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三姗
【摘要】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已经语法化,产生了冠词的性质。本文以当代小说《活着》为例,对比分析汉语中“这/那”的用例与其英译形式的差别,以英语中的冠词使用为参照标准,探究“这/那”的冠词化倾向。最终的统计数据显示,指示代词“这/那”有冠词化倾向,但目前用例占比不够多,未形成严格的使用规范,还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
【关键词】这/那;冠词;语法化;《活着》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4-0113-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4.035
一、引言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说,冠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这在各种语言发展上有一定的共性。英语的定冠词“the”是由代词“that”语法化而来,巴斯克语定冠词“a”也是由“har”语法化而来的(Traugott,1980)。汉语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对于名词的限定没有如同英语的严格要求。汉语中的指示代词“这/那”分别指称距离的远近,但是近年来,也不断有学者提出“这/那”除了有表示明确远近的作用之外,也有部分用例中的远近意已经虚化,不再具有明确的远近指称的作用。比如:
(1)他们那房子,就是采光好。
(2)他们这房子,就是采光好。
(3)我回学校找导师,导师居然不在。(马千,2011)
(4)*我回学校找导师,(那/这)导师居然不在。
“他们那房子,就是采光好”中的“那”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也可以换成“这”,这个例子中的“这/那”的距离远近的意义逐渐虚化,不再纯粹是一个指示代词了。再比如马千(2011)所举例的“我回学校找导师,导师居然不在”中的“导师”前面却没有加上“这/那”,加上了之后后半句的“导师”和前半句的“导师”指称意义就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那/这”在具体的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
这些指示代词虚化的例子,有学者指出是语法化为定冠词的现象(吕叔湘,1985;方梅,2002;陈玉洁,2010;马千,2011),也就是说,汉语中也开始出现了对有定名词的进行限定的限定词。
二、统计方法
为了探讨汉语中是否真的存在冠词,本文将采用英汉双语对比的方法,通过比较汉语中“这/那”所限定的有定名词和其翻译为英语后之间的异同,进一步说明汉语是否存在定冠词及其限定条件是什么。由于汉语中有定名词的形式比较复杂,本文仅研究有“这/那”作为标志的名词形式及其对应英译,由此研究的重点就聚焦到对比“这/那”做主语、“这/那+(量词)+名词”“这/那+量词+动词短语做定语+名词”的英译形式。选择的语料是现当代小说《活着》的前四十页,其英译本为白睿文翻译的《To Live》。
由于汉语中没有强制的有定标记,很多时候从形式上难以判断一个名词性成分是否有定,而英语完成了有定范畴的语法化,定冠词是强制使用的,通过英汉语料对比,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汉语中的有定名词。
三、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这/那”在小说《活着》前四十页中具体使用情况的统计,第二部分是关于“这/那”翻译为英语后的情况统计。
(一)“这/那”使用分类
在《活着》的前四十页中,以“这/那”为标志的名词一共有74例,这74例使用“这/那”的语境,胡邦岳(2021)将有定名词分为了6类,而本文只关注“这/那”做主语、“这/那+(量词)+名词”“这/那+量词+动词短语做定语+名词”的形式,整合之后,只留下比较有代表性的3类,这3类分别为情境指示、回指、框架内联想。
1.情境指示
情境指示是指在说话人所指示的人或者事物是存在双方共处的情境之中,在这个情境之中,说话人双方都能明白具体指示对象。
(5)有人走过去问连长:“连长,这是什么地方?”(余华《活着》)
(6)四周的房屋被拆光,树也砍光后,满地的国军提着刺刀去割枯草,那情形真像是农忙时在割稻子,有些人满头大汗地刨着树根。(余华《活着》)
例(5)的情境中,说话人是共处在同一个地方,说话人问连长“這是什么地方”就是指他们目前所共处的地方。例(6)描述了战争的一个场景,“那情境”是概括上文所指的具体的情境。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情境指示,是总结概括上文的情境指示。
2.回指
