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科学开展

2024-04-27 17:31董欢欢
教育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育人

董欢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近年来,随着家校共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应从何处着手,丰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本期线上论坛邀请多位中小学校长,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议题一   学校应如何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杨宝华:2021年12月,海淀区成立了北京市首个区级家长学校,并依托17个学区,建立了“区级—学区—校级”三级服务体系。以此为依托,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学区管理中心、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扎实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一是成立家长学校。2023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了以“成长·看见”为宗旨的家长学校,构建了以法人校长为校长,以行政班子、年级组长、家委会成员为核心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家长学校成立后,我校开发了“点线面”系列家长培训课程。其中,“点”是指“一对一”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家长可通过“学区家校共育服务平台”寻求专家指导和个性化的帮助;“线”是指针对性开展家长沙龙活动,包括专家解惑型、智慧分享型、契约践行型、问题研讨型、读书交流型等五种形式;“面”是指针对各学段学生举办不同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以记录家长学习时长的方式,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是举办家长讲堂。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地处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区域内高校林立、科研院所聚集,学生家长大多是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我校整合家长资源,组织家长举办家长讲堂、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自家长学校成立以来,我校每个年级每月举办一期家长讲座,每个年级成立家长志愿团,组织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和项目辅导工作。

三是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班主任是学生和家长的联系人、是家校共育的直接参与者,因此,我校重点提高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于2023年自筹经费组织班主任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活动。如今,我校在选拔、培训、考试、跟踪指导和激励评价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体化培养体系。

张琼芳: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自办学以来,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把家长成长作为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基点,不断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助力学生生命成长。下面结合我校家校沟通的主要做法,从三个“更加”谈谈个人的体会。

强化组织保障,让家校协作更加顺畅。我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教育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和家委会代表为成员的家校共育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家庭教育专家、心理教育专家、校级领导、心理教师、中层干部、优秀班主任代表、骨干教师等多方联合组成的校级家庭教育专家团队;制定了如《家校沟通制度》《家委会制度》《家长开放日制度》《家长学校章程》等家校共育规章制度。同时,为提升家长学校办学质量,我校还通过普遍促进与树立典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家长学校学员的考核力度、举办优秀家长评比活动,让家校合作更高效。

提升教育素养,让教育理念更加先进。我校构建了家庭教育“三级”培养体系。一是专家引领,抓牢教师常态化校本培训和家长课堂的家长轮训,扎实推进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个性成长等教育理念入脑入心。二是“头雁”领航,夯实以德育队伍、班主任队伍、心理教师队伍为骨干的“头雁”基本功,激活“雁阵”效应。三是以“五要好家长”行动推动家庭教育“四个一”工程,不断引导家长树立正確的育人观、人才观和成人观。比如,我校依托家长学校,推动实施全体家长每学期要读一本育儿书籍、要有一次亲子共读、要参与一次亲子活动、要进校园(班级)进行一次主题分享、要参加3次以上线下(上)专题培训的 “五要好家长”行动。

拓宽交流渠道,让家校沟通更加有效。我校本着“孩子入校,家长开学、学生和家长同毕业、共成长”的理念, 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建立党委部署、班子引领、班主任牵头、全员参与的 “党建+家访”工作机制,打通家校沟通“最后一公里”;从培养学生“幸福四力”(感受力、发现力、辐射力、生长力)出发,创建家长工作坊,实施“幸福四力”家长培养计划;坚持开门办学,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成立家长志愿者护学队、“家长膳食委员会”,设立“书记(校长)接待日”,让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监督者;要求学生家庭每月举办亲子主题活动,如1月的“美好家庭,点亮希望”主题活动、2月的“迎新春,扬家风”主题活动、3月的“传承雷锋精神”主题活动,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此外,我校通过开展线上调研活动,了解家长的教育困境;通过线下教学,解决家长的教育难题,家校携手共促学生全面发展。也正因如此,我校被评为长沙市示范家长学校,所主持的国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家校合作的政府职能与对策研究》(国家级)荣获科研成果三等奖。

陈玲:家校社协同共育,关键在“共”,目标在“育”。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主体真正建构起衔接顺畅、高效运转、深度融合的共育机制,才能形成人才共用、阵地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教育新格局。

立机制、明责任,构建家校社共育联动体系。一是要健全家校社育人的组织体系,完善制度保障;二是要建强家校社共育队伍,以专家团队的指导、名师的引领和优秀家长的参与,筑牢家校社育人的根基;三是要整合学校周边育人资源,拓宽育人路径,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机制。

