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关键语段,立足语文素养

2024-04-29 00:00:00管瑞丽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养猫黑猫语段

新课标关于学业质量这一板块,在第四学段的要求中有这样一句话“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里的“重要词句”可以理解为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中小学语文要素中并不鲜见。从小学低年级“紧扣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特点、复述故事”,到中年级“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再到五六年级的“结合关键语句评价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关键语句一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抓手。

七年级上册第16课选编的是郑振铎的《猫》,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默读,勾画,概括中心”是本课要达成的目标,也是本单元所有文本教学要达成的目标。关键语句或语段,不仅是文章的精髓所在,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扣住关键语段,立足语文本位,实现内容、结构、主题、读者四个方面的整体提升,笔者以《猫》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扣关键语段,研读结构

如何让学生迅速找到关键语段,教师需要下一番功夫。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是关键语段,要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关键语段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文本中寻觅、捕捉。通常来说,这些语段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部分,表达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情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笔标注这些关键语段,以便后续深入分析和讨论。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字词入手,在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后,给学生提供两组词,一组是描写猫的,一组是描写人的,让学生猜一猜这些词语中“我”最不喜欢哪两个词。有的学生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来分析,猜出了“冤枉和虐待”;有的学生联系文意回答,说“我”冤枉、虐待了那只猫,造成了它的死亡。学生通过默读,提炼主要信息,进而回到文本,解决和文本有关的问题:我不喜欢这两个词语,是因为我冤枉、虐待了那只猫,造成了它的死亡,所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读者被巧妙地引到文章的结尾——本文最重要的语段“关键语段”。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字正腔圆读出味道,读懂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学生很快发现,这段话“总结全文”再无其他。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句话和上文哪些句子的关系密切,学生发现它和第一段第一句“我家养了好几次猫”关系密切,这也叫“照应开头”。此外,学生发现它还照应第14段“我家好久不养猫”。由此可见,本文的重点语段——结尾,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和前文。

二、扣关键语段,研读内容

语段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语段学习也是有路径的。关键语段不等同于文章中心句、中心段,通常是文章中表达主旨、中心思想或重要观点的段落。它们往往具有概括性、深刻性和启发性,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所在。《猫》一文的关键语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作为文章结尾总结全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扣住这段话从内容上体会它的作用。

学生最初只能从这段话读到“我”的悔恨,当教师提醒学生仔细研读内容时,学生发现从本段能看出“我”家养猫的经历,一些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表格(猫的来历、外形、性情以及家人的态度和猫的结局),把相关词句在文中画出来。学生发现“我”家以前养过三只猫,详写的是第三只猫,结合表格提示,他们很有条理地把第三只猫的情况作了介绍——这是一只在门口拾到的流浪猫;很瘦,花白的毛色并不好看;性情不活泼;所以家人对它的态度是若有若无;最后结局,这只猫死在邻家的屋脊上。通过学生的描述,我们发现郑振铎写的是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却因为语言质朴,感情真率,描写细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所以扣住关键语段“我家永不养猫”中的“自此”,是针对第三只猫有感而发,第三只猫死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内容上写了第三只猫对“我”的影响,表达了“我”的愧疚与悔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语速的调整,把心里的愧疚与悔恨读给那只被“我”冤枉、虐待而死的猫听,这样的朗读就越来越有味道,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扣关键语段,研读主题

张志公先生说紧扣关键语段是提升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的重要手段。那么,《猫》这篇文章的结尾在表现主题上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可以先卖个关子,问学生文章一共写了几只猫,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三只猫”。教师再次追问,他们犹豫之后从文中找到第四只——黑猫。在这样的“虚晃一枪”中,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也体会到黑猫的重要。没有黑猫,“我”不会愧疚,是黑猫揭开了谜底,给“我”敲响了警钟。黑猫太重要了,它助推故事情节向高潮发展,让整个故事有了一个意外的结果。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同样重要,同样必不可少——比如,三妹、妻子、张妈、黑猫,学生结合文本习得写作知识——“点面结合,主详次略”。

四、扣关键语段,研读读者

再看《猫》的结尾,带给我们什么警示呢?不能冤枉小动物,不能虐待小动物。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都不喜欢两个词语——冤枉、虐待,认为作者冤枉、虐待了那只猫,造成了它的死亡,冤枉、虐待是造成悲剧的根源。我们可以把这两个词语删除,再补充两个词语。我们应该善待、喜欢、尊重小猫,对所有生命都应如此。像第三只猫那样的动物,也许它的生命卑微,但是我们不可以总是那么高高在上的主观地对待它们。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平淡淡的琐事,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经历像郑振铎先生一样写出来,祈求小动物的谅解,这样的文章肯定非常感人。

语文学习重在实践、体验和感悟,听说读写思,学生必须亲身经历,他人无法代劳。关键语段如同文章的灵魂,教师紧扣其教学,可以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往语文殿堂的大门。教学《猫》一课,教师紧扣文章结尾,从结构、内容、主题、读者等角度引导学生去读、去品、去感悟,每读一次,侧重点都不一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养猫黑猫语段
养猫还是养狗,这是个问题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养猫日常
青年文摘(2021年20期)2021-12-11 20:06:25
黑猫钓鱼 边庆祝
黑猫白猫
少儿美术(2020年1期)2020-12-06 06:56:14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养狗和养猫,哪家主人幸福
黑猫和蓝猫
大灰狼(2019年1期)2019-01-31 17:45:30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