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绿洲

2024-05-09 15:27陈丹宁金万芝
新班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沙具消极情绪积极情绪

陈丹宁 金万芝

班会背景

通过平时观察和与学生交流,我发现班上有的学生情绪多变、波动大,不会调节情绪,同学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因此,教授学生掌握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势在必行。

班会目标

1. 初步了解情绪ABC理论,明白消极情绪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2.理解情绪与想法之间的联系,树立“情绪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学会简单的情绪转化方法。

班会准备

学生准备:分好小组并选定组长。

教师准备:准备课件、沙具、沙盘、放松的音乐等。

班会过程

环节一  创设情境,调动情绪

(教师用课件展示4个情景。

情景1:你做了一个漂亮的轮船模型,唱着歌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此时你的感受如何?

情景2:你看到公园椅子旁边的地上有50元钱,这时你的想法如何?

情景3:当你低头捡钱时,发现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把模型压坏了,这时你的感受如何?

情景4:緊接着你发现那个人是盲人,此时你的想法和心情如何?)

师:随着剧情的变化,你的情绪是不是也在发生变化?从开心、兴奋到愤怒,再到愧疚,甚至是同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情绪是可以转换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班会课《我的情绪绿洲》。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连贯的镜头、转折的情节,让学生感受情绪的波动,明白情绪是可以转变的。

环节二  摆放沙盘,交流情绪

1.沙盘游戏,再现场景

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伤心、难过、失落的事。每位同学面前都有一个沙盘,组内有很多沙具,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利用沙具还原那个让你感到无助或者难过的事件。

(学生用沙盘还原烦心事。)

【设计意图】沙盘游戏是一种心理表达技术。当学生在沙盘里摆放沙具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进行自我表露,负面情绪能得到一定的宣泄。

2.学生分享,释放情绪

师:谁愿意分享一下沙盘作品背后的故事?

1:沙盘里右边的小人代表我,我一个人在一边,另一边是我的同学,他们玩得很开心,我感觉融入不了他们,我很烦恼。(见图1)

2:栅栏外面穿白色衣服的小人代表我,放学回家后,我只能一个人玩,妈妈在照顾妹妹,爸爸在外面工作,我觉得很孤单。自从妹妹出生后,爸爸妈妈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爱我了,这让我很苦恼。(见图2)

3:中间的蓝色房子代表学校,粉色衣服的小人代表老师,她正在开家长会。我在家里特别担心老师说我表现不好,害怕爸爸妈妈回来批评我。(见图3)

4:栅栏外面的小人代表我,栅栏里面穿蓝色衣服的小人代表我爸爸,爸爸在陪其他小朋友玩,却不陪我玩。爸爸总是拿我和其他同学比较,说我学习不如别人,运动不如别人,这让我很苦恼。(见图4)

师:听了你们的讲述,老师切实地感受到了你们的伤心、难过。接下来,请大家选一个舒服的坐姿,先让我们的情绪恢复平静。

【设计意图】 通过解读沙盘作品释放消极情绪,学生能初步感悟情绪与想法之间的联系,为理解情绪ABC理论做铺垫。

3.放松引导,平复情绪

师:当听到音乐响起,请你闭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请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感觉腹部微微隆起,再慢慢地张开嘴巴,呼气。随着你的每一次呼吸,你能感觉自己越来越放松。

(教师稍做停顿。)

师:很好,再来一次,深深地吸气、呼气,当你呼气的时候,你想象消极情绪都随着你呼气离开你的身体,也许是伤心,也许是委屈,也许是愤怒,你感觉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平静。老师倒数3个数,当老师数到1的时候,你就睁开眼睛,回到课堂上来。好,我们开始,3——你越来越放松了,2——你越来越平和,1——你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放松。现在,请你慢慢睁开眼睛,回到我们的课堂上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平复情绪。)

【设计意图】 当学生陷入消极情绪时,他们很难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师此时对学生进行放松引导,有助于学生平复情绪,重回课堂。

环节三  在故事中解读理论

1.听故事,揭开情绪面纱

师:大家都放松下来了,下面我们就用平和的心态去揭开情绪转换的神秘面纱。

(教师播放音频: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盐。可是,她整天忧心忡忡。每逢晴天,老太太就念叨:“这大晴天的,伞可不好卖呦!”每逢阴天,老太太就嘀咕:“这盐可咋晒?”老太太的邻居看她每天都这么苦恼,就跟她说了一段话。老太太听完,不禁眉开眼笑。)

师:同学们,你们猜邻居说了什么?

