的语言让儿童产生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对步入小学生生活建立合理的期待。构建积极的环境氛围,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潜能,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和条件。日常交流注重情感的培养,教师和家长要观察和发现儿童对小学生活的兴趣点,帮助儿童梳理入学焦虑的主要问题,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减少负面的感受和压力。让儿童乐于与人交往,体验人与人相互帮助、合作、分享的快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有初步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儿童的入学适应能力。

  (二)感受小学,熟悉环境

1.建立入学信心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由于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习惯等,面临着许多的不适应,容易使儿童产生抵触、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幼儿园和家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性教育,减少儿童对小学生活的负面感受和压力。激发儿童入学的信心,需要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构建对小学的正确认知,让孩子与小学教师近距离地接触,形成对小学、小学教师良好的初始印象。

2.形成“校园家”衔接共同体

幼儿园与小学应形成教研共同体,通过研讨预设和生成幼小衔接计划,帮助儿童了解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让家长间接参与到活动中,形成“校园家”合作共同体。活动前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通过与儿童交谈、帮助儿童做好参观前的心理和物质准备等方式,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如开展“大手牵小手”,邀请一年级小学生给大班的孩子讲述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激发儿童成长的自豪感,还开展小学生体验区,通过角色游戏,模仿和体验小学生学习生活,参与小学课间十分钟,从而对小学产生向往之情;观看少先队入队仪式,让儿童感受到一年级哥哥姐姐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自豪感;带大班孩子参加小学的跳蚤市场、义卖活动,让儿童体验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无私奉献的乐趣;组织儿童到小学参观,让儿童全方位地了解和感知小学的校园环境、各活动场所的功能,体验小学生上课的情景,拉近与小学教师的距离,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三)举行仪式,收获成长

提前为儿童做好开学心理准备,幼儿园和小学可为儿童举行热烈的开学典礼,营造浓厚、快乐的入学氛围,激发儿童对新学期的美好愿望,通过说说自己的成长变化,拍照打卡、制作贺卡赠送给同伴等,让儿童体验成长的喜悦,为新学期的开始建立合理的期待和规划。根据儿童的意愿和想法,举行毕业典礼,写毕业留言、制作毕业礼物等,邀请家长与儿童共度美好时光,给儿童的成长留下美好的回忆。毕业告别既是幼儿园学习的终点,也是小学学习新的起点,组织儿童开展“幼儿园好还是小学好”的辩论会,梳理上小学的好处,知道每个人每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进一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更好地规划好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二、体验积极情绪,提高儿童对情绪的认知和调控

  (一)提高对情绪的认知

积极的情绪产生积极的行为,不良情绪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未来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以“情绪”为主题开展活动,通过谈话、表演、记录、阅读等方式,让儿童认识、体验、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引起的原因,了解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人际关系造成的影响,感知调节情绪的重要性。把情绪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如让幼儿进行晨间签到,记录自己的心情,活动结束后,让儿童分享自己的情绪状态。教师和家长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鼓励儿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感知自己情绪变化的基础上,让儿童阅读《情绪小怪兽》《快乐汤》等绘本,了解保持稳定情绪的重要性,同伴间互相说说让自己开心的100种方法,鼓励儿童学会关注他人情绪并及时给予帮助,在分享、合作中,不断提高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能力。

  (二)引导儿童科学管理情绪

1.引导儿童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引导儿童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孩子产生焦虑、着急、愤怒等不良情绪时,教师和家长耐心倾听,先给予情绪上的认同与抚慰,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引导其通过语言表达、运动等方式转移情绪、排解情绪,与儿童一起分析背后的成因,寻找解决难题的好办法,助力幼儿在自主解决难题中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2.利用情绪绘本提高儿童管理情绪能力

阅读情绪绘本是儿童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绘本中抽象的画风、夸张的语言、幽默诙谐的风格能为儿童提供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大班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并能用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为此,我们鼓励亲子绘本阅读《我为什么不高兴》《菲力的17种情绪》等,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疏导不良情绪,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自己也可以作为一个学习者,从绘本中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阶段的心理准备。

  三、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儿童动作协调灵活发展

  (一)激发儿童积极参加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拓宽视野,激发兴趣

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帮助儿童拓宽视野,在儿童心灵中种下一颗爱运动的种子。如小学教师为大班孩子上体育课,让儿童切身体会到原来小学老师是那么亲切,游戏是那么好玩的,激发儿童积极参加运动的兴趣;带大班孩子观看小学的运动会开幕式,他们看到小学生在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姿,感受运动比赛的激情,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儿童的入学适应能力。

2.亲子运动,形成习惯

開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为儿童参与运动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如,家长助教进校园,引导儿童掌握跳绳的技巧,并用记录的方式不断提高儿童跳绳的兴趣和坚持性,家长乐于奉献、热爱运动的精神,为孩子作了良好的榜样;鼓励家长与孩子利用周末亲近大自然,与孩子一起参加爬山、骑车等锻炼活动,帮助儿童克服惰性;班级开展“亲子21天打卡运动”,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拍篮球、跳绳、跑步等每天坚持运动,并发到群里分享打卡,形成了浓厚的亲子运动氛围。家园互动,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引导儿童提高运动技巧,在自我挑战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情绪。

  (二)加强大肌肉的训练,培养儿童勇于挑战的精神

1.循序渐进,磨练意志

每天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时间和运动量,并不断增加运动强度和密度。幼儿园开展篮球教学活动,通过篮球操大循环、篮球技能竞赛的方式,引导儿童掌握拍球、运球、投球等技能,每天以游戏的方式趣味练习,动作从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投放的材料不断增加难度和挑战性,锻炼手臂、腿部大肌肉动作,提高儿童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运动过程中,个别孩子会产生怕失败、怕困难的消极情绪,教师和家长一对一倾听儿童的心声,与孩子一起讨论,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克服惰性。让儿童观看国家运动员比赛的视频,激发了他们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从小养成运动的好习惯,磨练儿童的意志力。

2.丰富玩法,满足需要

我们还综合利用各种运动器械,保障儿童进行走、跑、跳、钻、爬、翻等活动需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点,开展花样跳绳、小螃蟹过河、开合跳等活动,创设游戏情景,探索各种玩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动作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动作的难度,锻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