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探析

2024-05-10 12:17赵祥琴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赵祥琴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培育人文精神、树立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将人文精神培育融入教学活动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历史学科有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应将目标局限于传授国内外历史知识上,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 人文精神 培养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45

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存在较多人文素材,为教师开展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可用资源,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等手段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强化历史课堂的开放性、创新性、人文性与探究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与人文精神,以此改善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个人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以人文关怀为本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觀。

1.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

人文精神是民族、国家凝聚人心、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事业心、责任感等人文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高中历史课堂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使命与责任,需要通过介绍历史人物、讲好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形象思维与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将学生培养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人才。如果高中历史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有可能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步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其无法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深化对其的认识与理解,将其合理融入教学活动中。

2.人文精神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

长久以来,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开展教育活动,“唯分数论”深入人心,教师通常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这就导致了学生普遍抱有重知识、轻能力的错误观念,教师也轻视了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以上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缺乏信息甄别能力与判断力,容易被外部信息影响产生价值观动摇或偏移等问题。高中历史课程蕴含丰富的文化精髓,孔子的“己欲达人”、苏武的“十年持汉节”等无不体现着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优秀的民族精神,均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素材。教师结合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强化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水平,规范其言行,推动学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成长进步。

二、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教学活动的实际意义

1.助推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

当前阶段我国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其宗旨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将学生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培养其人文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完善自身人格。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将人文精神培养理念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在实践过程中跟随时代发展脚步,不断完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适当扩展教材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创造力,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的、优秀的人格,将学生培养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助推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近年来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相关部门愈发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其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若想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就应当通过学习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完善自身人文精神,掌握相关知识体系,提高自身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研究水平。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以包容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养成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素养。

3.助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相关部门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创造力、实际操作能力与人文精神视为重要改革内容,而历史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关键学科之一,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理应贯彻落实新课改目标,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多方面能力,帮助其养成自行探索、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对人类、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内在关系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与人类生存的意义。因此,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高中历史课堂中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成长,将学生培养为较直观完善、综合素养较高的优秀人才。

4.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息息相关;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完善教学目标体系

高中历史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存在教学目标单一且平面化的问题,教师通常以传授历史知识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其培养方向覆盖面较窄,这也导致历史课堂出现开放性、活跃性、人文性较低的问题,阻碍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跟随时代发展脚步,完善自身教学理念;结合新课程标准内容,完善教学目标体系,调整自身教学目标与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等人文素养;将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化、细致化,在目标导向下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充分发挥教学目标体系与培养方向对人文教育的驱动作用。要在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改善传统历史课堂上人文性不足的情况,历史教师就需要深化自身对人文精神培养的认识与理解,结合人文精神培养的具体情况与需求,将培养重心放在强化学生家国情怀与价值观念上,将这一教学目标合理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以此延伸教学目标的导向范围。

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定期考察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行为、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解析能力、设置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进度与遇到的问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人文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动与学生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保证教学目标体系与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以此确保人文精神培养在历史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2.深挖教材中的人文资源

近年来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新版高中历史教材融入了素质教育理念,内容上的人文元素占比相较旧版教材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就为高中历史教师开展人文精神培养提供了素材。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提高自身教学研究能力,深挖课本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带领学生对课本教材中的导语、资源扩展、延伸内容等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帮助学生将历史学科知识与史实资料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准确辨认教材中应当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应当详细了解的史实,以此深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强化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印象。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提高自身教学研究能力,构建“初读教材—梳理教材—精读教材—整合教材”的教学研究体系,以逐步深入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教材中人文资源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快速从“初步了解人文资源”过渡到“培养自身人文精神”。

除此之外,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重视引导学生抒发感想感悟,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就教材中的某一历史人物或某一历史事件展开探讨,引导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收获有效信息、学习历史人物身上顽强的意志与优秀的品质,进而完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与人文精神,为学生后续个人成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以《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教师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上收集对应的影视作品片段与抗日英雄事迹,在课堂上将其作为教学材料展示给学生们,引导学生在感官上体会到抗日战争的残酷与艰辛,认识到抗日战士不惧牺牲的精神与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伟大思想观念,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世界观念。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当前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诸多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深化自身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合理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以此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提前在互联网上筛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扩展资料,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在课程导入阶段播放扩展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学习情境。

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阶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们展示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交通、军事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在感官上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沧桑巨变,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探索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简化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强化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比如,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工具将课本教材中文字的历史转变为影像资料或图片,在课堂上将其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在不同角度对历史知识展开学习,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技巧与趣味,以此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保证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4.开展历史实践活动

高中历史教师一味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进而降低其历史知识学习效率与人文精神培养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历史实践活动,以此豐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内容适宜、形式恰当的历史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文化知识的魅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举办实践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制作调查问卷下发给学生们,以此了解学生对活动举办形式、活动主要内容的意见与建议,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再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完善活动形式、优化活动主要内容,以此强化历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还要提前设置好奖励机制,对在历史实践活动中态度积极、表现优异的同学予以适当的肯定与奖励,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后续实践活动的期待。

以《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为例,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事件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在春秋战国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不同诸侯国的历史事件,讲给大家,鼓励学生在演讲内容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与同学们分享历史故事,以此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背景与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5.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旷世奇才,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留下了独有的足迹与精神内涵,其身上具有值得现代学生感悟并学习的宝贵精神品质。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引导学生吸收其精神品质,以此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们还原历史人物的生活背景与相关经历,引导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上看待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感悟、吸收历史人物身上的人文精神。教师也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在历史人物的经历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对古代先贤的宝贵精神品质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应将目标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上,还应当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此帮助学生在文化知识领域与思想精神领域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为学生后续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单希策《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探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2] 陈德让《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探讨》,《学周刊》2023年第3期。

[3] 方昧《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年第4期。

[4] 朱银凤《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考试周刊》2020年第2期。

[5] 沈丹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教育界》2020年第2期。

[6] 沈延《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之探究》,《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31期。

[7] 刘彦忠《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高考》2020年第28期。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