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多维阐释

2024-04-22 20:53裴芳漪
三角洲 2024年3期
关键词:情人节设计师儿童

裴芳漪

自古以来,爱渗透到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爱有很多种,不仅仅局限于情侣之间的爱情,还有关爱、父母爱、友爱等。在基督教信仰文化中,爱是主要的思想,《圣经》中记载“现今存在的,有信、望、爱这三样,但其中最大的是爱”。创世、原罪、诫命、救赎等概念也均与爱有关。

现代生活的节奏步伐加快,人们心中时常充满焦虑、浮躁与不安,甚至有时来不及思考,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听专家意见,接受理论指导,而唯独对“爱”,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别人的指手画脚。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存在,立足于世界中,不断去寻找爱,探索爱的意义,确定自己的价值。

人类文明的演进——爱的节日

“情人节”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最日常的庆祝“爱”的节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情人节,尽管庆祝的时间与日期因各国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一些国家,情人节也是对友情与亲情的祝福。

法国情人节的庆祝方式主要是赠送巧克力和玫瑰花。在巴黎,人们还喜欢在埃菲尔铁塔为爱情留下永久印记:写上自己和爱人的名字,然后把它们固定在塔顶的金属栏杆上。在日本,情人节那天,女性通常会送巧克力给自己喜欢的男性,并称之为“告白巧克力”。如果男性接受巧克力,就要在一个月后回送一份礼物。马来西亚人庆祝情人节的方式则更加有趣。在情人节那天,女性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橘子上,然后扔进最近的河里,男子通常是抛苹果。他们寄希望于“月老”,希望能因此得到一段佳缘。在中国,情人节前后还是中国各大网络电商平台的重要促销时刻,即便是沒有伴侣的人,也会在这期间趁着打折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设计领域中爱的多元化阐释

一、室内设计中“爱的教育”

设计与“爱”两者互相渗透,因为“爱”,设计不再单调,同时“爱”也因为设计成果的产出而得到了长久的留存与见证。室内设计既能体现出实用性,又饱含了设计师浓厚的情感。

日本东京表参道的儿童咖啡馆,体现着设计师对儿童的“爱”与关怀。在儿童教育问题上,日本算是独有建树,近年来,他们十分重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儿童社会性教育。设计师将这种理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之中,设计的咖啡馆不同于往常的儿童设计颜色体系(以鲜艳为主),他将咖啡馆的整体空间设计成冷色调,目的是想让儿童在咖啡馆玩耍时更加的冷静,在冷色空间的影响下增强对自我自律性的把控。

同时,设计师也将儿童家具与成人家具进行了有机融合。例如,桌子是特殊的“双面桌”,成人对桌子使用模式是将物体搁置在桌面上,而孩子的高度导致他们更喜欢在桌子周围甚至是桌底玩耍。“双面桌”的桌底贴有很多动物图片,儿童在玩耍时能潜移默化地通过图片学习知识。这种设计体现出了设计师对儿童特殊的关爱,同时传递着儿童与成年人换位思考的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教他们学会冷静思考,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设计师将这种深沉、理智的爱融入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中,同时提醒社会进行思考:对于儿童的爱、儿童的教育应该向何处发展?做出何种努力?

二、首饰设计中对爱的见证

人们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便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注重设计中的精神内涵。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说过:“在设计领域,我们往往会把美与情感联系在一起,设计并制造出俊俏、乖巧、奢华的物品,但是无论这些外在多么有特色,都不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影响我们的。我们所在意的不是物品,而是物体承载的情感和意义。”

戒指,已经成为首饰设计领域承载爱意的最好载体,如今,人们喜欢送戒指给自己的心爱之人,尤其是在结婚的时候,婚戒是必不可少的。戒指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更是表达内心情感诉求的独特媒介,成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爱的象征。

日本设计师品牌Torafu Architects设计的“时光婚戒”,也称“金婚戒指”,是一款随着时间流逝会改变外貌的戒指。设计师在金戒指上涂上一层薄薄的银,随着时间的流逝、佩戴者佩戴的时间增加,会慢慢透露出里面的金色。戒指从朴素的银色变成了浪漫的金色,这种形式的“褪色”让每一天的爱都有迹可循。

三、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

“爱”,一直是秀场的常客,它给予了设计师无限的灵感,一直都是时尚设计中最受欢迎的元素之一。Christian Dior2021秋冬系列的心形薄纱裙一出场便受到了明星们的喜爱。正面的爱心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侧面又很凸显模特的腰线,它以直观的形式冲击着人们的眼睛,提醒人们注意向你迎面走来的爱。女明星Angelababy穿着它走红毯,成为澳大利亚《vogue》封面服装……时尚万变,但无论其潮流涌向何方,爱都是恒久不变的主题。

自然生态中的“爱”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生如夏花,而爱便是花的蜜。”爱并非外力压迫下的一种强迫之举,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举动。近年来,生态危机愈发严重,由生态带来的灾难往往比人为造成的困境更难解决,甚至是不可逆的。世界各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纷纷呼吁“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古希腊时期,花便有了特殊的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花语”。在那个时候,不仅是花,就连叶子、果树也有其独特的含义。

在希腊神话中,爱神出生时创造了玫瑰,因此,玫瑰从那个时代起就成了爱情的代名词。19世纪“花语”在法国皇室盛行,后来传入各国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如今,人们在送亲友、恋人鲜花时,也会参考不同花的“花语”进行挑选、搭配。例如豆蔻代表了“豆蔻年华、妙龄少女”,合欢花代表着“和睦、幸福、美满”,而莲花则有“高洁、坚贞”之意。

