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视域下的家园共生模式

2024-04-25 07:09
好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义工家园幼儿园

文 王 丽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如何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家园互动,构建合作型家园模式,促进家长教养态度转变,让家长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角,是亟须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转变家长观念的“三关注”

幼儿园要主动与家庭建立对话、合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向家庭和大众传播现代化的育儿理念,提升家庭科学育儿能力。面对不同的家长群体,我园采取多种交流方式,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引导幼儿家长基于幼儿的立场,融入幼儿的生活与学习。

(一)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思想,即“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只有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幼儿才会觉得学得有趣,学得有效。然而,有些家长存在焦虑现象,尤其当“幼小衔接”遇上“双减”政策,心急如焚的家长开始在家中向幼儿灌输书本知识,进行机械化的读、写、背训练。

面对这一现象,我园充分利用幼儿园公众号、班级群等平台,大力宣传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实施项目,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清楚认识“小学化”的危害。只有让家长明白游戏活动对于幼儿终身发展的价值,走出“小学化”的误区,才能真正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二)关注幼儿的经验积累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幼儿一日生活中蕴藏着很多教育契机。家长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拓展幼儿活动的空间。家长只有关注生活的独特魅力,在生活中教育幼儿,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好伙伴。

(三)关注幼儿的能力培养

当下,家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被数字产品“侵蚀”之势。更多的家长成为“低头族”,沉迷于手中的电子产品。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媒介的出现,纸质书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这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日益缺失,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家长要放下手机,注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重视幼儿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要求每个家庭成员要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幼儿,做幼儿的榜样。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做好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坚持作息规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营造温馨的亲子阅读环境,共享亲子游戏活动时光,幼儿才能养成伴随终身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优化家园合作的“三建立”

我园不断优化合作模式,完善家园合作体制,吸纳优质家长资源,使之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

(一)建立反馈模型

我园确立家园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家园小信箱、班级群、公众号等平台向家长介绍最新教育动态,班级每周主题活动,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等。同时,我园还采用“聊天式”“商讨式”家访,开展面对面交流,让幼儿园教育服务到家。

1.关注个体差异

我园制作了幼儿成长档案袋,详细记录了幼儿个人信息和各阶段的进步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我园在做家长工作时做到“因人而异”,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指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

2.开展结对帮扶

我园根据幼儿家庭住址,鼓励同村非隔代教养家庭与隔代教养家庭自愿结对,组成一支支“互帮互学”小组。互助小组的形成,便于家长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到邻近的结对家庭请教,以便及时获得帮助。

(二)建立家长义工联合会

我园从安全导护、家长助教、活动帮手、爱心支持四个方面组建家长义工联合会,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了更好地规范家长义工行为,我园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家长义工体系,包括工作管理制度、学习研修方案、评价反馈机制等,以促进家长义工联合会的良性发展。

(三)建立家长资源库

家长的才艺、兴趣、工作内容等都是潜在的教育资源。本着“吸纳家长资源,实现同生共长”的宗旨,我园鼓励幼儿了解家长的特长与优势,不断梳理、整合家长资源,形成多样化的幼儿园人力资源库。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知识型家长,如教师、医务人员、公检法工作者等是探究专业知识的最佳助教。例如,担任小学教师的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熟悉幼小衔接相关资源。专长型的家长,如手艺精湛的木匠、篾匠、绣工等可以来园对幼儿进行手工指导。中医张荣景作为大班幼儿的家长,他多次接待幼儿,并现场诊治,让幼儿直观感受针灸、把脉、拔罐等中医医术的博大精深。

三、探索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有效”

家长应当成为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实施以及评价的参与者,唯有与教师深度融合、携手前行,幼儿教育方可行稳致远。

(一)合作研究,有效参与课程审议

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家乡”中,为了让幼儿了解“丝绸之乡”“禽蛋之乡”“文化之乡”“建筑之乡”,教师充分挖掘周边的社会资源,开展家园互动活动。活动前,我们组织家长展开头脑风暴,一起商讨活动的有效性、科学性,一起打造适宜的班级环境,并对原有活动方案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在整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畅所欲言。

在开展主题活动“家乡的特产”时,围绕热点话题,我们邀请家长义工来园进行交流,或在线交流如何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的特产;讨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探讨哪些地方可以作为实践基地;了解家长可以提供哪些资源辅助;明确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等等。在教师与家长、社区人员、幼儿的通力合作下,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同频共振,有效推动课程实施

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家乡”中,安全导护团带领幼儿采摘桑叶、喂蚕、观看蚕吐丝结茧、参观丝织厂生产流程;到曲塘文化站观看花鼓、莲花落、舞龙等演出。在看一看、敲一敲、摇一摇、舞一舞、说一说中,幼儿加深了对民间文化的了解。

在体验区,家长助教将甩大炮、打弹珠、抽陀子、翻花绳、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等传统游戏融入幼儿的游戏活动,还将水墨画、刺绣、博弈等中华传统活动吸纳进来,丰富了幼儿的游戏体验,充实了幼儿园课程,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具活力。

(三)共生体验,有效反馈课程评价

家长与幼儿朝夕相处,容易在第一时间感受幼儿的成长与变化。教师有针对性地让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评价,及时反馈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收获,并请家长谈谈自己对课程活动的看法与建议,这有利于幼儿园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与完善。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课程评价机制贯穿在教育活动始终,能有效推动幼儿园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我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秉持生活教育理念,邀请家长以合作者、支持者、实施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促使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拓宽家园合作新路径,真正实现幼儿、教师、家庭三方共生发展。

猜你喜欢
义工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爱“上”幼儿园
我要当义工
绿家园
爱心“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