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文学理念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2024-04-14 18:19邓虹符卷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邓虹 符卷

[摘 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古诗词以单篇教学为主,教师常常先逐字逐句进行解读,再要求学生背诵。这样流于表面的教学,导致古诗词的价值难以得到发挥。随着文学阅读与学习任务群理念的提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基于比较文学的理念,引导学生比读同诗人诗作、同主题诗作、同类型诗作等,在比较品读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感受同一诗人不同阶段的诗歌特点,体会同一主题诗作中意象的多元组合,理解同一类型诗作中截然不同的表情达意的方式。这样,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比较阅读,探索古诗词的文化内涵,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比较文学;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4-000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归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建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然而,对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类课文,如何基于学习任务群展开有效教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以统编语文教材为基础开展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和策略。

一、 比较文学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价值

(一)摆脱孤篇,创新古诗词教学模式

纵观一线课堂,不知从何时起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哪怕一课中有三首古诗词,教师仍旧是单篇孤立教学,并固化在解题为始,继而正音,再则释意,直至背诵的模式中。诚然,每首古诗词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是,当从更大的视角去看待古诗词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古诗词之间似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或许源于主题的相似,或许是由于形式的相近。因此,在比较文学的理念下,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古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创新古诗词教学的形式。

通过比较,探寻不同古诗词之间的联系,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以及文化内涵等。古诗词教学重在激发情感,重在厚积薄发,重在由内而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基于比较文学理念的古诗词教学恰好摆脱了以往那种机械、枯燥且低效的孤篇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比较参读,创新古诗词理解模式

以往的古诗词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能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诗词。这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普遍不感兴趣。如何突破传统古诗词理解的固定模式呢?比较文学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比较文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梳理不同古诗词之间的渊源和承继关系。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准确地解读古诗词深厚的文化内涵。譬如,将不同时代同类题材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它们在表现手法及主题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内在的传承和创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拓展一组古诗词,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触类旁通。课堂上,教师选取不同诗人、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的古诗词进行比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共性和差异。

比较文学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蕴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实现以诗启智、以诗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 比较文学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比读同诗人诗作,知人论世见其心

叶嘉莹先生提出,要挖掘诗作中作者所感发的生命价值,需要知人,即从人的性格、经历来探讨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等。而能够入选统编语文教材的每一首古诗词,都是经典之作。古诗词有着丰富的价值,绝不仅仅是遣词造句方面,古诗词背后作者的人格、理想以及古诗词的创作背景等也值得学生探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以教材文本为基点,补充诗人的多篇诗作,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了解古诗词的深意、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在比读中会意,在比读中知人,在比读中共情,实现了对古诗词的深度学习。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墨梅》一诗,我们这样进行比较教学(见表1)。

“梅”是王冕诗作中永远带着光环的主角。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欣赏绽放于枝头的梅花姿态,感受其从字里行间弥漫而出的清香气息,那似乎浅薄了些。在王冕的诗作中,梅蕴含着多层次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对他的诗歌进行因迹求心式的探索。教师要在诗歌的细微处发现信息,循着信息点去补充王冕更多的咏梅诗。在对诗人诗作的比读中,学生就能感受到梅花背后王冕的人格以及梅花所散发出的人文魅力。

(二)比读同类型诗作,举象造境悟其情

统编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几乎没有独立作为一课来编排,而是成组出现。而成组出现的古诗词往往可以归属为一类,有的是边塞诗、有的是思乡诗、有的是离别诗……这为教师拓展同类诗作,进行比读教学提供了条件。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同样的事物、景物,写下了不同的诗作。教学时,将这些诗作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比阅读,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而意象是体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也是读者与诗人进行情感交流的载体。同类型的诗作中,一般有一些常见的意象。比如,思乡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明月”“鸿雁”“浮云”等;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大漠”“孤城”“烽火”等。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意象来比较、体会诗歌的内容。具体见表2。

