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林
古典名著阅读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下册学习的一个文体单元。本单元涉及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称为四大古典名著,本单元选编的课文有《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与之匹配的单元助学系统的内容,比普通单元要完备和多样化,有单元导语、注释、阅读提示、阅读链接、资料袋、插图、课后练习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助学系统,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古典名著中遇到的困难,感受古典名著丰富的内涵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单元导语是每个单元学习的风向标,主要由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两部分构成。人文主题揭示的是单元组元的隐性线索,集中体现单元内课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要素体现的是单元组元的显性线索,集中体现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方法等,通常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本单元人文主题的表述是:“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四个短语,每个高度概括一部古典名著的主要内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读读四个短语后,猜一猜所指的名著名称,二者的对接能够让学生对四部古典名著形成初步印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中,指向阅读的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指向表达的是“学习写读后感”;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是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过程中体现的,尤其是遇到具体问题怎样解决,解决的过程与路径就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而写读后感体现的是阅读古典名著的体会,体会的深浅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运用基本方法阅读古典名著的效果。
课文插图是助学系统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本单元从单元页到每篇课文都有与具体古典名著内容有关的插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运用插图资源,作为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抓手。如单元页的主题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图上画的是哪一部名著中的人物,是谁和谁,他们在做什么。教师在一一揭开这些答案后,追问为什么一看这样的图就能猜出具体人物和情节,并强调这些古典名著和主要人物的故事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的,由此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课件集中呈现课文插图,让学生猜一猜图上画的内容对应哪一部名著,画面内容体现的是什么故事情节;然后让学生尝试给不同插图进行命名,比比谁的命名既有趣,又符合课文内容。这样的学习,让插图在古典名著阅读中成为预测学习的有效抓手。
古典名著尽管被称为白话小说,但是属于明清时期的白话,与学生今天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距离,也是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障碍之一。统编教材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用多方提示的策略。一是在注释中强调“本文有的用字与现在不同,遵照原文,未加改动”,如“勾”同“够”,“顽”同“玩”,“他”指风筝同“它”等,这就是说在阅读中,遇到了这样的情形,只求大致理解即可,无须进行细究。二是在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和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进行提示,如《猴王出世》阅读提示中有“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指出了古典名著阅读的重要方法。
阅读古典名著离不开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教材助学系统针对不同类型课文的学习要求,提出的学习方法有区别。在精读课文中,主要是通过课后练习来体现的。比如,在《草船借箭》中,课后练习1是“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景阳冈》中,课后练习2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 )——( )——( )”。在这两道练习题中,蕴含的就是学习古典名著主要内容、重点情节的方法,即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从而达到把握主要内容的目的。在略读课文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提示来体现的。《猴王出世》的阅读提示是“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猴王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学生完成了阅读要求就基本上把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红楼春趣》的阅读提示是“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风筝”为抓手,梳理文本中具体的“拾风筝、拿风筝、放风筝、断风筝”的情节内容。
资料袋在本单元中只出现在《景阳冈》一课中,编者用一句话介绍《水浒传》的内容后,重点介绍武松在《水浒传》中的地位与经历,并在武松画像之外提供了宋江、林冲、吴用、张顺的画像及绰號。学生从这样的资料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课文中重点描写的水浒英雄武松,更全面地认识人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本课呈现的资料袋为例,仿制《水浒传》其他人物的卡片,尤其是让人物画像与绰号对应起来,达到了解更多人物的目的。
阅读链接作为助学系统的组成部分,链接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承载丰富课文内容和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任务。本单元安排了两处阅读链接。第一处是《草船借箭》之后,链接的内容是原著中与课文故事关键内容有关的片段,用于学生对照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故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与文本故事有关的其他原文片段,乃至阅读更多原著内容,进而明白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第二处是《红楼春趣》之后,链接的内容是现代作家写的《风筝》,描写的是北平放风筝的风俗习惯以及作者对风筝的喜爱之情,与文本内容形成比较。
在统编教材中,除习作单元外,“交流平台”均安排在《语文园地》中且以第一板块呈现。“交流平台”一般都是对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进行梳理与总结,属于典型的助学系统之一。本单元“交流平台”呈现的内容正是对古典名著学习方法的总结,是以学习伙伴互相交流的形式提出各自掌握的学习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对难理解的语句知道大概就行,不用反复琢磨;可以借助资料了解文本人物;可以结合看过的影视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总之,在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助学系统的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