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思媛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塑造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社会,短视频成为青少年娱乐、学习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我们必须正视其对青少年价值观所带来的影响。
短视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
一、启发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拍摄、剪辑和分享短视频,青少年可以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创意展现给他人。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并且给予他们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以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够从观众的反馈中获取肯定和启发,进一步提升创造力水平。
在拍摄和剪辑视频的过程中,青少年需要学习摄影、剪辑、音乐等相关技巧,同时也需要理解故事情节、表达情感等要素。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他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并且学会用影像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此外,短视频平台上还有许多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指导内容,这些资源能够进一步丰富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对艺术、音乐和文化的欣赏与理解。
在社交媒体的浪潮下,青少年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创作。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渠道,他们的作品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积极的激励和动力。观众的评论和点赞也能够给予他们自信和成就感,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发展。
二、传播正面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通过短视频,青少年可以观看到良好的行为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观。这些内容既可以是真实的人物故事,也可以是有启发性的创意短片。青少年在接触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启发,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这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正义感、道德观念,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可以通过短视频制作和分享的方式,将社会问题、环保意识、公益活动等内容传播给更多人。他们可以用影像故事的方式呈现,唤起公众关注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青少年将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改善社会的意愿。而当社会问题、公益活动等议题被更多人关注并得到传播时,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短视频平台还提供了一个平等开放的传播渠道,使得正面价值观和社会意识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青少年可以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看法,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平等互动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和观点,同时也能够与其他人共同建构更健康、积极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
三、拓展知识和学习渠道
青少年可以通过观看短视频,学习到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实用技能以及生活常识。这些视频内容往往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易于理解。通过这些视频,青少年可以在娱乐的同时获取知识,拓展他们的学习渠道。
青少年可以通过制作短视频来表达自己对某个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发现。这种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学习。青少年在观看他人的短视频时,也能从中学习到其他人的见解和经验,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青少年可以通过创作自己的短视频来展示独特的观点和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进行自我思考、创意构思和内容整理等多个环节。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青少年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这种积极的创造过程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短视频对青少年价值观所产生的冲击
一、社交隔离问题
短视频平台通过吸引用户黏性、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社交功能来吸引用户。青少年面对片刻的快乐和娱乐往往会习惯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观看和制作短视频上,而忽视了真实的社交活动。此外,短视频平台通过推送算法和个性化推荐,不断向用户推荐与其兴趣相关的内容,进一步加剧了社交隔离的现象。青少年很容易沉迷于这种追求新鲜感和刺激的虚拟社交体验之中,而逐渐疏远了现实社交的重要性。
社交隔离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他们在社交能力上可能会出现缺失。长时间的虚拟社交活动导致他们缺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缺乏忍耐力和倾听能力,这对他们日后的工作和人际关系都有不利影响。其次,这种社交隔离也可能帶来孤独感和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需要与他人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和社会支持网络,但长时间的虚拟社交活动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可能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和孤独感加重。
二、沉迷和成瘾风险
短视频平台通常采用刷屏式的推送和自动播放功能,不断地向用户推送新的、吸引人的内容。这种无限滚动和不断刺激的设计容易让青少年产生使用过多的需求,往往导致他们长时间沉迷于短视频的观看和制作中无法自拔。此外,短视频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交功能,如点赞、评论、转发等,使青少年能够与他人分享观点和经历。然而,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过度追求他人的认可和关注,将短视频平台作为满足社交需求的主要途径。当他们的行为受到他人的赞同和关注时,会产生一种获得感、满足感和快感,进而加深对短视频的依赖性。
沉迷和成瘾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他们可能会沉迷于短视频的消费和制作过程中,从而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投入。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业、家庭、友情等现实生活中重要事物的忽视,价值观出现偏差。其次,沉迷和成瘾也会削弱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缺乏评估和批判性思维。这可能使他们更加容易受到不健康的信息和价值观的影响,影响正常的人生规划和发展。
应对的措施与建议
一、家庭和学校的角色和责任
家庭和学校应该发挥积极的角色和责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一是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督和引导。家长应该积极关注孩子使用短视频的情况,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短视频,分享他们对价值观的看法和评价。同时,家长还应该为孩子设定合理的上网时间,并时刻关注孩子的在线活动。通过这样的监督和引导,家庭可以帮助青少年筛选有益的内容,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学校应该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价值观的培养。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正面价值观与道德问题。学校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活动和社团,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价值观的机会和平台。此外,学校应该加强短视频教育,教导学生如何准确辨别和评估短视频内容,帮助他们树立价值观判断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培养和教育措施,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对正面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家庭和学校之间也需要加强合作和沟通。家长和老师可以定期进行沟通,分享孩子在短视频中的观看和使用情况。双方可以共同制定控制上网时间和使用短视频的规定,确保孩子在正常范围内使用短视频,避免对其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互支持和配合,积极互动,共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短视频平台及内容创作者的责任
短视频平台及内容创作者也应承担起积极的责任,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一是短视频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确保发布的短视频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平台可以设立专门的版权管理团队和用户举报机制,及时处理侵权和不良内容。同时,平台应注重对内容创作者的培训和指导,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创作正面积极的内容。通过严格审核和管理,短视频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内容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保护他们的价值观。二是内容创作者应秉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作为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力,内容创作者应承担起责任,创作和传播正面的、积极的内容。他们可以通过讲述正面故事、传递正能量以及分享生活和社会经验来引导青少年。内容创作者还应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避免夸大和渲染负面行为的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创作多样化的内容,满足不同青少年需求,同时注重道德教育和价值引导,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是短视频平台和内容创作者之间需要建立合作机制。平台可以与内容创作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培训和沟通,共同探讨青少年价值观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平台可以向内容创作者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内容创作者也可以通过与平台的合作,共同制定规范和标准,通过互相监督和约束,确保发布的内容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青少年个人的自我约束和媒体素养
应对短视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冲击,青少年个人的自我约束和媒体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其要养成良好的媒体使用习惯和塑造积极的价值观。一是青少年需要主动培养自我约束意识。他们应意识到自己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的主动选择权和自我控制能力。青少年可以制定明确的使用规则,例如限制每日使用时间、避免沉迷于任何一种类型的视频内容等。同时,他们还可以选择订阅和关注那些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创作者,有意识地避开负面、低俗的视频内容。由于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海量且多样化,青少年应学会自我审视、优化自己的观看行为。二是青少年需要加強媒体素养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教育。青少年应接受有关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媒体类型的辨识、信息可信度的判断、社会价值观的评估等。他们需要学会对媒体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审视和分析视频背后的意图和价值导向。媒体素养教育应该培养青少年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地对待短视频,并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三是青少年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的兴趣爱好。青少年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并通过积极参与其他有益活动,如运动、音乐、阅读等,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这样可以减少对短视频的过度依赖,将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物上,进而实现个人的自我约束。
在短视频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青少年在观看短视频时所面临的各种影响和诱惑,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积极的内容和引导,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短视频的潜力可以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彭思媛,女,江苏扬州人,本科。本文为202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短视频艺术培育青少年中华传统美德的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1BTW009)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