回指是指上文出现过的先行名词,再出现时就可以用“这/那”回指上文名词。
(7)我们看到春生怀里抱着一堆胶鞋猫着腰跑来了,这孩子高兴得满脸通红,他一翻身滚了进来,指着满地的胶鞋问我们:“多不多?”(余华《活着》)
小说中春生去捡飞机空投下来的胶鞋,这个地方的“这孩子”就是指前文出现的“春生”,这类用例中的“这/那”就是回指。
3.框架内联想
框架内联想是指虽然前文没有提到这个名词,但是通过上下文的情境框架,说话人可以推理联想出本框架内连带的有定名词。
(8)几十年来我爹一直这样,到了六十多岁还能在粪缸上一蹲就是半晌,那两条腿就和鸟爪一样有劲。(余华《活着》)
小说中,福贵爹上厕所时是蹲在粪缸上的,这里的“那两条腿”就是指示福贵爹的腿,所以在这个情境框架内,直接使用“那两条腿”就可以让读者明白是谁的腿,这类就属于框架内的联想。
在三类在本文统计的74例中分别有情境指示23例、回指37例、框架内联想14例。虽然统计的样本量不大,但是也可以看关于“这/那”的指示的有定名词组最常使用的就是回指,占比为50%,框架内联想远不及其他两类常用,占比为19%。
(二)翻译结果分类
结果分为4类,分别为对译、冠词化翻译、意译和交替翻译。对译是将“这/那”直接对应翻译为“this/that”;第二类冠词化翻译,是对应其冠词化特点,将“这/那”翻译为“the”或者“a”;第三类为意译,没有直接翻译“这/那”,而是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将其意译,翻译成为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人称代词等;第四类为交替翻译,这类比较特别,是将“这”翻译为“that”,将“那”翻译为“this”,本文中将这类翻译称为交替翻译。
1.对译
对译为词对词直译,将“这”译为“this”,将“那”译为“that”,这在这个小说中是占比最多的。比如:
(9)原文: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农村。(余华《活着》)
译文:When I was ten years younger than I am now,I had the carefree job……That year,for the entire summer,I was like a sparrow soaring recklessly.(白睿文《To Live》)
这是《活着》的一句话,开篇定了十年前的时间基调,所以“那一年”就是指的十年前,这里白睿文直接对应翻译处理为了“that year”,很符合语境。
2.冠词化翻译
根据“这/那”实际表达的含义,将其冠词化的特点体现为了英语中的定冠词“the”、不定冠词“a”,一般冠词化翻译是翻译为定冠词“the”,比如:
(10)原文: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我爹打着饱嗝,那声响和青蛙叫唤差不多,走出屋去,慢吞吞地朝村口的粪缸走去。(余华《活着》)
译文:Every day as dusk would near,dad would let out a belch—the sound was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as that croaking sound that frogs make.Then he would step outside and slowly walk toward the manure vat.(白睿文《To Live》)
将原文小说中的“那声响”翻译为了“the sound”,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可以发现这里的“那”其实就是相当于英语中的定冠词,也就是说“那”不仅仅是一个指示代词了,还具备了定冠词的性质。
冠词性不仅仅体现在定冠词,也体现在了不定冠词上,虽然在本文的统计中占比不大,只有两例将“这/那”译为不定冠词“a”,但是这也可以体现为是一种冠词化翻译。比如:
(11)原文:到了城外,看到那条斜着伸过去的小路,我又害怕了,我想接下去该怎么办呢?我在那条路上走了几步,走不动了。(余华《活着》)
译文:When I got outside of town I saw a small trail extending out toward me,and once again I was scared.I wondered what I should do next.I took a few steps down the trail, but my feet wouldn't move.(白睿文《To Live》)
在这个例子中,当城外的小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小说中原文用的是“那”,翻译为英语之后,译者根据英语的使用习惯翻译为了“a”,是因为一般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某一个事物的时候会用不定冠词“a”来进行表示。在第二次再出现小路时,原文仍然使用的“那”,译者将其翻译为了定冠词“the”。所以在这个例子中,“那”的指示代词表示距离远近的意义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冠词的性质。
