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标准体系的构建

2024-04-16 02:56杨志广虎洁婷汪袁云子樊落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胜任咨询专家

杨志广 虎洁婷 汪袁云子 樊落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1]中明确指出,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筛选和培训制度。坚持立足岗位、分类施策,为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提供保障。“专业护士”和“专科护士”是护士职业发展中的2个必然阶段,但有着本质的不同。《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2]为护士制定了三级职业发展阶梯,即通科护士、专业护士和专科护士。专业护士是指在通科护士的临床实践后,在某个专业领域能初步运用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而专科护士是在专业护士的基础上更加精进,熟练掌握某一护理领域的专科知识与技能,是高级实践护士。本研究将急诊专业护士界定为“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2年临床工作经验,能初步运用急危重症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急诊临床护理问题的护士”。可见,“专业护士”是护士准入阶段的岗位要求,而“专科护士”是高级实践护士的能力要求。近年来研究者大多聚焦于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研究,对专业护士的研究尚少。而急诊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在护士准入阶段筛选出具有一定能力、性格和特质的护士,因此急诊专业护士的选拔及任用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救治率与护理质量。而且胜任力是区分卓越者与平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3],在急诊护士的准入、选拔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标准,有助于全面了解护士能力,选拔出合适的急诊专业护士,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遴选专家德尔菲法要求遴选的专家数量以15~50名为宜[4]。本研究专家的遴选标准:(1)临床工作≥10年,从事急诊护理管理、急诊临床实践、护理教育工作。(2)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3)有丰富的急诊专业护士管理和培养经验。(4)专家咨询及实施过程能全程参加。(5)对该研究具有较高积极性。共在全国14个省/市遴选专家20名,专业领域:护理管理10名,临床护理8名,护理教育2名;学历:本科8名,硕士7名,专科3名,博士2名;职称:中级9名,副高级7名,正高级4名;年龄:≥50岁11名,40~50岁8名,<40岁1名;工作年限:≥ 30年9名,≥20~30年9名,10~20年2名。

1.2方法

1.2.1形成准入标准草案

1.2.1.1文献检索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国内外政府网站及国际护士会网站等。中文检索词为“急诊护理”“护士”“急诊护士”“急诊专业护士”“评价指标”“评价体系”“胜任力”“岗位胜任力”“能力”;英文检索词是:emergency nurse/emergency nursing/emergency room nurse、ability/competence/competency、 model/system/framework。检索建库到2020年12月10日的文献,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手工检索、参考文献追溯等方法。文献纳入标准:(1)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制订采用澳大利亚JBI的循证中心推荐的PI-Co模型[5]。研究对象(population,P):急诊护士;研究内容(interest of phenomenon,I):急诊护士胜任力相关研究及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研究情景(con-text,Co):小组讨论、专家咨询法和访谈法进行的质性研究。(2)要求为国籍、种族、性别不限的中英文文献;可以获得全文;没有进行重复发表的文献。

1.2.1.2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交叉核对。如遇到意见不一致,则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评判。采用2016年澳大利亚JBI循证中心专家意见的质量评价标准作为评价工具[6]。A 级为全部满足质量标准,发生偏移可能最小;B 级为部分满足质量标准,发生偏移可能性中等;C 级为完全不满足质量标准,发生偏移可能性高。最后纳入级别为 A、B 的研究,剔除 C 级的研究。提取资料包括国家、研究年限、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急诊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等。通过文献检索,初筛出1 786篇文献。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反复阅读、研究、筛选最终决定纳入文献研究8篇,其中国内5篇,国外3篇,国家性文件4篇,内容涉及急诊护士胜任力评价体系、能力现状和能力培养等。纳入的8篇文献中7篇质量评价为A级,1篇评价为B级,无C级文献。最终形成准入指标草案,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1个。

1.2.2确立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体系

1.2.2.1编制咨询问卷 由6名专家(急诊科1名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研究生)完成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体系的函询问卷初稿,包括专家基本信息、问卷正文和函询说明。问卷正文包括概念、指标以及评价方式3个部分。请专家对概念咨询做出选择,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Likert 5 级评分法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专家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职称,学历以及对函询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的自我评价。

1.2.2.2专家咨询 于2021年3-11月进行专家咨询,采用“咨询问卷”“电子邮件”“微信”等方法,对专家进行详尽的确认。第1轮问卷回收后,项目成员按照专业意见对指标进行修正和删减,指标的变异系数>0.25分或重要性均数<3.50 分则被删除。在调整指标后,对20名专家进行第2轮咨询,其观点基本吻合。