5:老太太,你想想,晴天的时候,小儿子的盐可以晒得更多,雨天的时候,大儿子的伞可以卖得更多,这不是每天都很高兴吗?

2.解故事,引出情绪ABC理论

师(出示图5):晴天是客观存在的且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称之为A。老太太觉得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了,我们把这个消极认知称为B1,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为C1。老太太换了个想法,她觉得晴天小儿子的盐可以晒得更干,能卖出去更多,我们把这个积极认知称为B2,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为C2

3.用方法,转变关键认知

师(出示图6):大家能不能找出这张图里的B1和B2

6:B1是小儿子的盐晒不好,B2是大儿子的伞能卖出去。

【设计意图】 通过故事引出情绪ABC理论,教师先解读老太太在晴天时的不同想法以及引发的不同情绪,再让学生分析老太太在阴天的想法,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情绪ABC理论——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的关键是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4.教师总结,加深理解

师:仔细观察这两张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7:A是不变的,不同的B导致了不同的C。

师:你们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想到一块去了,他提出“情绪ABC理论”,他认为影响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他认为消极情绪来源于不合理的B。所以,要想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我们就要调整对事件的看法或者认知。我们只有积极看待事件,才能产生积极情绪。

【设计意图】从故事到理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情绪ABC理论。

环节四  在活动中转化情绪

师:大家能不能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烦心事呢?请大家在之前的作品上调整沙具(可移动、撤销、新增),表达你的新想法。

(学生调整沙具。)

师:同学们,困扰你的问题解决了吗?分享一下你调整了哪些沙具,为什么这么做?

8:我之前觉得爸爸妈妈偏爱弟弟,总是忽略我的感受,中间这座桥代表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鸿沟。现在,我把这座桥移到我的身后,表示我要和爸爸妈妈好好沟通,心里不再有鸿沟。我想爸爸妈妈照顾弟弟多一些是应该的,因为他还小。我在弟弟这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呵护我的,这样想心情就好多了。(见图7)

师:这位同学改变了想法,情绪也随之改变。其实父母对你们的爱从未减少,看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你们就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爸爸妈妈以前也是这样陪伴你长大的。

9:我之前的沙盘是课间我一个人在栅栏里玩,其他同学都在栅栏外,不愿意和我玩,这让我很苦恼。现在,我的想法是,他们不是不愿意和我玩,而是我没有主动和他们说话。所以,我把代表自己的小人从栅栏里拿了出来,和同学们放在一起。转变想法后,我感觉开心多了。(见图8)

师:看来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并且调整了认知,祝贺你们掌握了转化情绪的秘诀。

(学生畅谈本节课收获,教师带领全体学生做《天天向上》手势舞。)

师:看到大家脸上绽放的笑容,老师特别欣慰。此时此刻,你一定从困扰你的事件中走了出来。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一片情绪绿洲,让我们用积极正向的情绪滋养它、培育它吧!

【设计意图】 当学生改变想法、处于积极情绪中后,教师用学生熟悉且充满正能量的手势舞再次将他们带到愉快的氛围中。

班会反思

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意识到消极情绪源于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要想摆脱消极情绪,先要转变想法。回顾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特色。

1.以沙盘游戏贯穿全课,把潜意识具体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两次用到沙盤,第一次是让学生还原困扰自己的那件事,第二次是学生了解情绪ABC理论后,通过调整沙具来表达他们新的合理想法,从而改变消极情绪。

2.用故事启迪思维,让情绪ABC理论通俗化

本节课借用了“老太太的烦恼”这个小故事,第一次,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老太太的想法以及想法引发的情绪。第二次,学生自己找到了老太太的两种认知。通过故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情绪ABC理论,能辨析并及时调整不合理信念,将消极情绪积极化。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通州分校)

责任编辑  魏  萌

猜你喜欢
沙具消极情绪积极情绪
我们需要消极情绪?
静心
高校沙盘游戏辅导室的建设
团体沙盘游戏在中职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实践与思考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4~8岁儿童对不同种类沙具的选择偏好
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沙面特征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