3.意译
意译就是不直接将“这/那”翻译出来,而是灵活处理为其他的词,可以处理为“it”“those”“his”等等。比如:
(12)原文:我们让老全躺下,我用手顶住他背脊上那摊血,那地方又湿又烫,血还在流,从我指缝流出去。(余华《活着》)
译文:We laid Old Quan down, and I used my hand to stop the pool of blood on his back.His back was wet and hot,and the blood,still flowing,oozed out from the cracks between my fingers.(白睿文《To Live》)
老全中槍之后背脊上流了一大摊血,原文中是使用的“那摊血”来表示,在译文中使用了冠词化翻译,翻译为了定冠词“the pool of blood”,而第二次再次提到这摊血的时候,译者没有直接翻译“那地方”,而是意译为“his back”。
4.交替翻译
这里的交替翻译是指“这”翻译为“that”,“那”翻译为“this”,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文中的“这”并不等同于“this”,“那”也并不等同于“that”。虽然直接将这类翻译称为交替翻译不太恰当,但是我们可以不从语法的角度来考虑这类问题,可以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比如:
(13)原文:我曾经和一位守着瓜田的老人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这是我有生以来瓜吃得最多的一次,当我站起来告辞时,突然发现自己像个孕妇一样步履艰难了。(余华《活着》)
译文:I once spent a whole afternoon talking with an old man who kept a melon patch.I ate more melons that day than I ever had in my life.When I stood up to leave,I suddenly realized that I had as much difficulty walking as a pregnant woman.(白睿文《To Live》)
原文中的“这”在译文中被处理为了“that day”,其实用“那”去替代原文中的“这”,在句义上并没有差别。因为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汉语中更多地会倾向于使用表示远距离的“那”去指示过去,使用近距离的“这”来指现在。但是我们可以从心理距离的角度来解释这里为什么会使用违反我们平时使用习惯而使用“这”。王灿龙(2006)认为实际语言运用中,表达者并不总是冷静、客观地表述指称对象,有时为了追求某种语用效果,缩短所表达的事物或事件与受众的距离,使受众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其事的感受,常常突破近距离用近指代词、远距离用远指代词的一般原则,在本来该用远指代词的地方用近指代词。在本文的例(13)中,余华描述十年前的事件,使用“这”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译文中却没有使用“this”,而是翻译为了“that”。许余龙(1989)认为除了时空指示外还有心理距离指示,且英语心理距离指示现象多出现在将来时,汉语指示代词较之于英语指示代词心理指示成分更为突出。所以此处的翻译为“that”也是符合英语一般情况下主观性较汉语更弱的用语特点。
根据统计前四十页中74例的“这/那”的翻译,对译的占比最多,为45%;第二为冠词化翻译,本文将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合并统计为冠词化翻译,占比31%;意译的占比也不低,为20%;交替翻译的占比最少,仅有3例,占比为4%。
四、冠词化翻译的特点
刘丹青(2017)认为“冠词是放置于名词之前,表示名词所指称对象的一个虚词,一般可以分成不定冠词、定冠词和零冠词等。指示词的冠词化是指示词语法化的主要结果之一,指示词是定冠词主要来源”。指示词一般是放在名词的前面,所以指示词的冠词化就有了比较合适的语言使用条件。汉语中指示词也具有定指功能,可以用在名词前表示已知的事物。Himmelmann(1996)认为区别冠词与指示词有两种方法,冠词可以在名词第一次出现前使用、可以用于名词联想回指。本文将会从结构、“这/那”使用的环境类型来分析冠词化的特点。
(一)从汉语结构上分析冠词化
