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对立下的主旋律电影——《八佰》

2024-04-14 21:31卢佳淼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八佰色彩

卢佳淼

电影创作通过塑造不同元素间的二元对立,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更主要的是能够进一步突出电影主题。本文基于二元对立理论,选取主旋律电影《八佰》为研究对象,对影片中的剧情编排、环境色彩及人物情感三个层面的对立元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主旋律电影的内涵与精神意义,进一步解读电影传递出的价值。

抗日题材电影是我国电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该类影片先后经历了创作的高潮和低谷,过于“脸谱化”的主角形象和千篇一律的情节,使观众对此类题材电影逐渐丧失了观看兴趣。随着对此类电影题材创作的改革创新,新世纪以来又涌现出不少引人注目的优秀影片。电影《八佰》就是其中之一,影片向人们讲述了四行仓库“八佰勇士”与日军对抗的英勇事迹。通过逼真的手段和强烈的视觉体验,让观众再一次体会到中华民族所经历过的苦难、屈辱和艰辛。《八佰》作为抗日题材影片的代表作品,激发了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构建国家形象和形成民族认同中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对电影中的二元对立元素非常感兴趣,通过对比两个相互矛盾的元素来加深对影片的理解。二元对立分析作为解读影视结构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深入剖析主旋律电影的内涵与精神。《八佰》这部电影将对立元素设置在剧情发展、环境色彩及人物设计等方面,极大地突出了电影所要传达的社会意义,这也是笔者要着重研究的地方。

近几年,抗日战争主题的主旋律电影创作热潮高涨,中国的电影工业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对主旋律电影《八佰》进行二元对立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观众对主旋律电影作品艺术特点的认识,丰富、完善电影叙事理论,为主旋律电影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八佰》符合文化工业美学思维,为创作主旋律影片提供启示。主旋律电影既秉持艺术性要求、文化品格,也尊重技术上的要求和运作上的工业性要求,彰显理性至上。二元对立体现了人们在文化、剧情和思想等方面的不同立场,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为观众观看系列式影片提供整体性把握模式。研究主旋律电影中的二元对立,还有助于获得更多关于历史和文化的启示,使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文章从多重对立的视角对主旋律影片进行浅层和深层意义的剖析,为观众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一)关于主旋律电影的研究

在《电影艺术词典》中,“主旋律”一词被解释为:“主旋律是一种形象表述,它指的是那些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影片,应该加以宣传和推广。”[1]主旋律影片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主题片,在影视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化运作、国际及国内各种影片相互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主题影片创造的机遇与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王志敏在其《现代电影美学体系》一书中探讨了主题影片的艺术系统分类,并对主题影片的艺术特性和主题影片的审美特点作了详细的阐述。[2]同时,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李道新也对主题影片在政治导向和民族意识形态塑造等问题上的作用进行了探讨。[3]对主旋律电影的艺术体系框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从而在艺术理论界,对主旋律电影艺术体系的创作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方向。吕益都从多个层面对主题影片进行了相应的定义,并对其进行了分类。[4]伴随着大量主旋律影片的上映,社会各个层面都对其精彩内容进行了热议,学者都茜认为,中国的主题影片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主题影片的类型正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5]

(二)关于主旋律电影中的二元对立分析

主旋律电影中的二元对立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石春宇指出: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立不仅是物质上的差异,更是互为前提的概念上的差异。[6]这种对立常常被用于表现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以及电影的主题和核心价值观。这些二元对立往往被用来表达主旋律电影所倡导的正确价值观,同时也表现出人类社会存在的矛盾和冲突。[7]在二元对立的分析中,既要关注各个对立方面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也要关注它们之间的关联、合成和演化。陈旭光指出,电影工业美学体现了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尊重与超越,代表了一种宽容、开放、多元的文化建设心态,体现了一种人生智慧和思维智慧。[8]

总之,主旋律电影中的二元对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解读方法,通过对电影中存在的二元对立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深入探讨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价值和矛盾。[9]

(三)对影片《八佰》的研究

国产战争电影选材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特定的战争历史为电影创作既提供了宝贵且真实的史实素材,又留给电影创作者无限的发挥创作空间。从近年来大火的战争题材影片叙事方式来看,对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叙述基本遵循弘扬爱国主义、民族大义、民族气节,塑造关键历史人物,描写重大战役史实的宏大叙事原则。保家卫国、夺取独立统一的全面胜利是战争影片传达的核心主题,如《我和我的祖国》《红海行动》等。但《八佰》这部影片的叙事在国产战争影片中实属少见。高雪洁在《〈八佰〉魂铸家国情》中提出:这是一种对战争电影叙事的革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影视审美中呈现方式的成功创新。同时影片最大限度地调用平行叙事,延长叙事时间,用对比手法丰富电影艺术表现力。[10]影片运用了平行叙述的技巧,尽可能地拉长了叙述时间,并以平行叙述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去发掘这场战争中所蕴含的错综复杂的含义。影片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导演的个人表现,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让观众得到心理上的快感。在大的历史环境下,他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渗透其中,并把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融入对历史的“梦幻化”中,在现实和真相、人道和残忍的冲突中,他用了一种较为浪漫的方式来表达;一段历史性的时刻,缓缓地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历史真相用图像的虚幻与超现实的手法来实现与观众的共鸣,因此既尊重了历史,又赢得了观众。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用二元对立的方法来分析主旋律电影《八佰》中的矛盾冲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更全面地解读《八佰》中的二元对立?如何把握这些对立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融合?