艺术家心中之爱

描述过“爱”的艺术家数不胜数。克利姆特的《吻》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大量的金箔、银箔让画面看上去蓬荜生辉、金光闪闪。在这样的气氛烘托下,一对恋人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拥吻。男人的双手满怀爱意地托起了女人的头,女人的左手握着男人的右手,幸福地闭着眼睛,沉浸在二人的浪漫当中,沉浸在爱之中。

马克·夏加尔一生绘制了很多歌颂爱情的画作,他和爱人贝拉飘浮在家乡的天空中,在房间里庆祝生日,在埃菲尔铁塔前拥吻……

凡·高的爱则与众不同。基督最高层次的爱是“救赎”,他用自己的血救赎了世人。凡·高的爱也在于“救赎”。他的一生,一直在通过画画来救赎自己。

凡·高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受到父亲与祖父的影响,其最初的理想不是画家,而是成为一名牧师,此时,“救赎之爱”就已经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种子。他怀着悲悯之心,描绘穷苦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最底层的劳动者感同身受,用画作记录他们的苦难。虽一生穷苦,也很少得到过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但他从未将痛苦强加到他人身上,他从未伤害过别人,只是热烈执着地通过画作救赎着自己,在画中寻找解脱,寻找爱的更深层内涵。《向日葵》热烈明亮,充满了生命力,《星空》万物流转,他在画布上诉说着内心世界,热烈地进行自我救赎,短促跳跃的笔触描述了他的精神世界,描述了他在命运压迫之下仍然转动的生命。

科学的角度对爱的阐释

爱似乎是最为感性的东西,而科学又被奉为最为理性之物,很少有人将这两者相提并论。其实并不然,爱因斯坦,这个历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给女儿的信中明确指出:“爱是宇宙中最巨大的力量。”他并没有将这些理解公布于众,只在给女儿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真实想法。“当科学家们探索宇宙时,他们忽略了这最具威力却看不见的力量——爱的力量,它把我们拥有最好的东西又加倍变得更好,它使人类不会因无知、自私而被毁灭,此力量可以解释任何事情,并赋予生命之意义。”

科学家并未停止过对于“爱”的探究,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爱是由多种化学物质催化而成的。

第一种物质是苯基乙胺。研究表明,恋爱中的男女最容易分泌这种物质,一旦大脑中产生苯基乙胺,整个人的情绪都会异常兴奋。它的峰值浓度可维持6个月至4年左右,一般不超过30个月;第二种是多巴胺,它能让人感到快乐与满足;第三种是去甲肾上腺素,人们所说的“一见钟情”就是它在起作用;在一段激情的恋爱过后,人们会需要另一种催化剂——内啡肽,它能缓解焦虑,使人感到舒適;荷尔蒙的分泌使得伴侣更具有责任感。科学实验中,将这种荷尔蒙转移到老鼠身上,即使是动物也更愿意承担起保护配偶的责任;还有一种物质是信息素,科学家认为它是寻找另一半的最佳探测器。当我们面对感兴趣的异性时,身体会自然分泌信息素,如果对方接收到我们的信息素便做出了回应,二人的进展就会更快一些。

遗憾的是,站在科学理性的角度上,一般爱情的保质期只有5年,并且科学家也不能发明出什么东西让爱情永远保鲜。

艺术家川口春彦试图对此作出回应。《Flesh Love》是他拍摄的一系列摄影作品。灵感来源就是“让爱永远保鲜”。有80对情侣参与了拍摄,艺术家将他们一对对全部用塑料袋密封了起来,在密封的袋子中,情侣以各种怪异的姿势拥抱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忍受强烈的窒息感与压力,哪怕多一秒钟都有可能对生命产生威胁。但是,这样窒息的爱情真的是爱吗?爱真的可以永久保鲜吗?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结论与展望

爱作为一个具体而又抽象的概念,在人际、情感甚至是科学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关联空间,但是很少有前人阐述,笔者对这一部分进行了填补。爱是文明的基石,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庆祝“爱”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因为有“爱”,人们互相关心与尊重,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产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存在差异的,正如我们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与感受。艺术是爱的表达形式之一,并且这种形式更加多样与自由。艺术家通过创作传递爱与思想内涵,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内心的共鸣。艺术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人类对于美、对于爱与人性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科学可以为我们感受爱、理解爱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我们不应局限在“爱情是各种激素作用催发的产物,当激素停止分泌,爱情就不再保鲜”的框架之中,而是应该利用科学技术,跨越地理与时空的限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软件与爱人、亲友进行视频对话,分享生活中的喜悦,诉说生活中的不顺利,互相传递关怀与爱意。

我们现生存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社会,某种程度上,人们在无形之中被慢慢物化了,渐渐忘却世界与生命的本源,忘却了爱。同时,由生态造成的灾难在近几年频频发生……对此,社会各界有必要放缓脚步,停下来冷静地思考,重新审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生活方式以及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停下来感受,感受与万物同在的情感、感受爱。

爱是一个基础却深刻的话题,无论如何描摹,都难以准确清晰地用言语书写其全部的含义。但也因为这样,爱才更加有趣、神秘。它被一种和谐之美所创造、阐释,它呵护生命、慰藉生命,在不确定的未来,爱将成为人类文明进化与演化不朽的力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

裴芳漪,女,河北廊坊人,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实验艺术方向。

猜你喜欢
情人节设计师儿童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每天都是情人节
设计师访谈
推荐一个设计师
小小情人节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情人节的悠长假期
情人节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