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研、教、学”一体,提升乡村教师教研品质

2024-05-10 11:27:12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教研室530021黎有文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11期
关键词:教研教师教学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教研室(530021) 黎有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了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在乡村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提升教师教研品质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乡村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管、建、研、教、学”体系,旨在促进乡村教师教研品质的提升。

一、乡村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乡村小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但在多个方面仍有待加强和改进。经过深入调研,笔者发现乡村小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校在提升数学教师教学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缺乏专门的培育与激励机制。这种情况直接削弱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动力,进而制约了教研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第二,校本教研的内涵不足,支持资源稀缺,缺少名师引领及优秀教师的跟踪帮扶指导,导致教研形式呈现出相对松散的状态,实际效果相对较低。

第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保守,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其固有的优点,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已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第四,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听讲、阅读和书面作业,呈现出较为单一的特点。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未能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为推动乡村小学教育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素养,从而促进乡村学校的发展,笔者围绕管理机制、资源建设、团队研修、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核心要素展开实践研究,以期能够提升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体系构建

(一)管好

1.针对问题,形成系统的配套机制

针对乡村学校教师在教学技能提升培育与激励机制的不足,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为乡村教师提供导向和保障。例如,结合区域特点所提出的《刘圩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三年发展规划》;为平衡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推出了《教育理论学用与分享制度》;为解决教师教学能力项目式常态化研修的管理难题,推出了《教师关键教学能力常态化研习与展评制度》。此外,为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合作教研的优势,制定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团队合作教研制度》和《城乡联合,结队帮扶教研制度》;针对教师学习培训和教学实践应用资源的建设与使用问题,推行了《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管理制度》;为确保教师参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成效考核评价,推出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年度考评制度》。

2.精细策略,孕育明确且持久的内驱力

为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发挥其作用,在制定制度过程中遵循“目标导向,具体细化,过程量化”的原则,构建了“六定”管理机制,包括设定目标、内容、时间、参与者、指导者以及管理责任人等以确保制度实施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以《教师关键教学能力常态化研习与展评制度》为例,其基本要求为:每期确定一个主题,每月开展一次课例研究,每季度进行一次小结,每期进行一次考评。其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能力研磨要求见表1。

表1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能力研磨要求

(二)建好

在构建优化机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关注资源配置的优化。针对团队建设、资源建设和活动阵地建设三个方面,采用“专题培训、教学示范、配套资源、实践跟进、汇报展评以及诊断分析”的综合方法展开实践研究。

1.构建“跟进”式专业团队

为确保每一个研磨项目得以高效推进,我们组建了三个专家组,并明确了各小组的首席专家、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等。这些专家组包括:

理论指导组:由大学教育专家和学者组成,他们的智慧将为项目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学科指导组:由省、市、县(区)三级数学教研员组成,他们拥有丰富的教研经验,将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有力的指导。

常态帮扶组:由城市优质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乡镇优秀教师共同组成,他们将通过实践经验为项目提供持续的帮助与支持。

为确保各个专家组有效开展工作,我们定期举行跟踪指导反馈与问题研讨会,以共享经验、总结做法和讨论问题。这些会议旨在促进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实现相互借鉴和共同促进。

2.汇聚与创设教师研修及教学应用资源

为促进教师的自主与合作研修以及教学应用,我们秉持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原则,并构建了研修与应用资源平台。该平台包括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优质专题、优秀文献、优秀课例、优秀课件、优质教案以及优秀题库等。在研修与应用资源平台上设置了“学习分享”与“教学困惑”等互动栏目,旨在为教师提供跨时空、常态化的学习、应用和交流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学经验和创新实践,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彼此的成长与发展。

3.创建学科融合的活动阵地

为了强化师生之间的共识,并凸显阵地建设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构建了“四大四小”的专栏体系。其中,“四大”专栏包括数学大家问、数学大家解、数学大家画以及好题大家享;“四小”专栏则包括数学小故事、数学小达人、数学小手工以及数学小调查。此外,我们还规划了学科融合活动阵地建设框架。每到期末,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科融合活动阵地建设的成果制作成电子册,作为学期或毕业礼物,分享给学生及家长。

