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三重境”

2024-04-29 00:00:00王君彦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外国文学理解能力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学习。高中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语境,对作品背景、主题、写作意图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走进文本语境,促进阅读理解

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作品背景、题材、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发展,对作品中语言、结构以及修辞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对作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深刻理解。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哈姆莱特(节选)》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这一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莎士比亚的生平,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部作品被视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接下来,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节选内容,深入探究“这段节选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于理解整个故事有何作用”等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语言、修辞和情节结构,提醒学生关注作品中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分析文本中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的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提出疑问,教师适时点评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比如,(1)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内心变化?(2)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3)这部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它对我们有何启示?在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写一篇习作,至少分析《哈姆莱特》中的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指出这些性格特点如何影响故事的发展。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二、根植文化语境,开拓思考空间

在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探索作品体现的文化现象、价值观及社会习俗等要素,分析这些要素是怎样影响作品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的主题与当代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包含的社会意义,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变形记(节选)》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作者写作《变形记》的时代背景以及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促织》这一作品,引导学生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类变形”进行对比阅读。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比较《变形记》和《促织》中“变形”元素的异同。这样一来,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对两部作品中“变形”背后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和社会习俗进行分析,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在学生对比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创作和意义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为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去探究更多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变形”主题,与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三、对接时代语境,培养社会责任

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的题材和当代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比较,对文学的现实生活价值与意义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一文学作品通过一个独特的主人公,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束缚。而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虽然制度不同,但是我们仍然会发现一些人或现象与别里科夫有着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别里科夫有哪些特点?他为什么总是将自己装在套子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比如社会背景、个人经历等方面。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出别里科夫是一个被沙皇专制制度束缚的人,他害怕变革,不敢面对现实。他的行为举止反映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保守思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或现象?他们有什么特点?对社会的危害是什么”,自由发言,分享各自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它与当代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楚文学作品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社会问题,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通过进入文本语境、植根于文化语境以及对接时代语境的策略,能够让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促进阅读理解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

作者简介: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外国文学理解能力
《哈姆莱特(节选)》核心素养导学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青年文学家(2022年2期)2022-03-17 21:57:14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6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10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地理教学(2015年15期)2016-01-06 12:00:14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