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法运用探究

2024-04-30 00:11山东省梁山县第三实验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创设教学法

杨 雪 (山东省梁山县第三实验小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通过将学习内容置于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模拟场景或使用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创造出逼真的情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一、情境教学法和新课改

(一)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和情感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发展。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通过设计和组织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连接,使学习变得具有意义和目的性。情境教学法的定义中提到了几个关键要素。首先是情境的真实性,意味着创设的情境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符,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性。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增强学习的可迁移性和实用性。其次是情境的情感性,即情境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兴趣。另一个要素是情境的意义远大,这意味着情境教学法要追求超越知识本身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发展。最后,情境教学法的定义中提到了理念寓于其中。它通过创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情境教学法与新课改的契合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简称“新课改”)强调了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性,以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二者不谋而合:一是,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与新课改中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契合。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和情感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新课改提倡跨学科的学习和能力的综合发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有综合性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情境教学法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与新课改中的全面发展目标相契合。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观念,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有情感性和道德性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操。四是,情境教学法注重多感官参与和个性化发展,与新课改中的个性化教育目标相契合。新课改提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有多感官参与的情境。

二、情境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缺乏深入的认识

一些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还比较片面,仅仅停留在创设情境的表面,忽视了情境教学法的深层次内涵和教学策略。他们只是简单地将课本内容放入一个虚拟的情境中,而没有深入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真实的学习和思考。

如A 教师(化名)在六年级的《丁香结》教学过程中,在导入课程时只是简单地使用了丁香花的图片,而未能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的潜力。如果A 教师能够将丁香花的实物带入课堂,将直接提升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参与度。

(二)情境创设形式单调乏味

部分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创设的情境形式单调乏味,缺乏足够的创新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他们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是简单地使用图片、视频或幻灯片来展示情境,而没有尝试更多元化和多媒体的创设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可能感到乏味和厌倦,无法真正投入到情境中去。

如B 教师(化名)在五年级的《父爱之舟》的教学过程中,仅仅导入父子形象和小舟的照片,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类似学生扮演或通过视频展示父亲和儿子在船上的互动场景难免有些过于注重手段而忽视根本性目的——从细小场景中深层次地挖掘父爱。B 教师只是通过图文展示,而没有结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无法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三)忽视学生实际,情境与生活脱节

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导致情境与学生的实际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投入。他们可能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兴趣,没有将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

如某位新入职C 教师(化名)在执教《荷塘月色》时,展示了大量图片、音频,以及自身去过关于荷塘的景点,整个课堂中,20 多分钟是在看视频和图片。这样的课堂脱离了书本知识,娱乐尚可,知识内容不足。多元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导致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导致教学内容与教材脱节。课堂变得娱乐化,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的时间过长,而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三、情境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片面

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他们可能仅仅将情境教学法看作一种教学手段,而忽视了其背后的理论支持和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强调将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创造具有意义和相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下是笔者在访谈的时候,D 教师(化名)对“情境教学法”的看法:“创设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比如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D 教师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创造一些情境,而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将情境与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索。在解读文本时可能存在偏差,无法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思想和情感表达。

(二)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当

有些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存在偏差,导致无法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思想和情感表达。一是教师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只是匆匆浏览教材,而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情感。这种表面性的解读导致教师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无法捕捉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二是教师受到个人偏好和主观理解的影响。每个人对于文本的理解都会受到自身的背景、经验和观点的影响。然而,有些教师过于主观地解读文本,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忽视了文本本身所包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主观解读导致情境教学中的创设与文本的真实意图和情感表达不一致。三是教师缺乏对文本分层理解的能力。教材中的文本通常具有多个层次的含义和隐喻,需要教师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来揭示。然而,有些教师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层次,无法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三)教师对学生情况缺乏了解

新课改在“学生观”中说明,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根据这一理念,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展开,因为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至关重要,使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意义。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也可能受到影响。

如E 教师(化名)在教授二年级课文《木兰从军》时,提问到“大学对离开父母或家乡有何感受?”老师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木兰离家的心情,而衬托她的无畏牺牲的精神。而城市的学生很少有离家或离开父母的情况,对教师的问题很陌生。无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导致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度降低。

四、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的优化

(一)切近学生生活,创设生动情境

切近学生生活并创设生动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与学生熟悉的场景和情境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具体形象和实际应用的认知。例如,笔者曾观察资深教师在讲授《白鹭》课文时,老师首先通过图画创设情境,教师能够将抽象的课文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通过观察影视作品,使学生可以欣赏到艺术家对白鹭形象的表现,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对白鹭美的体验。

通过与实际场景和情境相结合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二)立足于文本,寻点设境

情境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立足于文本,通过文本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为了优化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教师可以寻找合适的文本,以及设定情境的关键点。教师应该选择与学习内容相关且质量良好的文本作为教学材料。文本可以是课本中的文章、真实的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通过引入优质的文本,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情境。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学科主任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中,展示圆明园在过去的辉煌时期的照片和插图,学生可以看到它曾经的壮丽景象,感受到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教师还展示了圆明园现在的状况,让学生看到毁灭后的遗址和残存的文物。这种对比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大损失,激发起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巧用多媒体,营造生动情境

在情境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帮助营造生动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的视频和动画来呈现情境和展示学习内容。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情境,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例如,教师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通过播放鸟叫声和相关音乐,可以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鸟儿欢快歌唱的场景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鸟儿活泼可爱的印象,使他们更加投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通过巧妙地应用多媒体元素,教师能够创造出更加生动、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鸟儿天堂。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欣赏能力,增强了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创设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