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

2024-05-08 13:33毛柯文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毛柯文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将伦理道德作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范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体现在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学生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内容与方法缺少创新等方面。因此,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时代价值,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通过挖掘育人价值、改善教学方式、拓展融入渠道,以此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性、感染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2-50-03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既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相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活力。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的价值

(一)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瑰宝,在新时代彰显出丰富的价值意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深厚理论源泉、推动文化自信建设的不竭动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根基。”[1]它具有独特的引领价值,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教学中,这既是文化自信的“播种”过程,也是文化自信的传递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外来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本民族发展历程中产生的,也兼收并蓄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既有利于学生建立开放包容的态度,客观地认识外来文化,又有利于学生在坚定对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二)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道德原则、道德理想和道德教化方法可以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有益启迪和可靠借鉴,对于引导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应对各种人生挑战、修养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具有重要价值。”[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强调对学生道德品质、善恶观念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教学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也很多,如因材施教、勤学多思、知行合一等。

(三)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旨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完全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程如果能够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进行知识传授,既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又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拓展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间的交流逐渐频繁,文化矛盾也日益明显。一方面,尽管网络上充斥着参差不齐的内容,但是教师不可能完全限制高中生与互联网接触。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高中生缺少必要的辨别能力,极易混淆和模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导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对其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对于好奇心强烈、精力充沛的高中生而言,外来文化是新鲜且刺激的。在面对某些不适宜的外来文化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可能会抵挡不住诱惑,从而产生盲目追捧外来文化,排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

(二)学生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部分教师为了追赶学习进度,课内教学只是机械性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外也较少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现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诵读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相距甚远,并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完成知识内化,构建新的知识体系。”[3]大多数学生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充当教学案例的素材,不涉及最终的考试内容。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只停留在知识层面,没有上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在实践活动方面,部分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除了希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希望获得相关奖品和荣誉。如果没有诱因,很少有高中生能够真正腾出时间参加学校、社会公益组织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

首先,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部分教师忽视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选取的传统文化素材比较陈旧,没有将其很好地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导致案例的说服力不夠。其次,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是通过语言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者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经典文化作品。同时,部分教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分开进行。最后,融入的意识缺乏整体性。部分教师会设计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通常只是为了解释某个教学片段,完成某节教学任务。“作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材料大都蜻蜓点水地呈现,缺乏有丰满细节支撑的材料,难以支持学生理解并建构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和牢固自信。”[4]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等方面并不会细致讲解,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究。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

(一)以史育人:挖掘育人价值,增强教育性

首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它是鼓舞中华儿女世代自强不息的力量,爱国的民族情怀是其中的重要内容。”[5]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第四課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可以从“相关链接”栏目中选取“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以我国从古至今追求探寻的“飞天梦”为小切口,设置“中国梦”的大主题,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个人梦、国家梦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这样当学生身处逆境的时候,才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困境。例如在教学必修三第一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时,通过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的导入,结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光辉历程,使学生深刻理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进取精神,从而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

最后,要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阶段的高中生对传统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等传统文化接触较少,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内省,塑造健全的人格。例如“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在教学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时,可以将其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孝道是一种优良传统,是一种正确的价值选择,探寻孝道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以情感人: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感染力

首先,整合不同教学资源,提升感官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覆盖较多艺术领域,教师可以借助不同艺术作品的特点和优势,有效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教育要素,从而提升其影响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必修四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时,可以将传统的戏曲与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河南卫视《大戏登场》这一节目作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形式之间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其次,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创设真实情境。一方面,情境要有真实性。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另一方面,情境要有探究性。教师可以在情境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例如在教学必修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时,可以在班级中举行模拟招聘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探究怎样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最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构建探究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具有思辨性的议题,使学生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走向深度学习,提高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可以中央集权制度为导入,以“如何理解人大代表的作用”为议题,探究中央集权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三)以文化人:拓展融入渠道,提高实效性

首先,教师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习平台,加深学生的文化体验。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让书本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例如在教学必修四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时,可以效仿《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备受学生喜爱的文化类节目,在校园内通过戏曲欣赏、书法绘画展览等方式,唤醒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与活力。

其次,教师要以课外调查活动作为辅助手段,增进学生的文化情感。例如在教学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诚信精神,同时组织学生在课外观看“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大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其中某个涉事企业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经营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进而使得学生对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

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协同育人。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因素去疏导和解决学生面对的困惑。例如在学生产生学习中的困惑时,教师可以结合“朱子读书法”,引导学生把握知识各部分的内在逻辑、注重整体性,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陶冶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时,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去参观学习,近距离开展现场教学,带领学生重温党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精神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培养目标相同,内容相通。通过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困境,从育人价值、教学方式和融入渠道等方面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育人价值,不仅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弘扬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睿.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进路[J].汉字文化,2022(12):168.

[2]齐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3):11.

[3]吴玉芳,石巨文.“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41-42.

[4]沈晓敏,韩笑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教材: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为例[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139.

[5]胡昕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4):45.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