(2)《八佰》中的二元对立如何启示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有所启示?

(3)在主旋律电影研究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如何借此探究电影所反映的文化与历史问题?

二、研究发现

(一)剧情编排的二元对立:侵略与反抗

主旋律电影《八佰》通过构筑日本军队的侵略与中国军队的反抗之间的斗争,让叙事结构变得更为清晰,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影体验。[11]

抗日战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面对日本军队惨无人道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在电影《八佰》中,中国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军之间的战争是整个故事的主线,两个敌对势力之间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其最明显的二元对立就是敌我双方的侵略与反抗。在电影中,每位角色都在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士兵们与家人告别,踏上了保卫国家的艰苦征程,他们有极大的危险和牺牲的可能。电影展现了士兵们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士气高昂、勇敢无畏、从容不迫,表现出坚韧的战斗意志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影片中的“八佰勇士”是为了正义而战斗的,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和人民。而侵华日军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了正义,他们的行为与正义相悖。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八佰勇士”的行为体现了大无畏的正义力量,他们在四行仓库中坚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家卫国。[12]

这种对抗不仅体现在战场上,也体现在人性和道德方面。在电影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和日本侵略军之间激烈战斗,敌我双方在装备、人数上都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用战士们的生命作为代价,双方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斗。中国国民革命军代表了正义和民族利益的一方,而日本侵略军则代表了侵略和残忍的一方。自古邪不压正,影片中面对敌人的坦克,战士们甘愿充当人肉炸弹;面对敌人的爬楼入侵,战士们又用自己的身体充当人肉盾牌。“你的使命加上你的姓名才是你的生命”。战士们正是牢记这句话才不顾自己的生与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他们无悔付出,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大好河山。

《八佰》作为一部宣传爱国主义的主旋律电影,打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的常规思路。描写“八佰勇士”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的故事,并通过设立二元对立的方法来接续剧情的演绎,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人物情感的二元对立:国家与个人

在影视人物的角色塑造中应用二元对立的方法,可以使影视人物的性格、形象等形成对照,形成强烈反差,塑造对立互补的人物角色。《八佰》中导演通过应用二元对立方法对人物情感进行表述,使得电影将“八佰勇士”的英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与立体。[13]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八佰》通过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将“八佰勇士”的英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与立体。影片中出现的各个人物都有着不一样的性格和特点,由此产生了矛盾与冲突。在影片中,许多人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作出了选择。“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岸的另一头可以清晰看出两种关系的对立,刀子本是为了送来电缆线,为了祖国和人民不顾生死,而有的中国人还在和洋鬼子打赌,赌着中国战士能坚持多久,在面对危险时又第一个躲起来。这种对比,充分展现了在面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不同个体的选择。淞沪会战期间,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几十万人的国民党军队被几万日军大败而归,仓皇撤退。而“八佰勇士”在谢晋元的带领下,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时候,选择了坚守信仰、保卫祖国。他们在四行仓库中坚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选择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是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这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八百勇士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和舍生忘死的伟大情怀。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电影《八佰》中,士兵们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保卫着祖国的尊严。影片中许多情节都表现出士兵们饱满的爱国情感。在发现日本军队在盾牌的保护下准备炸墙时,在危急情况下,战士义无反顾地背负炸药从墙上一跃而下,面对日军的攻楼充当人肉盾牌以此来阻挡日军的攻势。在面对日军的强大进攻,战士义无反顾地升起国旗,拼死守护,他们守护的不只是国旗,是国家的气节,更是为了让国际组织看到日本侵略者的丑陋嘴脸。他们的行动表明了真正的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国家使命。在强盗的侵犯和民族屈辱面前,八百勇士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团结和斗志,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主旋律电影《八佰》对“八佰勇士”的形象塑造并不是单一的人物性格特点,而是通过人物情感的二元对立设置矛盾冲突,把人物刻画得更加形象和立体。刻画出一个个铁骨铮铮的爱国军人形象,展现着勇士们无畏的爱国精神。

(三)环境色彩的二元对立:烽烟遍地与歌舞升平

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14]613-614环境作为电影中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推动故事情节逐渐向前发展。电影《八佰》是一部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影片,影片制作精良,在视觉效果上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15]