冠词化翻译一共有23例,从结构上划来看,对应的汉语结构可以分3类,分别为“这/那+n”“这/那+量词+n” “这/那+量词+动词短语作定语+n”。占比最多的为“这/那+n”,比例为44%,这类结构省略了汉语中的量词,直接将指示代词与名词结合在一起,比如“这情形”“这孩子”,这与“冠词+n”对应。占比排在第二的是“这/那+量词+n”,占比为39%,比如“那副模样”“那条路”。最后一种汉语的结构类型为“这/那+量词+动词短语作定语+n”,占比为17%,比如“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女孩”“那条斜着伸过去的小路”。
可以发现,冠词化翻译的结构比较多样,除了“這/那+谓语”这类结构,其余的都有涉及。所以,冠词化翻译在结构上并没有显著的特点,汉语的冠词还没形容一套严格的使用规范,只是“这/那+n”这类结构在翻译中更倾向翻译为冠词。
(二)从“这/那”指示类型分析冠词化
Diessel(1999)在描述回指用法时指出,指示词一般回指非预期、对比性和强调性的非话题先行词。当指示词发展为定冠词,其用法就扩展到可以回指所有的先行词,此时失去了直指功能,成为有定标记。指示词这种具有区分功能的性质称为指别性。指示词用法与有定标记冠词用法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指示词仍存在指别性。
在前文,“这/那”指示类型被分为了情境指示、回指和框架内联想3类。这3类中“这/那”的指别性程度有高低差异。情境指示的指别性最高,情境指示一般为说话人双方共处一个情境,所指示的人或者事物是在情境之内的,所以指别性最强。回指的指别性较强,框架内联想的指别性最低。我们通过这三类“这/那”类型中冠词化翻译的占比也能够说明它们之间的指别性高低。情境指示类“这/那”用例中有9%被翻译为了冠词,回指类“这/那”用例有34%被翻译为冠词,而框架内联想类“这/那”用例有64%被翻译为了冠词。由此可以印证框架内联想类的指别性最弱。
所以框架内联想类中的指示词是最倾向于翻译为冠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冠词化的倾向是最强的。在这里没有确切地说框架内联想使用的指示词就是有定标记冠词,是因为有例外,并非全部都是如此。
五、总结
通过对比余华《活着》中英文本中的“这/那”的使用和翻译情况,探讨汉语中指示代词的冠词化倾向。结果显示,“这/那”在英译中有对译、意译、交替翻译、冠词化翻译4类翻译方式,冠词化翻译占比为31%,数量不低。从结构上看,“这/那+n”更倾向于翻译为冠词。从“这/那”使用类型上看,框架内联想类更倾向翻译为冠词。但是汉语中“这/那”的使用应还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目前还未形成严格的使用规范。
本文也存在以下缺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活着》这部小说,属于现代汉语书面语,探究的范围比较窄。由于《活着》的英译本仅有白睿文翻译的一种版本,参照的英译也比较单一。所以本文中关于“这/那”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对应的英译都可能会有一定作者和译者的个人使用情况的偏好。
参考文献:
[1]陈玉洁.汉语指示词的类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方梅.指示词“这”“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4).
[3]胡邦岳.“这”和“那”的冠词化[J].汉语学习,2021, (01):36-46.
[4]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6.
[5]吕叔湘.近代汉语指示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5.
[6]马千.从英汉对比看汉语“这”、“那”的定指表达[D]. 北京大学,2011.
[7]王灿龙.试论“这”“那”指称事件的照应功能[J].语言研究,2006,(02):59-62.
[8]许余龙英汉远近指称指示词的对译问题[J].外国语,1989,(4):33-40.
[9]Diessel,Holger.(1999)Demonstratives:Form, Function,and Grammaticaliza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0]Himmelmann,Nikolaus P.(1996)Demonstratives
in Narrative Discourse:A Taxonomy of Universal Uses.In Fox ed.Studies in Anaphora,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1]Taugott E.C.Meaning-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mmatical Markers[J].Language Science,19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