在古诗词教学中,抓住常见的意象,不断补充同一意象的诗词,通过拓展式比读、溯源性比读,引导学生感受物象被赋予的主观情志,能让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比读同主题诗作,任务联动明其心

统编语文教材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将几首古诗词编排在同一课中,它们之间的联系有的紧密,有的松散。因此,在研读教材时,进行主题凝聚,并整合相关资源是必不可缺的一环。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除了教材中的古诗词,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自主选择群诗,进行学习任务群设计,引导学生从诗韵、诗境、诗心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阅读,感受思辨之乐,体会创造之趣。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笔者根据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主题,把翁卷的《乡村四月》、杨万里的《稚子弄冰》、 曹豳的《春暮》、雷震的《村晚》等组合在一起,組成了“田园村居诗一组”,引导学生开展群诗比较阅读活动。

1.比读诗韵,迈进诗歌之门

叶嘉莹先生曾说:“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对古诗,要密咏恬吟方可得其深远之韵。学生学诗,要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学生就会发现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这种发现可能来自押韵、平仄、对仗、节奏等。为了让学生把这些发现可视化,笔者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且听且诵品音韵之优美”。首先,让学生听音频诵读,并试着选择合适的节奏诵读,感受田园诗节奏的和谐之美;接着,让学生圈出每句诗中的平声字,试着拖长平声字的读音来诵读,感受田园诗的平仄错落之美;最后,听一听吟唱音频,感受田园群诗中不同的情感美。

活动二:“且比且思明格律之规整”。在比较韵部和平仄时,引导学生发现田园诗格律的特点,并学以致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格律的认识,给未学的古诗搭配上联或下联。这样以读促悟,让学生感受音律之美,感受格律之美,感受田园之美。

2.比读意象,感受诗歌之境

在以比读诗韵打开群诗学习的大门后,笔者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能力。在此任务阶段,笔者借助筹办以“诗说田园”为主题的展览会这一情境,设计了“聚焦意象,初识诗境”“画乐相配,营造诗境”两个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首先,在研读“田园村居诗一组”后,引导学生发现这几首诗的意象,并将意象分类。这样,学生了解了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感受到诗歌的意象美,产生了审美意识。接着,让学生为五首诗配画,并说说理由。这样,学生通过品味字词、想象画面,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从而提升了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最后,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诗题将绘画作品分成五类,并寻找适合这五类作品的背景音乐。这样,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将对画作的视觉感受与诗歌的意境之美进行匹配,促进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体悟。

在这两个活动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比较阅读,不仅发现了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还抓住意象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到田园诗所描绘的闲适生活。

3.比读语言,探寻诗心之源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中,笔者设计了“寻诗眼觅诗心”“阅生平探诗心”两个比较阅读活动。

“寻诗眼觅诗心”的过程就是品味语言的过程。笔者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五首诗不同的遣词与炼字,如《乡村四月》中“才”“又”二字用得异常灵动,把采桑喂蚕、运苗插秧劳作的紧凑感展现出来,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村晚》中“信口”一词,尽显牧童的慵懒,他随意地吹笛,打破了乡野的宁静,为乡村平添了几分生气,富有生活情趣。在交流讨论中,学生感悟到田园诗心放闲处、身在静中的精神内涵。

“阅生平探诗心”的过程就是与诗人跨时空对話的过程。在比较阅读不同诗人的生平后,笔者让学生上台讲解诗人与诗,感受诗人的生活、思想、性格等,从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此刻的比较阅读,是在融通田园诗的精神内核后的深度感悟。此时,田园诗已升华为文化符号,是文人与学生心中共同的桃花源。

总之,基于比较文学的古诗词教学,能打破以往古诗词教学重单篇诗作分析,轻群诗联系对比的阅读模式。通过同诗人诗作的比较阅读、同类型诗作的比较阅读、同主题诗作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展开深入研究,使学生获得思维能力、鉴赏能力等语文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