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媒体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措施

2024-05-10 18:01冯凯
中国新通信 2024年2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互联网小学数学

冯凯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学生逻辑能力和想象力的要求较高。但因受年龄限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吸收消化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在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便会对数学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会对数学产生恐惧,这就为小学数学的教学造成了许多困难。因此,教师积极把握“互联网+”优势,可通过“互联网+”建构自媒体学习资源和方式,为学生带来新鲜的数学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巩固数学学习的重难点,灵活展现数学知识,助力学生高效率学习数学。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策略;方法

一、引言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探索“互联网+”模式下的网上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辅助模式,而是要将网络和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因此,“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并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以自媒体为基础创造出一种以小学数学为核心的智慧课堂对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效果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自媒体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分析

(一)自媒体概述

自媒体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自我媒介”形态,近年来随着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个体具有了通过自媒体传播信息的机会和能力。其中,自媒体的使用优点包括:①具有大众性特点,人人都能拥有自己的“自媒体”,发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建立社会关系;②自媒体操作简单,整体要求不高,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不需耗费大量资源,也没有过多审查步骤,能在家中通过自媒体平台获取各种咨询;③自媒体信息传播快速并具有互动性,通过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时效性,同时也加强了受众之间的互动能力。

(二)智慧课堂概述

小学智慧课堂利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高效的、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可以方便地合作和交流,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同时,各种信息资源也被整合,以達到统一的教学管理目的。学生可以使用移动设备获取学习资源,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备课和教研工作。然而,目前的数学教学仍未真正将智慧课堂变成现实。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只是运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成果。因此,如何利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媒体连接,构建“互联网+”的智慧课堂,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必要工作。

三、基于自媒体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意义

基于自媒体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可以通过自媒体展示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结合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进行展示,从而将数字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相结合。在云计算、数字化教学等新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其中基于自媒体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媒体构建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互联网资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媒体技术也可以创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②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通过自媒体构建智慧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动画、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1]。③整合自媒体平台与教学信息:在自媒体时代,媒体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多元化趋势,这对传统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地位提出了极大挑战。

在传统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是核心。伴随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学生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自媒体用户。在这一时期,学生更加重视与同龄人交流,他们十分希望能获得同龄人的赞赏与认可,乐于与他人共同讨论问题,也更加愿意接受同龄人提出的观点,最喜爱的交流方式就是微信、微博、QQ等。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人员如果能够将教学信息与不同的自媒体平台相互整合,就可以使学生在与同伴交流、接触和分享资源的过程中有效吸收相关数学内容。

四、基于自媒体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以“互联网+”为载体,活跃学生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持续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培养,需要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心情愉快并充满学习激情。这种积极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法,从而影响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相反,单调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利用自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平均”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平均”的概念,通过动态图片、视频演示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生动地呈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交流,提升学习体验。同时,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分析能力。

(二)运用自媒体丰富数学课堂内容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常常会依据以往的经验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而,融入“互联网+”学习资源后,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在线平台的数据反馈,帮助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总体状况,从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学习[2]。当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需要提前设计练习,并利用问卷星进行课前测验。平台会通过统计图形向学生展示各种图形的认知状况,而教师则根据前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复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的统计功能,在练习课上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讲解,以提高练习课的有效性。另外,在学习“元、角、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整合丰富的自媒体互联网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内部规律。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智能分析计算,有目标地融合数学资源,避免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非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加入自媒体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商品图片和价格,营造虚拟情境,让学生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购物情境中更好地掌握“元”“角”和“分”的基本知识。教师可以设置虚拟购物场景,利用有趣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购物中应用“元”“角”和“分”的综合知识。以主题为“商店购物”的课堂活动为例,教师使用了“互联网+”资源设置了虚拟购物场景。学生在这个有趣的游戏中可以通过“使用钱”购买书籍、铅笔和各种各样的玩具,让他们在“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中认真选择物品、进行结账和计算找零。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不仅理解了“人民币”的实际意义,而且掌握了“识别”“换算”和“找零”等实用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综合应用练习,学生在购物过程中积累了数学知识和一些购物经验,还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了购买、定价和出售物品的整个过程,还将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学生不仅从理论知识中获得了实际操作经验,也培养了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3]。

(三)善用电子思维导图归纳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媒体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需要对题目进行分类和分析。然而,许多数学教师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对题目进行分类的重要性,仅仅认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相对简单。事实上,小学数学问题,尤其是针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对他们来说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在理论上得到更多的提升,就必须将题目类型进行归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的形式,通过自媒体展示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知识的要点和难点,确保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智慧课堂呈现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更好地理解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4]。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加减法”时,教师应结合具体情景,利用自媒体“互联网+”手段呈现现实问题,并展现对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计算经验自主探索相关数学题的计算方法。这一部分的教学非常重要,学生可以获得解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验,并在数学探索学习中积累经验,提高自信。此外,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交流,学生可以打开更多的数学思维,为改进和优化计算方法提供更多机会。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必要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基本计算方法的价值,并逐渐提升学生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展示“小棒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程式化思考。举例来说,求“9+5”时,学生可以先看到9就想起加1,然后将5分成1和4,得出9+1=10,10+4=14。类似地,求“8+5”时,学生可以看到8就想起加2,然后将5分成2和3,得出8+2=10,10+3=13。另外,对于“7+5”,学生可以将7转化为3,将5分成3和2,得出7+3=10,10+2=12。在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看图写算式的练习,例如盘子里有9个芒果,盘子外有6个芒果,要求学生根据图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此外,也可以模仿教材中的相关习题,定期组织一些题组对比练习,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加减算式的联系,从被动检索逐渐转变为主动生成。

(四)借助自媒体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基于自媒体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在自媒体“互联网+”课堂上,教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传递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并帮助突破学生的思维束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5]。通过“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和引导学生,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学习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自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但也衍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因此在使用自媒体时,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发表过激言论或传播错误信息等。同时,网上诈骗和其他危害个人安全的事件也屢见不鲜。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使用自媒体进行指导,并监督关注学生在自媒体上的内容。提倡学生积极地使用自媒体,并通过自媒体了解学生的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化解矛盾。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媒体进行数学习惯教育和数学态度教育,这既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又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网络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效果,还可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增强数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亚.“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24):200-202.

[2]党海华.“互联网+”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教学的行动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18):191-193.

[3]薛丰青.“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2,24(16):173-175.

[4]李恒.“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 2022,24(12):182-184.

[5]郭卓.“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2,24(10):176-178.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互联网小学数学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