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卢杨 徐晓娟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现代性视域下中国道路的多维阐释及其当代启示研究”(22YJA720004);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复杂现代性与中国道路研究”(2020BJ12)
第一作者简介:刘芳(1981-),女,汉族,安徽滁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等。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2.046
摘 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要求和明确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要在课程性质、实现途径、重要抓手等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针对性和可亲性,从而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2-0193-04
Abstract: Striving to establish a socialist ideology with robust cohesion and leadership is an imperative requirement and explicit standard for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s the primary platform and conduit for disseminating and nurturing socialist ide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ssume three crucial roles: curriculum essenc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and important point. By effectively enhancing the efficacy, relevance, and accessibility of these courses, they ca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cultivating individuals who will build upon and succeed the socialist caus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y;cohesion;leadership;collaborative education
習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在“七个着力”上下功夫,其中“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是重要一条。这一重要要求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我们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引和重要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我们应该从其课程的特殊性质、实现途径和重要抓手出发,深入探讨和研究怎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
一 高校思政课:旗帜鲜明讲政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与重视,在于其“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的目的一定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准备,而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高等教育根本目标的“关键课程”,对于培育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从未放弃对中国实施 “西化”“分化”的图谋。特别是我国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一直是其关注、策反的重要对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一方面,思想活跃,具有极强的批判精神和怀疑意识,但是另外一方面,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极其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蛊惑、影响。因此,对于正处于“拔苗育穗”期的青年大学生,引导他们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担当意识,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
5G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了智能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意识形态斗争的“必争之地”。作为网络“原著民”的青年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之一,他们首当其冲会受到一些错误思潮,比如说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不可避免会对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冲击。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很大困难,“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成为很多老师的魔咒。在某些同学的观念中,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反而被诟病为洗脑、政治灌输的工具,因而对此类课程有一种本能的疏离和拒斥。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源于他们对于这类课程性质的误解,或者说,他们对于意识形态本身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和偏见。
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这就意味着,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其主流意识形态一定是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主导意识形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就意味着,在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一定是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高校思政课作为党和国家理论宣传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无可厚非,毫无疑问,理所当然,而且是必须如此。理直气壮、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那么,作为高校思政课也就理所当然必须要讲政治,意识形态性是其本质要求。
二 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针对性和亲和性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亲和性迫在眉睫,而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 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职责,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大学的底色是“红色”。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要向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成效。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比其他知识接受形式相比,更具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因此,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思政课想要高质量地实现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正确阐释,有效引导学生的三观,就必须要紧紧抓住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要环节,紧紧牵住这个“牛鼻子”。然而,正如某些学者所说,“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瞬息万变、多元文化思潮的碰撞、新生代教育群体思想的特殊性、多重价值观的冲击同样考验着新时代的思政课。虽然其内部架构、发展模式等在多年的磨砺下已经完整健全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讲,亲和力不强、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3]”因此,要化解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不断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才能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发展要求。
高校思政课必须要遵从“八个相统一”原则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一方面,要丰富创新其外在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新科技,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单一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如沉浸式、互动式、辩论式和启发式等,不断调动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将显性教育的灌输性与隐形教育的渗透性充分融合,从而增强思政课堂的针对性、感染力与吸引力。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另一方面,内容永远是“王道”,思政课要依托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契机,要求教师不断加深对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深度研究,用科研反哺和助力教学,诠释好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辩证统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大做强思政课的专业特色。另外,还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和青年大学生的实际诉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占领这个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空间,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掌握网络空间思政课的話语权,有效融合思政元素于高校校园文化之中,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课堂的内外联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4]。说到底,思政课的最终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教师。要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必须要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上好思政课不是一件轻轻松松、轻而易举的事情,其涉及面广、要求高,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也不是简单的理论宣讲,而是要实现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辩证统一,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因此,思政课就是“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4]。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教师要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提升自身素养的准则,必须具备“真懂、真信、真情”的能力。思政课教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厘清悟透,透过现象看本质,讲深讲透思想理念,而且还能结合当下中国的具体实践,有理有据分析、解答学生疑惑,才能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在课堂讲授中做到心中有底,眼中有光,从而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辩证统一,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导,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政治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意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真懂才能真信,真心信仰才能坚定执着,才会富有感染力、引导力,学生也才会真心信服。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四个核心素养:深刻的思考能力、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出色的教学技巧。因此,思政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正能量;而且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引导学生掌握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课上课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做学生效仿的榜样。
(三) 致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双向奔赴
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两张皮”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所有学生的育人教育,以及没有将育人教育的思想落到教育的全过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只有突破两者长期以来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不再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田”,其他专业课程也要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合力和协同效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员全方位的,用“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工作模式,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双向奔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面临的多种复杂情况以及学生所面临的多元文化挑战,使得“孤岛式”的思政课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也无法实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充分认识并合理利用隐性的思政元素,不断提升全员育人的效果。长期以来,由于对课程性质以及一些自身的认识偏差,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课程”与自己无关,“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自己的专业课追求的是科学和真理,不具备任何意识形态性,因此,在课堂上甚至会有意无意传播不当或错误言论,对学生的三观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全员育人”的意识,首先,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立德树人”贯彻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之中;其次,极推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之间各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解和共鸣是要加强教育引导,使专业课教师切实认识到自己肩負的育人职责;最后,专业课教师也要帮助思政教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和深刻性,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良性互动,推进二者的协同育人、双向奔赴。这就超越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科学化、专业化和专门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背景下运行,真正做到了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发生深刻变化[7]。
(四) 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融合
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用科学的知识理论培养人,更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8]”二者的有效融合旨在通过将学校和社会大背景相结合,以更好地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具备信念坚定、科学素养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不仅可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推动课程的变革和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进步。
笔者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为了有效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协同发力,2023年暑假,开展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这是一场名为“思政V课堂”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从修订学生培养方案开始,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以拍摄、分享Vlog视频展示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全面发展。这一改革的核心主旨就是开门办思政,强化问题意识,强调自主实践,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搭建大平台,建设大课堂,完善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华理“思政V课堂”通过“行、思、讲”三步走,可以有效激活社会大课堂与学校小课堂的联结互动。很多学生都表示,这种实践形式可以让书本知识活了起来,一方面,学以致用,充分利用课堂的理论知识深入实践,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所见所闻,在实践中体悟真知,并且通过Vlog视频的设计制作让更多的思考得以呈现,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种“有情感、有温度”的实践创新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更加有效的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导力。
三 高校思政课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9]”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至关重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思想和自由的学习环境的社会主义的大学,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它的重要职责,并且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毋庸置疑,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而高校思政课是现实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谋划,展开一系列研究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6],高校思政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重要阵地”,不仅承载着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递,而且攸关一个党、国家和民族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培育。面对的是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关键群体”,培养的是这一关键群体的“关键素质”[10]。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高校思政课,不断提升其有效性、针对性和亲和性,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目标。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特殊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稳固期,一方面追求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另一方面又肩负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和历史重任。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诡谲、变化多端,新势态、新格局、新变革与新实践都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为了应对多元文化思潮、多重价值观的碰撞和冲击,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就必须锐意进取,持续深入开展教学和实践改革,采取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和世界之问,从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成人、成才之路,从而更好地实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3] 李武装.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3):88.
[4]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843368.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7] 佘双好,周伟.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2022(9):13-14.
[8]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10] 戚如强.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精神实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