在影片中,导演使用了大量黑白对比和颜色对比,以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种对比在影片的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苏州河两岸环境色彩的鲜明对比——一面战火连天,一面灯红酒绿——促进剧情故事发展,加深影片前后对比,突出更深层次社会意义。[16]河两岸的环境色彩有明显的对比:南岸画面色彩偏暗,灰蒙蒙的天空和河水,银白色的烟雾,以及建筑物和人物穿着的深色调,给人一种阴沉、压抑的感觉。而北岸则相对显得明亮,天空是浅蓝色的,烟雾也有一点白色,建筑物和人物身上的色彩除了战斗场景和故事发展需要深色系外,更多是浅色系。这种色彩对比,不单只是对南岸和北岸的构建,更是对抗战时期,以及淞沪会战的两极反差的表现。在南岸,受到日军威胁,举国上下为抗战而奋斗,但是内心却充满抑郁和忧虑;而北岸则是士气高昂,为了家国荣光不惜一切代价。在这种对比中,既有天地人物的反差,更体现了不同地点、不同文化下的场景色彩分化。

在当时的中国,人们都有着独特的家国情感和对自我认同及自我价值的追求。电影《八佰》在河两岸色彩对比的表现中,将这些文化意义一一体现出来。对于南岸来说,暗淡的色彩代表着抑制自我情感的压抑气氛,冷峻的天空和空气中的硝烟让全国民众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感。当日本士兵走过南岸,他们的冷漠无情将沉重的情感加倍叠加。数万百姓的安危悬于一线,曾经的快乐生活仅仅是回忆。这一情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意义便是沉重和忧伤。但是反观北岸却大不相同:明亮的色彩和清新的气氛表明了家国情感的执着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在北岸,士兵们保卫家园的意志坚定,对民族的热爱支撑着每个人前行的脚步。这种色彩分明的对比,渲染出了淞沪会战时的两种精神面貌,即被压抑的内心和真正面对挑战的坚韧。

在淞沪会战时期,河两岸的环境色彩对比代表了家园与国家的分化。环境色彩分离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效果,其中更蕴含了深层次的文化和历史对比。南岸和北岸在色彩和情感上的差异,不仅反映了地理环境和战局转化,更是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深刻地呈现了家园与国家的关系。南岸低沉,北岸高昂,这是因为在民族危机时候,南岸的家庭和亲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不能很好地面对战争的挑战,而在北岸的战争中,更多是牢固的国家体系支撑带来了自信和力量。

在淞沪会战时期,中国的国土和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压制。红色和白色的环境色彩对比,河两岸的环境对比,都表达出国家内部抗战派和妥协派的对立,既体现了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又带来了对淞沪会战期间民族情感真实表现的思考。

电影《八佰》中的河两岸环境色彩对比,深入描绘了沉重压抑的南岸和明亮清新的北岸之间的差异。通过电影的色彩氛围和场景设置,传达出人们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不同态度,也将观影者代入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中。

三、讨论

电影《八佰》作为主旋律影片中的一部经典作品,一度票房飙升,同时期主旋律影片也层出不穷,那么究竟为什么主旋律影片能够大火?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向世界展现了远见卓识的中国方案、重情尚义的中国承诺、言出必行的中国担当、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既立足于应对现实挑战,又着眼于人类的美好未来。中国正在崛起,那么最重要的则是为当今青年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媒体时代,主旋律影片则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

主旋律电影的概念日渐兴起,有人指出,主旋律电影是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的电影。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能被人们通俗易懂地理解的电影,都可以称之为主旋律电影,与时代下的社会文化生活相适应,反映当下社会的流行趋势和方向,表达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充满阳光的生活态度,振奋人心,传播社会正能量。

主旋律电影具有意识形态性。无论是革命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都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其目的也是维护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可以说,主旋律电影是以影视艺术传递爱国精神,当前主旋律电影则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与倡导。

就主旋律电影艺术层面来看,主旋律电影的构成主要是从叙事视角、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上来分析,多角度地丰富主旋律电影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成分。中国的主旋律电影是国家层面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电影的视听内容宣传信息,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国家意识形态。三幕式艺术结构进行叙事,通过故事情节的演绎来得到思想内涵的升华,同时多以完美结局为结尾。根据受众需求,主旋律电影又向着娱乐化趋势发展,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对影片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有了新的认知,在欢笑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电影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接纳观众的娱乐热情是主旋律电影驰骋商业电影市场的精髓所在,也是主旋律电影在艺术层面的升华。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核。有少部分人群受错误价值观影响,崇洋媚外,宣扬西方国家的好处。但在危难面前,国外超市当街打砸抢频频被曝出,反观中国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我国发展理念一直强调自强不息这个词。其中最重要便是“自”这个字眼,要有我们自己的民族信仰。古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在现代社会,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代青年更须坚守我们的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民族信仰,所以主旋律影片对当代青年的熏陶也许正是近些年其大火的原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影片《八佰》在剧情编排、人物情感和环境色彩三方面将矛盾展开演绎,充分展示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展现了伟大的人民战争的真实面貌,凸显了主旋律电影深层次的社会意义。这些二元对立元素不仅体现了电影的主题,体现了“八伯勇士”强烈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将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八佰色彩
《八佰》壮士英雄归来
导演管虎,十年《八佰》一梦
大幕重启,《八佰》出征
管虎谈《八佰》:最重要的不是战争,是人
《八佰》发布“大制作”预告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管虎执导战争片《八佰》杀青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