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教研”:提升班级保教质量的实践研究

2024-04-25 07:09嵇瑜玲
好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保教教研调研

文 嵇瑜玲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幼儿园科研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指导能力,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文借助“调研+教研”支架,从方法、制度、评价等层面,探索科研与保教有机融合的路径,不断提升班级保教质量。

一、开展有效调研,关注教师保教现状

(一)确定调研方法,明确调研方向

确定合适的调研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关键信息,为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在开展“有效开发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调研活动中,教师采取了观察法、访谈法等方式,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情况作为观察重点,捕捉关键画面,进行分析解读。在开展访谈调研活动时,教师设计访谈提纲,聚焦关键事件,了解真实情况,明确访谈目的和期望得到的访谈结果。

(二)建设调研制度,开展有序调研

完善的调研制度,可以提升调研工作的高效性,让教师养成良好的调研习惯。例如,在开展调查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学段的教师分成不同的小组,围绕本学段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平时活动方案,确定调研制度,包括调研主题、调研内容、讨论时间、相关参与人员等。教师有据可依,在学期内能够循序渐进地针对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需求开展调研工作。

(三)分析调研成果,提升调研能力

开展班级保教工作调研分析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师对保教工作的目的性与思考性,提升教师对幼儿行为表现的分析与反思能力。在保教活动初期,教师往往缺乏主题意识。因此,在调研工作中,教师要围绕如何确定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提升对保教工作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探索能力。

二、生成精准教研,提升班级保教质量

(一)聚焦个性问题,推进个别教研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以前期调研成果为依据,生成个性化的教研主题,并针对教师提出的个性问题,开展个别化教研,以点带面,助力教师保教工作质量提升。在个别化教研活动中,教师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个性问题,及时解决保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保教工作水平。例如,在开展“班级环境创设”主题保教工作时,教师提出本班进行环境创设时遇到的具体问题,诸如个别区角的材料无人问津,幼儿缺乏与环境互动的能力,教师不知道应该如何把握时机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活动等。我们围绕这些问题,开展针对性教研,为教师提供具体策略。针对区角材料无人问津的情况,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分析幼儿对材料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讨论如何借助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引发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在环境创设时,教师引导幼儿开展话题讨论,鼓励幼儿自主搜集材料,提升幼儿的参与感。

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教师从个性问题中提炼关键信息,借助个别化指导,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生活化、实践化的引导,激发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兴趣,提升幼儿自由合作、自主表达和自发操作的能力。

(二)关注共性问题,整合集体教研

在开展保教工作时,我们关注整体,从全局出发,挖掘最有价值、最迫切、最普遍的共性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激发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从不同层面思考与探究问题,生成多种解决策略,随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保教方式。例如,在户外活动中,有的教师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存在“高控”情况。因此,我们开展全园教研活动,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水平,充分放手,凸显幼儿的主体性。

(三)梳理教研成果,分享教研经验

在提升班级保教质量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梳理出不同保教主题的教研成果,组织教师分享自己的教研经验。例如,在开展“充分利用户外空间”主题教研活动时,教师围绕不同年龄段幼儿户外游戏的特点,探究如何充分利用户外空间,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在户外游戏的具体实践研究中,教师从场地规划、同伴合作、材料投放、规则制定、玩法设定等方面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围绕幼儿的共性与个性情况,开展深度分析与解读。

三、健全激励机制,打造优质保教队伍

(一)开展活动评价,提升保教质量

在促进班级保教质量提升的调研与教研活动中,评价是了解和把握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够对教师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客观而实际的分析,让教师认清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评价后,我们积极搜集教师的反馈,不断完善评价指标,形成高质量的评价体系。例如,在班级保教质量调研与教研活动中,我们结合具体的集体议题,开展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一方面,根据议题的性质,围绕学期中主题活动的调研与教研形式和内容进行过程性评价,随时根据幼儿的表现与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反思,借助评价调整与优化教师指导策略;另一方面,在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对班级保教工作进行全面评价,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有效依据,不断提升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水平与反思能力。

(二)采取激励措施,激发教师潜能

在开展“调研+教研”活动中,我们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让教师无后顾之忧。同时,在推进保教工作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尝试,渗透多种方法与策略,积极探索有效提升保教质量的路径。例如,在制定调研与教研制度时,我们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教师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并纳入学期中和学期末的绩效考核体系。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优势,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不断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

我们还注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班级保教质量。例如,在每学期末时,我们评比选拔“优秀调研能手”“教研标兵”,并鼓励教师自荐。

开展“调研+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升班级保教质量。在“调研+教研”活动中,我们关注“研”之理,用“研”之心,探“研”之果,鼓励教师“乐于教、乐于研、乐于问、乐于思”,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保教教研调研
如何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实施保教融合?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论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途径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