(三)研好

针对乡村校本教研在内涵上的不足和缺乏明确引领的问题,以及其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和实效性较低的现象,我们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培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以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构建了个人(团队)系统研磨支架,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蓝牙技术在航标上的应用,通过在航标灯上引入蓝牙技术,可以减少在恶劣海况下巡检的危险性,降低巡检维护的成本,给巡检维护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有助于提高航标维护管理水平,为经过该区域的船舶提供更加优质的导助航服务。

1.培训引领优化

为了提升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我们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专题培训活动。这些培训活动旨在解决乡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教学技能精炼项目中,我们以系统化、分阶段的方式规划和实施研练内容。首先,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度学习和实践训练,比如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及其解读的研讨,以探索如何将课标理念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其次,对教育教学专著及优质教育期刊进行深度研究,如加里·D·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再次,开展教学实践技能的专项培训,如对章节、课时的研究;目标导向,学为中心的教学片段、学习支架设计;学生学习方式训练、学科融合活动阵地建设技巧等专项培训。

2.巧设研磨支架,精准配置资源

为有效推动广大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磨,研究构建了《“系统培养,分项研磨”促进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磨手册模板及系列配套资源。各团队遵循“一期一主题,一月一课例,一季一小结,一期一考评”的原则,开展系列主题式实践研磨活动。

(四)教好

1.巧妙导入,激发热情

2.巧设问题,巧搭支架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与导向,而支架是思维的模式与程序。例如采取“问题链+学习支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积极性,并引导他们开展探究学习与深度思考。

例如,“44÷2”的问题链及学习支架为:44÷2 表示什么意思?用摆小棒来理解这个算式时,先分几个几?每份是几?再分几个几?在竖式上分别怎么表示?你感到有困难的是什么地方?通过探究44÷2的计算过程,你有哪些领悟?

通过想一想、画一画、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辨一辨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计算的再发现过程,从而积累探究学习经验。

3.适当引导,充分放权

经调研与分析发现,乡村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相对较低,故对学生学习效果担忧。这种担忧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或不会放手,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改善状况,教师应在适当帮扶指导的同时,适时交出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赋予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索的权力;赋予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权力;赋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权力;赋予学生质疑、提出异议的权力;赋予学生尝试、检错、示错、纠错的权力;赋予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总结的权力;赋予学生选择作业内容和方式的权力。

4.过程检测,多样强化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过程性监控和检测,防止以偏概全,问题潜藏。教师不仅要关注自身讲解的准确性,更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理解和掌握情况。因此,对学生的倾听效果、思考过程以及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都应进行全面的检测。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抽查、学生相互检查以及学生自我反馈等多种方式进行过程性监控,以确保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五)学好

针对乡村小学生,特别是其中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心理上相对敏感,易受到自身情绪和班级环境的影响。在学习上,他们的观念和方法通常较为传统和被动,可能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他们的家庭在管理和提供帮助方面的能力普遍较为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更为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模式。

1.改变评价方式,塑造优质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并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全面改进。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体验,重视他们在学习中的多元表现。通过个性化的积极反馈与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2.提升方法优化,提高学习成效

为提高乡村小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进行学习方式训练和示范教学。通过明确训练要素、操作技巧、评价指标和方案,组织专项训练、实践案例展示和评比观摩等活动,营造协同高效的学习氛围。

3.组织学习小组,形成学习习惯

针对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家庭教育不足的情况,教师可组织学习小组,根据小组特点设定学习目标和规则。通过整合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分享习惯和相互激励评估机制。教师还应强化课前预习和讨论、课中互动交流和课后相互辅导,并定期进行小组学习效果的考核和经验分享,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和习惯。

综上所述,结合乡村学校的实际,构建“管、建、研、教、学”体系,有利于激发多方合作教研的热情,进而提升乡村教研的实效性和乡村教师的教学素养。这一举措对于提升乡村教师教研品质,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教研教师教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