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类化教学是一种系统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在通过深度剖析与研究教材内容,把相近或者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类化教学实施的步骤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的话题与知识点;第二步是要找到知识点间的关联,并把有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结构化知识体系;第三步是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类化教学,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以这些联系点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比较阅读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透彻的理解与记忆。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把相似知识点组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其中的异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文本人物和情节的对比,引导学生清晰地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二则》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囊萤夜读》一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其次,教师向学生展示《孙康映雪》和《凿壁偷光》两篇文言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孙康、匡衡和车胤存在勤奋好学的共同点,从而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两篇文章虽然主题相同,但侧重点不同,《囊萤夜读》重在“勤勉”,《铁杵成针》重在“恒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编者为什么要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并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进行比较,进而发现两篇文章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最后,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让他们在课外自读《悬梁刺股》和《手不释卷》,思考其中的人物与课文中的人物的异同。学生在这样的类化比较阅读中,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建构起了结构化的语文知识图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联结相关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同一主题的不同课文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不同作者对同一主题的多元表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联结类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过的“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这个语文要素。学生通过复习,明白了细心观察的重要性以及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其次,教师以《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为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具体感受哪些地方能体现出生动准确的表达和连续细致的观察。在《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叶尖一顺儿朝下……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等细节描写的句子出发,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准确生动的表达,让学生思考这些描写与之前学过的观察方法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连续细致观察的理解。再次,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来巩固学生对语文要素的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写观察日记的作业,让他们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观察方法进行写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联结的策略,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出发,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能。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延伸和拓展,提升阅读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研读《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画出对话描写的语句,如小兔子、小羊、小鹿等说的话,尤其是大象说的话。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尝试进行角色对话。再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人物对话我来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展现了他们的对话技巧和角色理解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进行重点研读,让他们在研读的过程中梳理故事的情节链,并且通过“假如青蛙卖掉泥塘,它会怎样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续写故事的活动。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个人,各个小组的成员积极投入热烈的讨论中。经过十分钟的准备,每个小组都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分享他们集体创作的作品。有个小组的学生是这样写的:“青蛙卖掉泥塘后,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但不久,它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污染和噪音,于是它决定回到泥塘,告诉其他的动物要保护环境。”有个小组的学生是这样写的:“青蛙卖掉泥塘后,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但它发现自己虽然有了钱,但却失去了很多朋友。于是,它决定用钱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动物,重新找回了友情。”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是这样写的:“青蛙卖掉泥塘后,发现自己无处可去。这时,一只老鹰告诉它,泥塘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价值,更在于它是许多动物的家。青蛙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定重新买回泥塘。”学生分享结束之后,教师给予了他们高度的评价。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类化教学就是通过比较、联结与延展的策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高效的,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间关系的理解,又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