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韩红艳(1975~),女,汉族,浙江杭州人,萧山区闻堰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要提质增效,就要将课堂作为教学改进优化的“主战场”,所谓“万事开头难”,教师在数学课新课导入环节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摆脱以往“单刀直入”式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初中学生思维认知和知识建构的客观规律,采取各种有效的导入方式进行教学工作。文章结合笔者在数学新课导入环节的教学经验,着重介绍了多种适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新课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2-0091-04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无论是讲授新单元、新课,还是进行当堂演练、复习旧知,都需要通过合适的导入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对数学教师来讲,新课导入更加重要,因为数学学科有着极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如果教师不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就进行知识原理的讲授或要求学生完成各种习题,学生就容易一头雾水,很难提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数学学科和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主题来选取合适的导入手段,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和概念的接受度、展现数学学科的无限魅力,为后续的深入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目前数学课程新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导入缺少目标指向
导入环节作为一堂数学课的初始环节,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抓住学生的眼球,快速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明确数学学习的主要问题。但是现阶段有很多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环节缺少明确的目标指向,过于随意。这种随意一是体现在教师导入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间关联不够紧密,无法带动学生快速地抓住重点、明确问题;二是导入过于注重趣味性而淡化了其教育作用,学生看似调动起了兴趣,却没有从起步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准备,这就容易导致导入环节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导入脱离实际
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和认知水平,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要避免以往“开门见山”式教学方法,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重点内容。因此,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与学习重点相关的、简明易懂的要素在导入中显得非常关键。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不重视导入工作,照搬照抄其他同行或者自己在其他单元课时中的导入流程,然后进行简单的修改,这导致导入的内容显得十分生硬、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也无法通过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导入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理解,更无法从导入的素材中找到共鸣、激起兴趣,这样的导入效果极其有限,甚至可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反作用。
(三)导入方法单一有限
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学课程的总体质量,帮助学生培育数学素养,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起导入环节的设计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对“新课导入”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会采取“师生互动、多媒体展示教材资料”等基础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导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达的信息,按照老师的思路来进行分析探究,无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从根本来说,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教师的导入方法过于单一,老师无法根据教学内容和主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偏好来综合使用多元化的导入策略,在长期的数学课程推进过程中学生的期待感就会逐步降低,最终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 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新课导入环节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明确了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而这种“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应当获取的核心能力与关键品质。通过创新初中数学课堂的新课导入环节,可以极大地改善以往数学教师过度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积累和提升应试解题能力的问题,从“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样态转变“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模式,使得学生主动实现知识、思维和能力的建构。因为课上导入的质量提升了、方法更加多元了,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培养核心素养也就水到渠成。
(二)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从重视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各项工作开始,初中数学教师实际上也就开始了由“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教学理念的转变。基于学生的兴趣偏好、能力起点和认知基础来合理地选择各项匹配的教学导入手段,能够巩固教师的生本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备课与动态教学能力。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之中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把握数学规律并找准核心问题,教师可以实现在“新课程”“新教法”上的突破,顺应新课标提出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向。从总体来看,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科学、合理、优质的导入教学,不仅能够促进课程高效有序开展,更可以让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有很多数学教师忽视甚至主动放弃新课导入环节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课上的教学时间非常宝贵,而导入环节会占据课堂前期的一部分时间,因此,加入导入环节会压缩教师进行授课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如老师直接授课来得好。但如果教师能够找好导入的方法与手段,就能够为整堂课开一个好头,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整个班级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进行部分内容的先导学习,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通过在课堂中置入合适的导入环节,能够使得课程教学更加流畅,避免学生在中期学习时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或疑惑,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这能够提高教师在后续教学环节中的授课效率,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
三、 优化数学课堂新课导入环节的实践方法
(一)生活情境生动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时,往往会由于个体存在着不同的认知起点、知识积累而出现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差异。数学教师要有效优化在课堂中的新课导入环节,就要正视不同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掌握好一些最基础、最常用的导入方法。结合生活情境来进行数学导入,就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导入手段,教师应当充分审视和提炼教材中的重点教学内容,然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选取出与之相匹配的、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元素与案例,以此来带动学生思考问题、初步感知数学知识。这种导入方法的优势,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化繁为简,即将原本理解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让原本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变得真实可感。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建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并产生持续深入探究的内生动力。
在浙教版数学九年级《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一课中,为了保持整节课程主题的完整性,同时避免在后续教学过程中重复介绍简单概念,我在开头时就引入了“小学生跳扇子舞”的情境(图1):大家平时一定都玩过或见过扇子舞吧,跳扇子舞的主要工具是什么?(生:扇子)我继续向大家展示扇子的图片(图2):请大家仔细观看我们平时非常熟悉的扇子,扇子的外轮廓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学生们很快回答“扇形”,我则对“扇形”的定义进行简单介绍:扇形就是由弧以及经过弧的半径所组成的图形,请大家观察图片,一把扇子中有几个扇形呢?(生:2个)