抓落实、提效能,细化家校社共育方案。一是要成立“家校社共育”课题小组,研究以家校社共育为主题的各级课题,强化家校社育人的理论研究和成果经验的固化;二是要成立“家庭教育教研组”,开发家校社育人阶梯培训课程;三是畅通沟通渠道,扎实开展“百师访千家”活动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会,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家校协作关系;四是建设家长学校,举办家长讲座,组织家庭教育专家团队进社区宣讲,赋能家庭和社区教育;五是整合学校周边媒体资源,推送学校家校社教育活动与成果,提高学校家庭教育影响力。

强督导、重考核,护航家校社共育平稳发展。为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教研组的督导作用,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一要采用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二要将教师家访工作作为教师师德考核和年度考核及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三要激励家长学习育人素养提升课程并转化为育人成果;四要进一步明确教师、家长、社区的教育职责,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五要开展专题督查,切实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王亚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的共同努力。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学校应如何搭建家校沟通渠道,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学校应通过家长信箱、家长热线、“校长有约”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组织家长会、座谈会、家访等活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家长提供表达想法和参与学校事务的机会。同时,学校应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邀请家长来校与校领导、教师面对面沟通。

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学校应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学者、医生等为家长举办讲座,使家长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比如,我校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家长,举办“养成好习惯”主题讲座;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家长,举办“如何自主学习”主题讲座;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家长,举办“如何建立友好的亲子关系”主题讲座。

建立家庭教育资源库。我校录制线上讲座视频,并将其推送给广大家长,以“互联网+教育”的形式,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此外,我校正在搜集整理家庭教育相关资料,如专家讲座、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以期为家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家长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加强家校互动。学校应组织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家长助教活动等,让家长参与课堂教育,增强家校间的互动与合作。比如,我校举办了亲子趣味运动会、亲子大课堂实践活动、中秋诗会等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建立三级家委会。我校成立了班级、年级、校级家委会,定期召开校级家委会工作会议,鼓励家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学校应积极组织专家、教师、家长、社区志愿者等,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团队,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比如,我校聘请了特殊学校的特级教师,为我校特殊学生家庭提供“一对一”的教育指导方案。

魏虹娣:近年来,郑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扎实推进家校共育工作。一方面,我校积极开设家长学校、家教课堂,成立家委会、召开班级家长会、开展“大家访”活动等;另一方面,我校通过聘请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报告、为家长发放省编家长学校教材、评选优秀家长等方式,使家校共育工作逐步系列化、专业化、高效化。

在人格培养方面,我校构建了“幸福·自觉”育人体系,以习惯养成和积极人格培养为导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活动中,我校引导家长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以家庭为阵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此外,我校建立了“良师益友”制度,要求“良师益友”每学年至少进行1次家访活动,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引导每位教师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在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学习上辅导学生。

我校还构建了“十个为主”的家庭教育体系:以现代家庭教育思想为主理念,以建设学习型家长队伍为主要目标,以班级家长课堂为主渠道,以班主任为讲家教课的主角,以家长教育活动为主阵地,以家教规章制度为“主管”,以省编家校教材为主题,以家庭教育评价机制为主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旋律,以家校科研课题与科学家教方法传授为主导。

议题二   如何提高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毛伟青:为提高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学校应从管理制度创新、教师育人理念更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此,我校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作用的实施方案》,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搭建教师学习成长平台。很多教师谈起教学业务来,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但谈起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要么固守上一辈的家庭教育观念,要么认为家庭教育是家长的事。因此,学校首先要引导教师重视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培训工作。其次是用好上級提供的家庭教育资源。青岛市教育局为各学校提供了“家长课程”,把组织开展好家长课程作为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内容、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指导学校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最后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家庭教育专业书籍。如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朱建忠的《教练型父母》等书,帮助教师转换视角,进入孩子的世界。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制,有效推动实践落实。我校一方面组建家庭教育指导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年级组—班级”三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每学期家庭教育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并在期末进行工作总结。教师的认知和情绪直接影响学生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压力和焦虑会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和家长,他们对学情的反馈和评价有时会成为亲子冲突的导火索,因此教师要做家庭矛盾的“灭火者”,而不是“点火者”。这就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评价中把握好分寸,即有评价但不唯评价,给予教师安全感,从而引导教师秉持“育人有温度,管理有力度”的育人理念和“尊重、理解、支持、指导”的家校沟通原则,成为融洽亲子关系的推动者。

另一方面,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落地的活动,调动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比如,举行家庭教育公开课、观摩会,在班主任论坛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并进行案例分享,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菜单(班主任、任课老师申报主题),开展家长沙龙和家校有约活动,编写《家校合作,共育英才》校本教材,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育人
家校距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