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2024-05-07 05:28易亚勤
中国新通信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小学信息技术互联网

易亚勤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互联网+”背景下比较热门的学科,与传统语数外学科相比,其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互联网+”可以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主题资源,通过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内容与目标,有效整合和优化网络资源。本文简要阐述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客观分析了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微课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路径,希望能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路径

一、引言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对教师传统教学行为进行了创新与完善,拓宽了教师教学的渠道。“互联网+”教学、“互联网+”课堂等全新名词的出现成了全新的教学形式,对传统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创新教学形式,使得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信息技术学科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学科之一,小学生年龄尚小且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但很难真正对某一事物产生非常持久的兴趣,这也就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于某一点。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完全自主独立地应用网络,而是要有所引导,帮助学生甄别信息,以便学生更方便的学习。多媒体与互联网的结合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可以依托于这一组合的优势,将更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技术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迅猛发展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更是能够推进其发展,更加贴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一个更加有效、有趣的学习环境。

首先,微课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小学生正处于信息获取和知识探索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于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新技術更加敏感和好奇。微课教学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和生动的演示,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实践中获得知识。相比传统的黑板教学,微课技术更能满足小学生个体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其次,微课教学强调了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以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而微课技术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结合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微课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立体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微课中的操作过程,自己动手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这种情景化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小学生的学习更加具体和实用,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此外,微课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往往很强烈,而传统的干瘪教材和枯燥的讲解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和厌烦的情绪。而微课教学则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微课中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乐趣,激发了他们的积极学习情绪,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微课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推进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更加贴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有趣的学习环境。它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小学生个体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微课技术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进步提供更多的可能。

三、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触信息技术最初的阶段,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微课教学,成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由于信息技术是一个相对新颖的学科,许多小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全面深入地传授相关知识,无法解答学生的问题,也无法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设计也限制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力大打折扣。此外,教材设计也较为传统和单一,缺乏创新和针对个体差异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但目前大多数小学仍然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实践环节较少。这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动手操作和实践,无法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限制了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和创新。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次,教材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可以引入一些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可以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最后,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推广微课教学。微课教学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和互动课件,将知识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微课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能力,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指导。

总之,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设计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们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设计,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推广微课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加有趣、有用、有深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四、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文从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意义入手,对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充分利用微课视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使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预习,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学习中。例如,在讲解“制作小报初规划”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部分内容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工作,才能够利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发放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预习新知识。在微课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将电子小报制作的主要流程、制作要点等放入微课中,突出和强调重点内容,并剪辑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核心内容形成视频。在视频的最后部分,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几个主题和方向,告知学生如何合理规划小报设计版面、确定内容和栏目、版面布局、字体纸张大小等,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小报绘画工作。结合微课视频进行课前自主预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新的学习知识有更为全面地认知和了解,减了学生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的学习压力,并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开发慕课平台以丰富教学途径

微课虽然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地应用,但是微课教学的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对微课的充分理解之上,如果学生对微课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就会直接影响到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效果。为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要积极地开发微课资源,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内容,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开发慕课平台来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途径,以有效地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微课资源的需求。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来开发微课资源,并将微课程开发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慕课平台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加工处理后发布到慕课平台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开发一些微课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师可以开发一些微课程、微视频、微应用等资源,以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微课内容的需求。在视频中,教师直接提取和讲解了操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即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牢记知识点,但是在后期登陆慕课平台之后,也可以及时翻阅慕课视频,帮助自身建立起了更为完整的学习体系和思考体系,这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与保障。

(三)結合网络技术帮助学生温习知识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很多优势,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繁多,学生难以完全掌握。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更要求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为了使教育信息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小学信息技术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思想上的革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它的重点强的特性,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常采取先演示,后让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授课。但是,如果学生们遇到了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教师就需要再给他们解释一遍,这样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微课反复回放的技术,使他们在课堂遇到难题能自己浏览图片,将有利于减轻老师的负担,减少他们由于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而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情况。

比如在开展“我改我画”的课程前,老师可以提前向学生播放微课,让他们通过观影学会怎样利用橡皮工具,怎样绘制线条,掌握运用线条来写作的技术。然后老师会进行相应的教育,让他们使用绘图软件,找到橡皮并制作一个圆圈,接着再涂上自己喜爱的色彩。在结束后让他们在组里互相评论看谁所画的作品最佳,以及哪个小组的作品最好。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再用微课的方式将橡皮的使用过程和线条的绘制等过程进行了一遍,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

五、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微课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在微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微课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方案。在微课应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微课与学生现有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雪梅.MOOC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18):115-117.

[2]周迎春.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设计研究[J].创新人才教育,2023(03):43-46.

[3]庄翌明.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3(12):39-41.

[4]朱珂.浅析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6):61-63.

[5]何云.“互联网+”时代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J].教师,2023(15):60-62.

[6]陈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实践[J].天津教育,2023(14):117-119.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小学信息技术互联网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