2 结果

2.1专家意见协调程度2轮专家总体指标变异系数均<0.25;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51、0.565(P<0.01);第2轮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比第1轮有所提高,表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增高。

2.2专家积极性及权威性本研究中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100%,第1轮专家咨询中9名专家共提出20条意见,第2轮中2名专家提出4条修改意见,表明咨询专家对本研究较重视,积极性高。2轮咨询专家Cr分别为0.92和0.93。

2.3专家咨询结果本研究初步形成的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体系,包括1个核心概念、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第1轮咨询后,保留了变异系数<0.25和重要性均数>3.5分的条款,并按照专家的意见,对部分条目进行改进。共修改了1个核心概念:将“运用急诊科理论”和“能解决急诊相关问题”,更改为“能初步运用急危重症相关理论”和“解决急诊临床护理问题”。修改了2个二级指标:“护理能力”修改为“护理决策能力”,“善于沟通”修改为“沟通能力”。删除了1个二级指标:将“预检分诊能力”与“评估能力”合并为“预检评估能力”。整理并扩展了16项三级条目:“了解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胸腔闭式引流”“了解呼吸机的管道连接方式”“了解急危重症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中“了解”修改为“掌握”;将所有涉及具体疾病和药品的条目都进行了扩展。第2轮咨询表中,增加了指标的评价方法,给专家的评判提供参考,并请专家对条目重要性进行重新评判,再次提出修改意见。修改了1个核心概念:将“3年工作经验”更改为“2年工作经验”,最终将急诊专业护士界定为“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2年临床工作经验,能初步运用急危重症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急诊临床护理问题的护士”。修改了1个二级指标:“战略规划”修改为“职业规划”。三级指标整理或修改了4个:“急诊科常用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法”,增加“抗休克药物”;“能在复杂情况下及时做出决策”修改为“能在一般情况下及时做出决策”;“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有预见性”修改为“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有一定预见性”;“在工作中思维缜密,做事果敢”修改为“对待工作干脆利落,遇事当机立断”。2轮咨询后,将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结合,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终形成的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体系,见表1。

表1 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体系

3 讨论

3.1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构建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准入标准体系,为保证咨询结果的科学性,对每一步骤都进行了质量控制。本研究小组成员对急诊护理领域熟悉度较高,以便保证指标草案内容构建的初期就有较强可行性。在专家咨询过程中,严格按照专家遴选标准筛选专家,专家均来自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学术权威性较高。本研究 2 轮Cr分别为95%和100%。表明专家对本研究较重视,参与度较高。本研究2轮Cr分别为0.92和0.93,表明专家权威性较高。2轮专家咨询的整体指标CV均<0.25;2 轮专家咨询肯德尔和谐数分别为0.351和0.565(P<0.01),第2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较第1轮均有所提高,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增加。可见,构建的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制度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2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体系是急诊护士专科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关于卫生领域人才的选拔具有较高复杂性。急诊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知识与娴熟的技能,而且需要具有特定性格与特质。而准入标准的建立可考察新护士是否满足该岗位的基本要求,保证新护士专业知识、能力结构与职业素养,提高护理管理者筛选准确率;因此,准入标准对急诊科新护士的测评与选拔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其性格和心理特征的评判,可以预测该护士是否能胜任急诊的工作任务和特点、保证患者安全、顺利成长为急诊专科护士[8]。同时,评价护士的能力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问题,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使护士形成对职业能力的自我意识反馈,推动护士知识的更新与集成。

胜任力因可区分卓越者与平庸者,而受到护理管理者的关注,特别是“动机、特质和自我概念”可以用来预测员工在工作上的长期表现[9]。而基于胜任力的评价,不仅可以筛选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合格的护士,还可考察护士的深层次心理特质,从而精准筛选具有急诊工作潜质的护理人员,避免培训资源的浪费。巴西、伊朗、英国、爱尔兰、美国等都已经建立了急诊护士胜任力标准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9]。因此,考察护士的胜任力有助于全面了解护士,筛除缺乏关键个人特质的人员,提高“人”和 “岗”的匹配概率,避免 “唯学历”和“唯资历”带来的片面性。

3.3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准入标准的内容分析本研究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理论分析,确立急诊专业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准入标准的各级指标和权重。最终确立职业态度(0.10)、个人特质(0.20)、临床思维能力(0.30)、动机(0.10)、专业实践能力(0.30)5个一级指标。

