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心 张艳 孟李雪 刘莉 赵婷
引用本文:吴兰心,张艳,孟李雪,等. 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1):2565-2566. DOI.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03. [www.chinagp.net]
WU L X,ZHANG Y,MENG L X,et al. Analysis of self-managem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enile comorbid patients[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4,27(21):2565-2566.
?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4.0 license.
【关键词】 老年共病;自我管理;现状;影响因素
老年共病易导致多重用药、住院时间延长等不良后果,致使患者身体功能下降和致残率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有效的自我管理既能对疾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又能减轻家庭负担,使老年共病患者的生活更有意义[2]。目前,国际上对老年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及标准[3],针对该人群的自我管理研究尚不完善。本研究通过调查老年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在郑州市9个主城区中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抽取3个城区,共抽取309例老年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金水区100例,中原区129例,高新区80例。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健康素养、电子健康素养、健康赋权量表对老人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
参与本次调查的309例老年共病患者中,男118例(38.19%),女191例(61.81%),60~69岁55例(17.80%),70~79岁132例(42.72%),≥80岁122例(39.48%),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35例(43.69%),初中94例(30.42%),高中39例(12.62%),大专及以上41例(13.27%)。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共病患者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病种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骨关节炎、脑梗死、高脂血症、消化系统疾病、肿瘤。309例慢性病共病患者中,同时患2种、3种、4种、5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患者分别占50.8%、30.7%、14.9%、3.6%。此外,35%的患者有<10年的病程,42.7%的患者有10~20年的病程,22.3%的患者有>20年的病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条目平均分为(3.67±0.3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心理素质维度、生活方式维度、治疗依从性维度得分(3.56±0.59、3.68±0.20、3.77±0.54)较高,而认知能力维度得分(2.87±0.48)较低。由此说明,目前老人对共病的认知能力处于薄弱环节。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的认知能力逐渐退化,进而影响其自我管理能力。此外,老年共病患者健康素养和电子健康素养较差,健康赋权与社会支持处于较高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B=2.233,P=0.007),见表1,其中70~79年龄段得分高于80岁以上年龄段,高于60~69年龄段得分,与李涤凡等[4]研究年龄越大,自我管理越好结论不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患者年龄越大,老人逐步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健康保健知识,对健康关注度越高,进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5];此外,年轻的老人在家庭中仍承担着较重的家庭角色功能,且尚处于未完全从工作状态中脱离出来,闲暇时间较少,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关注疾病,导致其自我管理得分较低[6]。提示针对不同年龄段老人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60~69岁的老人,提高其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才能使其在疾病管理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70岁以上老人,拓宽其知识获取渠道,帮助其传授更多疾病管理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是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B=0.245,P<0.01),健康素养与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r=0.508,P<0.01,表2),与田志强等[7]研究结果一致,其可能原因:健康素养高的患者积极关注医疗保健知识,对共病的关注度越高,有更多的途径获取疾病相关知识,有利于其采取自我管理行为[8]。提示重点提升老人的健康素養,进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健康赋权是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B=0.529,P<0.01),见表1;健康赋权与老年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r=0.547,P<0.01),见表2,与禚玥等[9]调查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共病的管理方案复杂,对患者健康责任意识要求更高,因此患者健康赋权能力则需提高。此外,健康赋权可激发患者的正向情绪,提升其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的健康赋权水平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较强的疾病管理动机[9]。提示今后应着重关注老年人的赋权能力,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订完整有效的赋权干预措施。而目前国内对健康赋权干预研究较少,且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在进行赋权时大多采用健康教育等措施,缺少对患者院外健康赋权的延续管理,忽略了对患者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的分析[10]。因此,今后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对慢性病健康赋权本质的认识,针对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实施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B=0.218,P=0.002),见表1;社会支持与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r=0.385,P=0.002),与现有研究结果一致[11]。分析其原因:共病患者治疗方案、管理方案更为复杂,对其身心造成的影响较大,需要较高的社会支持。家庭成员陪伴、邻居关切等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管理信心,进而提升其自我管理水平[12]。提示应提升老年共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力度,帮助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维持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和帮助,增加心理归属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共病患者整体电子健康素养得分较低,电子健康素养在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主要原因:大多数老年人对电子设备的掌握有限,针对获取疾病管理知识的途径有限或辨别能力不佳,进而导致该人群整体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在自我管理得分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表明[13],当老年人具有较高的电子健康素养时,他们对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的正确认知会嵌入到他们的健康决策中,从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
综上,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仍有待提升,受年龄、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健康赋权因素的影响。由于时间及地域限制,本研究仅对郑州市部分地区老年共病患者进行了现况调查,有待探讨更多深层次影响因素。目前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涉及较少,缺乏干预性相关研究,因此后续研究可考虑开展多中心调查,并结合质性研究探讨影响老年共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深层次因素,为后续制订并开展干预性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鲍欣雨,谢易娴,张晓霞,等. 多重慢病对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9,38(3):74-77. DOI:10.7664/CHE20190320.
TAYLOR J L,ROBERTS L,HLADEK M D,et al. Achieving self-management goals among low income older adults with functional limitations[J]. Geriatr Nurs,2019,40(4):424-430.
冯婷婷,王佳贺. 全科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2018,32(7):607-609. DOI:10.3969/j.issn.1003-9198.2018.07.003.
李涤凡,尹德荣,黄文伶,等.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现况调查和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20,
20(3):360-366. DOI:10.3969/j.issn.1672-1756.2020.03.010.
王英.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济南:山东大学,2021.
董蓬玉. 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现状与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D].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9.
田志强,陆姣,王艳军,等. 健康素养对老年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22,36(2):359-362.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2.02.035.
李媛,张振香,林蓓蕾,等. 健康素养在脑卒中患者积极度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J]. 现代预防医学,2021,
48(19):3570-3573,3637.
禚玥,张玉芳,王芬,等. 健康赋权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和自我管理的中介作用[J]. 护理学杂志,2021,
36(15):82-85.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15.082.
彭梦云,吴丽,赵方方,等. 国外慢性病患者健康赋权干预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國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3):235-238.
徐慧文,王世伟,陈璇,等. 自我效能在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社会支持与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研究,2019,33(16):2736-2740.
景梦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
CUI G H,LI S J,YIN Y T,et 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capital,eHealth literacy and health behaviours in Chinese elderly people: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2021,21(1):45. DOI:10.1186/s12889-020-10037-4.
(收稿日期:2023-10-02;修回日期:2023-12-01)
(本文编辑:毛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