图1 小学生跳扇子舞
图2 扇子
随后,我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道具扇子:如果我们将整把扇子看成一个扇形,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随着什么要素的变化而变化呢?提出问题后,我就缓缓打开纸扇,请学生仔细观察纸扇从关闭到打开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时能够很直观地发现:随着圆心角度数的不断增加,扇子的弧长和整个面积也在持续增大。我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如何计算出一个扇形中的弧长和面积?”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有效地总结出计算的思路:
①将圆的周长与圆心角在360°中的占比结合,能够计算出扇形的弧长;
②将圆的面积(首先要知道圆的半径)与圆心角在360°中的占比结合,能够计算出扇形的面积。
最后,又提出问题:假如大家要参加“扇子舞”表演,需要用纸裁剪制作一把扇子的扇面(扇子两边的扇骨长度为a),那么我们应该用多大面积的纸张呢,你们能不能简单地口述一下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样的前期资源引入和探究互动,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求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的思路和方法。
(二)类比迁移思维导入,实现系统学习
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知识有着紧密的关联,与此同时,数学知识与概念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初中学生在经过了前期小学以及部分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后,已然形成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来激活“新知识”,通过引入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学生先前学习或了解过的其他数学知识点,带动学生完成对数学新知识的推导和迁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新课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给出“鸡兔同笼”问题的题干:鸡和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它们一共有35个头、94只脚,那么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学生们在小学时就接触过这一类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复习之前已经学习过的“鸡兔同笼”题解法,主要有“松绑法”和“站队法”两种。教师请学生任意选取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学生会发现演算和论证的步骤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完毕后,教师可以继续请学生以列算式的方法表达其中的逻辑,根据现有的数量关系来列出两个等式:
①鸡+兔=35 ②2×鸡+4×兔=94
教师指导学生将等式①转化为“鸡=35-兔”,那么等式②就可以转化为等式③“2×(35-兔)+4×兔=94”,这时等式②的左右两边就只有一个未知数了。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等式③:如果我们把“兔”替换为“x”,那么在这个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的左右两边都是等式,这样的方程就叫作“一元一次方程”。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解出等式③,这能够为后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方程步骤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关键问题互动导入,激活探究课堂
对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和数学理解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时学习内容的重点,教师还要注重适时地采取“关键问题”导入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找准课堂学习的方向,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数学探究学习的热情。通过围绕关键问题进行互动教学,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习惯,使得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探究式数学课堂成为现实。
在经过“有理数的乘方”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后,七年级学生要更深入地学习整式的乘法,就必须学好“同底幂数的乘法”这一部分内容,而学习“同底幂数的乘法”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基于这个学习的重点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先导提问:一台超级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进行1015次运算,如果它工作了103秒,那么它进行了多少次的运算?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出:计算机进行了1015×103次运算。
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关键性的问题:①请你完成课本第60页的填空,同时总结你所发现的同底数幂相乘的规律。②根据练习,请你告诉我“1015”和“103”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计算最终的结果?
学生通过练习和分析可以发现,同底数幂相乘时底数没有变化,而指数则直接相加,“1015”实际上就是15个10相乘、“103”是3个10相乘;而根据自己总结的规律,学生也可以直观地发现“1015×103”也就是18个10相乘,即“1018”。教师继续带领学生回顾“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并提出问题③:1015×103这个式子中的底数和指数分别是什么?对比课本上的问题(1)(2)(3)以及“1015×103=1018”,你能發现什么共同点?学生发现要确保“指数相加”则幂的底数必须相同。在教师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解决关键性的问题①~③后,学生也就基本掌握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应用的要点。
(四)实践活动有机导入,建立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联系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程学习模式是相对书面化、理论化的,尤其在学生面对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时,很多教师出于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的担忧,往往不会进行实践学习的导入。但是对一部分学生难以通过直接理解公式原理来把握的数学知识内容来说,设计简单合理的先导学习实践活动,更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形成的过程,带动学生在初步应用数学原理的学习活动中深化知识理解与认知,并建立起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师要注意找准时机、有机导入特色化的实践活动,促使数学课程变得更加多维生动。
例如,教师在教七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好三角板、直尺等教具,然后随机请学生上台来完成实践操作演示。学生需要将三角板贴在黑板上,并把三角板对应的图形ABC画出来;将三角板最底部的顶点与直尺的零刻度对准,然后将三角板从直尺的零刻度平移一段距离,再把平移后三角板对应的图形A′B′C′画出来。台上的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也要请其他同学使用草稿纸、笔和尺子等工具模仿进行绘图。
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请问三角板平移的方向是怎样得到的?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将“运动轨迹”通过连接關键点A和A′的方法画出来,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平移方向”与“移动距离”两项要素来描述一个平移。之后,教师继续提问:三角形三个顶点的移动距离和平移距离是否相等?学生将三角板平移前后对应的三组顶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利用直尺测量后发现长度相等,随机选取一组其他的点进行测量,学生还是能够发现长度相等。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每个点移动的距离都相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平移前后的三角形(完全相等,形状和大小没有发生改变),以及三组顶点的连线AA′、BB′和CC′(相互平行且相等),在观察的同时介绍“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促进学生建立起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操作、画图验证以及知识教学,学生们对图形平移的相关原理就有了更加直接且深刻的认知,这对其后续的课程学习来说就有了极大的帮助。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环节之中,教师可以综合使用“生活情境”“类比迁移”“关键问题互动”以及“引导实践操作”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当然,进行新课导入的教学方法不止以上几种。数学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立足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来灵活开发、综合选择相匹配的导入方法,以此来满足学生的数学发展和学习探究需求,营造出和谐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数学课堂教学能够真正“赢在起点”,进而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等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杭美燕.探寻有效策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0):67.
[2]杜存芳.试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1(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