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君 林娇
无论我们开展任何具体工作、推进任何伟大事业,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发展和实践多次证明,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得好,可以对工作与事业达成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此,如何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宣传教育工作讲究入脑入心,外化于行,最高的境界是“润物细无声”。文化认同,是人们终极的心理归属感,与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有着天生的契合。让人们得到文化认同,对于促进各项宣传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研究文化认同促进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在机制,并探索文化认同促进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化认同的概念和含义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层面上讲,人们所涉足的所有事物的总和,都可以称之为文化。狭义层面上讲,主要是人们的精神活动以及产物,我们耳熟能详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就是狭义的范畴。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本文的文化是指将人们区别分开的一个领域,可以包括群体意识、行为习惯、审美观念等。
认同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个体或者群体在感情和心理上不断趋同,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文化认同,结合主体的不同有几个层次,可以分为群体的文化认同、社会的文化认同、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经常会被用以研究民族领域,如我国部分学者将民族文化认同视作一个个体的心理归属感,认同中华民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综合以上,本文文化认同的含义是,个体对于群体文化、社会文化、国家文化的认同,对所指领域的文化具有心理归属感,并且能够将文化的特质外化为具体的行动。
如何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一、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明确宣传的目的和目标群体。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目的多种多样,可以是提高公众对某一政策或措施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是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明确宣传目的后,需要对目标群体进行分析,了解其特征、需求和关注点,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和方式。
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制订科学的宣传计划。制订科学的宣传计划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制订计划时,需要对宣传目的、目标群体、宣传内容、宣传渠道、预算时间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宣传计划,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选择合适的宣传渠道和方式。选择合适的宣传渠道和方式可以有效强化宣传效果。传统的宣传渠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海报等,现代的宣传渠道则包括社交媒体、网络广告、手机短信等。在选择宣传渠道和方式時,需要根据目标群体的特征和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注重宣传内容和语言表达。宣传内容是宣传教育工作的核心,语言表达则是传递宣传内容的关键。在制定宣传内容时,需要注重客观性、简洁性、针对性,同时要避免过于复杂或专业的术语和概念。在语言表达方面,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以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与目标群体的互动交流。加强与目标群体的互动交流可以增强宣传效果,提高目标群体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开展互动活动,如征集意见和建议、在线讨论等;也可以举办线下活动,如公众开放日、座谈会等;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宣传教育工作。
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经验。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以便了解宣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同时,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今后的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文化认同促进宣传教育的内在机制
如上文所述,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属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宣传教育工作中,文化认同可以使人们更加愿意接受和支持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文化认同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凝聚力量。做好宣传工作,明确目标群体是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当宣传教育活动与个体的文化价值观相契合时,人们会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共鸣可以增强人们对宣传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加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就能够有效地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更加凝结的价值观和目标。如在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中,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可以让受众在文化认同中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文化认同可以建立与宣传对象的信任和互信。当宣传教育活动与人们的文化认同相一致时,人们更容易相信和接受这些宣传教育的信息。因为人们认同自身所属文化的价值观,他们会更愿意相信这些信息是真实和可靠的,并且更愿意与其他人分享或传播这些信息。
最后,文化认同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宣传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弘扬本土文化和价值观,加深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时,他们会更愿意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使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文化认同促进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为促进宣传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文化资源的整合,先要做好保护,同时以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为关键抓手,把分散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以产生聚集效应,发挥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来说,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各民族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等进行整合,让文化软实力不断加强,同时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创造性,让文化认同不断提升,让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
在整合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对各类文化资源进行选择、比较,使之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提高,进而将优秀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让其形成增进文化认同的力量。对于优秀的文化资源,要通过不断的挖掘和整理,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要把错误的内容、错误的言论清除,传达优秀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与意识、让优秀文化保持清爽,让人们对这些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为增进文化认同奠定群众和实践基础。
另一方面,还需要搭建平台,通过各种活动,让人们不断地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了解并热爱这些优秀文化,主动传承这些优秀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站”得住,而且“飞”得远。
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关键
文化认同最核心的是价值观的认同,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可以促进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高度一致,形成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认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从而通过内在机制的发挥,促进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要树立一个意识,那就是增强文化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的文化,里面满含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满含我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追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可以更好地增进人们对各类文化的认知,对各类文化的理解,从而产生内在的动力去主动传播这些文化,自觉地维护中华优秀文化的地位,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从而让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和谐、文明、民主,让国家和民族以更昂扬的姿态展示给世界。
2.要将增进文化认同,融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中,并作为重点。现实实践里,将认同教育深度融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被证明非常有效的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充分吸收了先进的道德精髓、思想精华,非常有利于人们形成主动性与自觉性,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来促进文化认同。
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需要给予多元文化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文化认同,需要认可文化的差异,尊重这些差异,这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过程。在正确认知自身文化之外,还需要多接触外来的文化,并在纷繁的环境中精准地定位自身,提升自身适应能力,取他家之长补自身之短,做到互相融通,构建多元文化共同相处的新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引导人们形成文化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认同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外來的文化要有充分的包容,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要给予充分的理解,要秉持一种有容乃大的格局,也要具有批判与摒弃的倾向。
三、抢占学校教育阵地,守好宣传教育工作大后方
文化认同促进宣传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这块阵地,教育与学习为文化认同从自发走向自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学校认同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文化认同的增进、民族团结的促进,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首先,学校教育要树立和强化人们的认同意识,核心是文化认同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地位和位置一定要摆得高一些。要将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整体意识作为目标,避免因为个体差异等客观原因而影响整体的认同。学校认同教育对于培育学生文化认同意识具有先天的优势。学校开展认同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文化身份,发现并挖掘自身的文化价值,以此来要求自己,主动作为。学校可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来开展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可以运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来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让学生增强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立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壮志雄心。
其次,要健全学校认同体系,解决思想上的认知问题。要把文化认同作为学校认同教育的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认同教育体系,形成特有的目标、思路,并制订计划和落实措施,出台政策予以保障,从而让文化认同教育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从国家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出发,构建覆盖各个阶段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来开展文化认同教育。结合不同学龄段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适宜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进行谋划,从而保障文化认同教育工作的开展。
再次,要加大对学校文化认同教育的相关投入。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西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因素、交通因素等客观原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就更迫切地需要通过学校的文化认同教育,来增进文化认同,从而实现团结目的,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一是需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合理地在财政预算方面予以倾斜,从资金上不断加大投入,来推动学校开展文化认同教育。二是需要加大师资力量投入,要集中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群体综合素养。三是需要在教育环境上下功夫,通过强力的监督管理,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严厉杜绝破坏文化认同教育的事件出现。
总而言之,文化认同是最高层级的心理归属感,其对于开展各项宣传教育工作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文化认同为抓手,探索其引领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对于达成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张永君,男,河北平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红色歌曲的演唱与传播。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省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类一般项目“甘肃省红色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编号:2023-YJXM-11)”成果。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