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自卑” 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由自我评价偏低所带来的,以惭愧、羞怯、不安、内疚、灰心、悲观、失望等表现为主的情绪体验。自卑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英语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尤其是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体现出自卑感,这些学生常缺乏一定的自我评价,总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认为别人都比自己聪明、能干,而自己处处不如他人。表现在上课胆小畏缩,不敢积极表现和发言;课后羞于同老师交流;英语成绩不佳,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有的甚至放弃学英语。这种自卑的心理不仅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而分析自卑心理的成因以及探讨转变策略,对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人格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因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为何会有这种自卑的心理?为何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一部分学生却以“自卑”这种消极甚至病态的态度表现在英语学习上,从而形成对学习和身心都不利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自卑心理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而促使其形成的产物。学生的教材、社会背景、学校、和学生的家庭都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1. 现行的英语版教材,起点高,内容较多,任务偏重。尤其是乡村学生,在小学里外语课不规范,一开始就接触了大量的词汇,使学生无从下手,一进门就给泼了一盆冷水, 甚至使一些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比起城里基础好的学生,这些学生更容易感到自卑。
2. 学校教育中有的也会促使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如教师的自身因素及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也是诱发学生自卑心理的因素。教师若在平时不能时刻表现出自信、自尊,乐于交往的状态,以及对待学生过于严厉,有的老师当众训斥学生,或者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及时表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些都是导致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的重要原因。
3. 学生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也对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有重大的影响。如学生生活的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或经济条件差等因素直接影响着该学生的心理。与城里的学生相比较,这些学生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在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自卑感。其次,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又一重要因素,以及在被父母不受欢迎而弃之不管的情况下成长的儿童,他们会形成怯懦、孤僻和缺乏自信的心理,而这些心理是诱发自卑心理的根源。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个人主观因素是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又一个重大因素。
1. 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有偏差,不能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某些学生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有些学生夸大了自己的缺点。有的自我期望过高,不符合自己的实际。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自我期望过高,就容易导致失败,这样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还有的学生个人经历中有比较多的失败和挫折,比较多的失败也容易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产生怀疑,从而导致自卑感。
2. 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有的学生能主动预习新课,课堂上积极大胆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运用多种方法记单词,积极与同学进行口语会话,自觉进行听力训练。有的同学没有掌握英语学习关键和要点,不懂得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口头、笔头实践才能实现。他们仅仅满足于听懂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上,无法形成语言技能。基础不扎实,边学边忘记,越学越感到困难,导致掉队。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学习上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英语。
二、转变策略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替学困生“把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让学困生“药到病轻”,直至“药到病除”。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信心百倍地学习英语呢?我采取以下策略:
(一)情感策略
积极的情感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转化英语学困生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我们就是要诱导、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抑制、转移消极的情感因素。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唤起他们的积极情感:
1. 尊重、理解、关爱学困生
学困生往往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变得自卑,而与老师同学不太亲近。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与老师同学亲近,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学困生的心态。甚至要有所偏爱,让其体验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赏识教育,让学困生树立信心,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二)课堂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获得自己是学习主人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 优化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从内容和方法入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2. 采用目标分层教学,给学困生以展示的舞台。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适当的灵活教学方法,使其“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达到其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喜悦。
(三)合作策略
1. 小组合作,让学困生从小组中获得自信。
我们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特定的名字,不定期的进行一些比赛。如:朗读比赛,单词PK,英文歌舞比赛,看图猜词游戏等等,计算出各组成绩。学期末进行学期总评,对成绩最好的小组和个人予以奖励。通过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为小组做出贡献,小组的胜利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 家校合作,共同引導。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学困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单”,指导家长在家给孩子做好复习巩固工作。
(四)评价策略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即测试。评价的内容侧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重结果、重成绩。这样,学困生的英语成绩一旦不理想,他们便会感到焦虑、自卑和自责,学习的自信心也会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会“谈考色变”。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的程度进行评价。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尽情地展示他的青春风姿和天真气息,以热情、开朗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人生。在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卑心理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内外在因素,如果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这些负面心理因素,将会对英语教学产生不可估量的阻碍作用。如果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并重视学生的自卑心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格,拥有更加积极的优势心理,让他们自己的自卑心理转变成自信自尊,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利用在学习中产生的这些优势心理,发挥出自身潜在的优势与创造力。我们要尊重学困生,和他们达成心灵间的默契,耐心地为他们解惑,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强化他们自己的自尊心,把成功的信念变成志趣,把学会知识变成让自己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