3.3.1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护士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作为完成工作的内在心理驱动力,职业态度决定了个体对工作的投入程度;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取得工作绩效的基础。对于新护士来说,专业能力尚弱,是处于学习知识、提升自我能力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专业态度是低年资护士健康成长的保障。在职业态度维度,护士的责任心(0.60)权重最高,与同类研究[10-11]一致,突显了低年资护士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护理安全就是生命线,而责任心是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行为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中,爱岗敬业与职业规划权重均为0.20。可见,低年资护士正处于建立职业目标初始阶段,初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规划可对其以后职业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12]。

3.3.2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属隐性胜任力,也是其能否适应急诊工作的关键因素。个人特质决定护士工作行为的方式和强度,稳定的情绪与良好身体状况是发挥专业能力的基础[13]。个人特质共包含了8个二级指标,其中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压力管理与应对能力所占权重较高,均为0.20。研究[14-15]表明,共情能力差是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医患环境紧张的背景下,良好的共情能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患冲突、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急诊患者大多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患者家属焦虑、紧张,医患之间极易产生矛盾、纠纷及投诉;护士作为接触患者时间最长的群体,被无端指责甚至殴打、辱骂等情况时有发生[16],良好的压力管理与应对可使护士保持身心健康、降低职业倦怠[17]。慎独精神权重为0.15,由于急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抢救患者时,通常只有医生和护士在场,执行口头医嘱较多。护士的慎独精神与医嘱的正确执行和及时抢救息息相关。慎独既是护理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也是护理道德修养的境界,因而其权重较高。乐观自信、身体素质与主动性权重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此3项指标是所有护士都应具备的基础胜任力,不能体现急诊护士专科特点,因此所占权重较低,但不可或缺,是保证急诊护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3.3.3临床思维能力 急诊就诊患者的病情通常危重且不可预测,若护士没有灵活而成熟的抢救思维,将专科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措施,可能会失去抢救患者生命的最佳时机。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往往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进而影响护理质量[18]。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来源于个体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护理教学[19],作为护理管理者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考察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也是帮助低年资护士实现由学生到护理专业人员转变的关键[20]。在临床思维能力维度,包括预检评估能力(0.30)、护理决策能力(0.50)和预见能力(0.20)3个二级指标,涵盖了急诊临床实践的3大日常工作,与同类研究[10]结果相似。由于急诊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急诊护士在面临复杂临床问题时,应及时明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快速评估、分析做出最优护理决策,因此护理决策能力(0.50)权重最高。对于急诊预检分诊工作,需要护士在病情评估、医疗检查和患者管理制度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对于新护士难度较大,因此权重较低为(0.30)。

3.3.4动机 动机是急诊护士为推动个体完成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内驱力。研究[21]表明,员工绩效是能力和动机的联合作用,工作动机可促使个体产生与工作绩效相关的工作行为。在动机维度,包括成就动机(0.20)和利他动机(0.20)、大局意识(0.60)。低年资护士专业能力处于快速成长期,成就动机可增加其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降低职业倦怠、增加学习投入[22-23]。利他动机可使护士提升工作热情,护理工作本就属于救死扶伤,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应不求回报的解除患者痛苦。大局意识所占权重最高,在组织中护士应正确理解各种关系,把组织的需要放在个人的前面[16]。

3.3.5专业实践能力 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欠缺,急救理论及技能掌握不熟练、动手能力差,是导致急救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24]。实践能力需要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注重考察实践能力可引导护士积极参与到抢救工作中,帮助护士获得实际工作能力并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因此,本研究中对其赋值是0.30,排在权重位置的第一,与其他研究[25]相似。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知识(0.40)、专业技能(0.40)、多学科知识(0.20)3个维度,均为护士完成日常工作必备的条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权重均是0.40,而多学科知识在工作中起到辅助作用,是帮助护士更好地工作,权重占0.20。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2轮德尔菲法构建了急诊专业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准入标准,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咨询结果可靠,所构建的准入标准指标科学、可行,能够为急诊专业护士招聘、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但此研究仅从理论层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尚未进行临床实践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以该准入体系为标准,探索构建涵盖临床培训目标、策略、内容及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急诊专业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开展胜任力本位下的系统而灵活的模块化课程实践教学培训,对指标体系进行不断的验证和修订。

猜你喜欢
胜任咨询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
专家答疑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