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娟
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的课业学习负担得到有效减轻。新课标首次提出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但是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仍然缺少抓手,导致其始终停留在表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效。本文结合实际,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群构建策略,在持续优化课堂学习环节,提高课堂质效的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不容否认,很多学生在阅读方面都会产生“阅读到底是读什么”“我该怎么去读”等疑问,教师若再盲目地布置阅读任务,最终只会浪费学生时间。因此,在课堂预习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导学案中穿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群,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能指引学习方向,让其自学更具有针对性。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为例,针对学生的学情以及课文的阅读目标,笔者在导学案内安插了以下学习任务群。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利用教材注释、词典,查找提炼生字和生词的读音、含义,形成完整的记录;2.结合生字、生词和修辞手法展开造句训练;3.标记模棱两可的内容,便于课堂提问之用。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精读《落花生》,结合各个自然段描述的内容,对文章进行分段,提炼每个大段表达的内容;2.对每个大段的关键信息、中心句等进行提炼,指出它们折射的内涵与思想;3.针对课文的行文结构分析其属于总分式结构,或是并列式结构。
拔高型学习任务群。1.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核心内容进行提炼;2.深入分析理解“父亲”和“我”的话,提炼观点。
案例中的导学案穿插了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群,一部分对学生而言容易操作,但也有一部分难度较高。比如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和修辞手法等知识点;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相对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之后,能够根据文章行文风格,提炼借物抒情类文章的特征,让学生更系统地梳理文章;拔高型学习任务群,主要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初步思考文本内容,以便与教师课堂所讲进行对照理解。之所以如此设计,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方向,一方面是通过难度高的任务捕捉学生的问题短板。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经验都相对有限,所以在操作导学案时,难免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恰恰是我们想要了解的情况,因为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自我,优化阅读能力。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穿插不同的学习任务群,借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在丰富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质效的同时,也能助推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对话。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为例,在课堂教学不同环节中穿插学习任务群,助推课堂教学精彩生成。
生生互动环节。分析课文中两个“浸”字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作者到底是热爱桂花,还是热爱故乡的桂花?
师生互动环节。第一个“浸”字体现了桂花盛开时香气浓郁的特点,第二个“浸”字升华了前面的“浸”,表达了“我”为什么独爱故乡的桂花。
案例中,生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基础。生生互动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重在解决学生的疑问。比如,在生生互动环节中,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也就间接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即“我”喜欢桂花是因为它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闻到桂花的香味,就好像回到了曾经的村庄和童年。所以,“我”爱故乡的桂花,其实是爱故乡和美好的回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进一步领悟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分析,然后在提炼答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学生的分析还存在哪些不足。比如,有的学生针对生生互动环节中的学习任务群,找到的答案是“‘浸字体现了作者对桂花的热爱之情”“作者热爱桂花,但更爱故乡的桂花,因为那里承载着她的童年和回忆”,学生的答案是否圆满,是否有不足的地方?为什么说两个“浸”字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呢?教师进而總结小组合作阅读之后存在的短板,为师生互动的展开提供合理的依据。这样既不是增加课堂内容,也不是盲目放养学生,而是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互动解决问题,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单纯地通过几次课堂练习还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必要的课外阅读训练,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能够帮助他们巩固理解课堂所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鼓励他们反复阅读。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为例,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其他的科普类文章,例如《太阳能》《自然奇观》《太空蔬菜》等,并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学习任务群,让训练更加系统,锻炼他们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1.梳理文章中提到的技术,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思考;2.针对文章中提到的技术展开发散性联想,尝试撰写想象类文章,锻炼文笔。
任务1旨在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科普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充实他们的认知底蕴。任务2旨在开展读写结合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小学生能力不足,在日常的阅读训练期间,难免会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教师需要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考虑到个别学生内向,不爱说话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由小组成员进行汇总。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内向的问题,又能为后续的阅读指导提供依据。针对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后评价中穿插学习任务群,搜集学生的不同意见。
1.各小组成员之间概括《自相矛盾》的内容,每个成员轮流发言,且发言不低于1分钟;2.各小组联系生活中的现象,交流文章的寓意,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辩论,无法解决的可以提交给教师进行全班交流。
针对任务2中联系生活理解文章的寓意,学生很容易因为理念的不同而产生分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辩论之前,组织学生寻找材料,并将其提炼为有力的论据。这样一来,既能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分析与表达能力。随着辩论活动接近尾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愈发透彻。
总之,“双减”视域下小学生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教师要充分立足学情,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和技巧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