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萍
点面结合写场面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学习的语文要素,具体表述为两个层面,指向阅读的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指向表达的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样的安排体现的正是由读到写、读写结合的编写意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编者意图与教材内容,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训练点面结合写场面,让学生切实掌握这一表达能力。
点面结合这种写作方法在具体表达中有多种情形,从先后上说,有先“点”后“面”,先“面”后“点”,从点的数量上说,有“面”里单“点”,有“面”里多“点”等。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对点面结合没有进行细分,只以点面结合统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分类提炼,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
如在本单元精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细读第2自然段,注意理解点面结合的具体写法。学生找到描写战士群体的句子和描写每位战士的句子,从先后上确定点与面的描写情况。学生发现这一自然段采用的是先“面”后“点”的方法,即先写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群体痛击敌人,后分别写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投入战斗的行动。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和第6自然段,注意文本中“点”和“面”的表达位置。学生发现第3自然段在写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的过程中,先写班长马宝玉带头这个“点”,后写战士们跟进的“面”,采用的是先“点”后“面”的表达;而第6自然段写五壮士壮烈跳崖中,先写的是五壮士的“面”,接着写班长马宝玉第一个跳崖这个“点”,最后又从“面”上写战士们相继跳崖,属于由“面”到“点”再到“面”相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比较第2和第6自然段中描写的两个场面中,在“点”的安排上有什么不一样;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发现第2自然段“点”的描写很丰富,五个战士都写到了,第6自然段的“点”是单一的,只写了班长马宝玉一个人的情形。经过上述对具体语段的学习提炼,学生能够清楚地感知点面结合描写,并不是简单的“点+面”,而应根据表达的需要有多种具体的呈现方式,而且在同一篇文章的表达中,这些不同的点面结合的呈现方式往往是交替运用的,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场面表达起来具有独特感。
点面结合安排在第三学段学习,是写具体的一种体现。这种体现更多地是通过点面结合方法中“点”的写法完成的。因此,教师在点面结合写场面教学中,需要重视深化对“点”的表达的认识与理解。这种深化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加以落實。
如在本单元精读课文《开国大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后练习2提出的要求“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将其纳入文本阅读过程中。在课文第12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其中的点面结合表达方法,作者依次写了参加阅兵式的部队:海军两个排、步兵一个师、炮兵一个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在写了地面部队的五个“点”后,出现了“面”的表达“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之后又补写了一个空军的“点”和观众热烈欢呼的“面”。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把这一场面描写中的“点”的表达与《狼牙山五壮士》第2自然段中“点”表达进行比较,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点面结合中的“点”写具体的。学生在自主比较后再进行交流讨论,从中发现二者在写具体的方法与角度上都有不同: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点”是按照人物的主次顺序具体写出来的,以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还有联想为主;写参加阅兵式的部队是按照出场顺序写的,用“开头”“接着”“接着”“接着”“当……的时候”等连接词进行连接,在具体写的“点”上,突出不同部队组成方阵的特色。
本单元的略读课文《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着重体现单元人文主题,文本中没有直接出现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迁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习的方法来解读略读课文。
在《灯光》的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把握后,教师让学生关注语段“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的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从点面结合表达的角度,说一说从中看到了什么描写,缺少什么描写。学生基本上能够认识到,这一语段属于“面”上的描写,缺少的是“点”的具体描写。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教师设计对“点”的补白练笔:突击队是怎样冲进去的?突击队与敌人展开了怎样激烈的战斗?哪一个战士有突出的表现?学生根据练笔要求开展自主补写活动,然后互相交流评价补写结果,选择最佳创意的表达进行展示。在《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场面描写,分析其中缺少的“点”或“面”进行补白。学生完成补白后,需要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说出自己选择语段的原因和相关认识。经过这样的迁移运用训练,学生加深了对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理解。
在习作“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活动场面依然是教学的难点,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的指导与评价,提高学生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表达能力。
首先,在学生写作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印象深刻的场面,从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场面。比如,有的学生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有场面感,有的学生认为校园足球比赛有场面感,有的学生认为赛龙舟有场面感。学生确定印象最深的场面,才能完成素材的选择。其次,在学生进行场面描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指导学生确定“面”的内容写什么,再进一步明确具体写哪些“点”的内容。最后,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需要及时组织学生以“是否运用了点面结合写场面”为评价标准,对初稿进行评价,指出初稿中在“点”或“面”的表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总之,在点面结合写场面这一语文要素学习中,教师需要站在第三学段阅读与表达共同的高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在读写结合中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