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杰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我们依托教育集群和教育集团,推进区域教师发展共同體实践创新,推动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区域教师发展结构重组
重组区域教师发展组织结构。我们建立了区域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基于共同的发展需求,自主建立各种“同题异质跨域”教师发展共同体,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生性,实现了研修内容与需求灵活对接、协调互动、沟通协作。
重组教师发展资源供给结构。我们在摸清各类存量资源和需求的基础上,挖掘在专项领域拥有优秀实践经验的教师,成立学术领袖团队,组织建立基于专项主题实践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以学术领袖团队为枢纽对接各共同体需求,盘活教师发展资源,促进资源匹配。
此外,我们还重组区域教师发展空间结构,形成了以“区域交流互助”为纽带、以“职前职后教师贯通培养”为纽带、以“生源基地校”为纽带的多项共建工作的空间拓展。
区域教师发展理念、情感、成果互融
教师发展理念互融。为加强对新课改、新考改理念的认同,我们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发展理念,形成了“基于需求、指向实践、伴随行动”的教师研修设计思路。融合先进理念,重点解决了教师发展方式变革所遇到的沟通、理念、教学与评价转变问题,形成了理念共识,实现了理念互融。
教师情感互融。以教师学术领袖为中心,不断聚合有共同实践问题的教师形成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的知心合作、知音共振、知己共鸣,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加强了教师情感联系,以价值输出拉动了区域教师发展,提升了教师研修的温度,增进了教师的情感互融。
教师成果互融。建立成果推广机制与借助文本分析技术建立成果挖掘机制,扶持优秀教师进行研究,帮助传承、推广、分享他们的成果,不断助力优秀教师成果互融。对外,通过跨地域对口教师支持,进一步打磨成果的普适性,实现了成果互融。
开发数字化赋能区域教师发展支撑工具
开发教师发展数字化档案,创建教师发展数据化分析中枢。建立教师数字化发展档案,全面、精准、及时掌握教师的发展现状与成长变化,结合八个维度、一百多个指标对教师进行数字画像,建立教师发展数据化分析中枢。
开发教师发展周期诊断工具,优化教师发展设计与实施。聚焦学生发展,进行教育教学诊断,开发教师发展周期诊断工具,实现对教师需求“共性群体”精准挖掘,开展更精准化的校本研修设计,提高培训内容与方式供给的靶向性。
开发教师发展共同体协同数字平台,支持多类型共同体学习。以教师学术领袖为中心,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加入适合的学习共同体进行自助式研修,小、初、高三个学段全学科共融。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教师“跨越时空协同”,将自身实践问题与共同体成员进行实时分享与研讨,助力教师在群体支持下快速提升。
开发伴随式教师课例研究工具,深耕教师研修主阵地。我们整合了“学习—在线研讨场域”“实践—小组互动场域”“反思—个案观察场域”“评价—追踪对比场域”“展示—成果分享场域”五大场域,开发了伴随式教师课例研究数字化工具,推动共同体成员之间问题、知识、经验、资源的实时链接与连接,动态交互。
开发个人发展成就与路径画像工具,清晰教师发展通道。为每位教师设计成长数据看板,显化教师自己的职业发展成就,通过与榜样教师群体的成长路径进行比对,清晰自身现状与发展目标的差距,科学规划下阶段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