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玥
(南通市通州区文山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300)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自我意识觉醒,内心情感丰富,学习压力加剧,生活苦恼增多,导致情绪易冲动,引发各类人格缺陷问题。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历史学科除了关注学生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外,更要从历史中挖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学教授赵亚夫在《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中强调:“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本位,不能不谈人格教育,因为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具有怎样人格的人。”教师要从历史学科的历史人物故事中,挖掘与学生心灵契合的高尚、正确的情操,让学生从这些历史人物故事中体认优秀的品行,促进学生人格的塑造。
“人格”,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综合,人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皮特将“人格”解释为“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西南大学教授黄希庭认为“人格是个人在行为中的内在趋势,表现为能力、情感、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气质、价值观等”。人格教育着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认知领域。能正确认识自我,辩证看待周围的人或事;具备积极的思考意识,敢于行动,努力探索外部世界。二是情感领域。具有与人为善的品格,遇到困难充满自信,能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懂得与人交往,尊重和信任他人,能与人合作,迎接各类挑战。三是意志力与行为领域。具备顽强的拼搏意识,敢于直面困境,果敢行动,勇于担当。能坚定目标,以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付诸行动。
人格教育通过改造学生的内在心理品质,使学生获得健康、健全的人格。在历史学科中渗透人格教育,其意义有两点:一是,人格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蔡元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初中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抓好人格教育,能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价值追求,在与人相处时,懂得谦逊与尊重,乐于分享与协作。二是,人格教育是营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的基础。在家校沟通中发现,初中生与父母关系紧张,学生叛逆,情绪敏感,而父母往往采用命令、说教、唠叨等方式强迫学生服从自己。如此,学生与父母的矛盾与积怨越来越深,最终引发冲突。家庭的和谐,需要为学生营造民主、温馨、美满的环境。加强中学生人格教育,增进学生与父母的良性沟通,能消除彼此的误会,为学生健康、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梳理教材中的人格教育资源发现,历史人物可以分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艺术家、革命家、科学家、文学家、封建帝王及普通百姓等诸多类别。不同的人物,有语言文字介绍,也有插图辅助描述。历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从中提炼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素材或事件,剖析其历史现象及原因。比如,展现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的历史人物,可以作为厚植学生爱国精神、民族认同感的育人载体。七年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两个单元,主要讲解秦灭六国,汉朝大一统局面、隋唐大一统与经济文化繁荣的相关知识,涌现出的古代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在封建大一统局面下,这些帝王十分重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大秦的统一,以华夏文明统领各民族;两汉时期,一方面通过反击匈奴巩固统治,另一方面,派人出使西域,增进民族间的融合;大唐时期,实施开明民族政策,以战争、和亲、册封、设置管理机构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民族融合。教师要从这些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行为做斗争”的爱国情怀。在八年级历史教材中,中国近代史讲述了中国人民遭受外来入侵的屈辱历史。教师要从鸦片战争的爆发,让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强化学生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学习辛亥革命,解读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事业而前赴后继,甘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争取胜利。这些人物事件,能让学生对比现在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攻坚克难、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同样,在抗日战争历史知识学习中,教师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战士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主权意识。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及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等相关历史。教师要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学习中,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学习中,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中国历史上,为增进民族交流,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赴西藏;为捍卫国家主权,李广、霍去病、岳飞等身先士卒;为收复祖国河山,郑成功、左宗棠将生死置之度外;甲午中日战争中,在舰体受损、弹药打光的情况下,邓世昌一声号令,指挥“致远号”撞向敌舰。解读这些历史人物,能激发学生内心涌动的爱国情感,让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学生心中。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健全学生人格,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稳步发展。教师要从历史教材中提炼优秀人物,为学生诠释何谓“民族精神”。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创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殚精竭虑为国家和人民耗尽一生。学习孙中山,要抓住他身上的优秀道德品行和革命意志,让学生体认孙中山的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同样,“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节主要讲述红军长征事件,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不怕牺牲、敢于拼搏的革命英雄人物。教师要通过拓展相关长征史料,让学生思考,面对翻雪山、过草地的艰辛行军过程,红军战士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革命意志,顽强、昂扬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树立典范和榜样。“抗美援朝”一节重点介绍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烈士的事迹。教师结合相关辅助材料,从文字、图片、视频观看中,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举,无数志愿军战士用生命保卫国家,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要从他们身上看到优秀、高尚的气节和品格,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端正学习心态,塑造坚强毅力。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制定了从多法律条文及规定,这些法律规定逐步形成了人们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法治观念是人格教育的重要方面,春秋时期的韩非子以法家著称,并通过构建法律规范来辅助统治者建立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在韩非子的法学思想里,“依法治国”是集中体现。在学习“百家争鸣”时,教师围绕韩非子的法学思想,对其内容进行剖析和揭示,让学生联系生活,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在法治教育中,民主与法治是两个重要概念。教师讲解“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对农民起义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展开探析,农民为什么要起义?对于秦朝统治者好用严刑酷法,对百姓横征暴敛,这样的治国方式激发了农民的反抗精神,最终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可见,统治者不能违背人民的意志,要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处理好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教师要通过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比如,解析“鸦片战争”时,对于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的延伸,让学生认识到鸦片已经深深毒害当时的中国人民,烟毒泛滥,很多人为了吸食鸦片变卖家产,鸦片贸易让中国白银外流,导致国库亏空。教师要从林则徐销烟的视频素材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体验禁毒的坚定决心。教师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相关条文,让学生了解毒品,认识其危害,共同抵制毒品,增强学生守法意识。
在人格培养中,平等、自由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教师要从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人的个体差异性,学会尊重和包容,树立平等、自由意识,要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从历史人物中领悟尊重他人、珍爱生命的价值。历史教材中,与自由、平等相关的内容很多。比如,学习“早期殖民掠夺”时,“三角贸易”这一长达三百多年的黑奴贸易中,数以千万计的非洲黑人被殖民者运往美洲,这些黑人在运输途中,由于环境恶劣,导致大批人员死亡,到达美洲后,又从事繁重的劳作,生活悲惨。教师要从这些史料中,让学生体会“自由、平等”的意义。教师在讲述与殖民者反抗的斗争时,对于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等典型人物的介绍,要从他们身上让学生看到“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闪耀的追求自由、追求平等、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面对殖民者的卑劣、粗暴统治方式,坚定学生的人权意识。在学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时,教师要通过对希特勒暴行,尤其对犹太人的镇压,集中营种族大屠杀事件的解读,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人格教育中,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要看到,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局部战争、冲突依然存在,不稳定因素依然威胁着世界和平。如一些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打压其他国家,利用经济封锁、科技封锁,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是紧密的,特别是地球气候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等,具有共同性、全球性特点。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需要我们做到开放包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在学习唐朝的对外交流时,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也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与世界的融合,体现了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对比晚清统治者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最终导致清朝覆灭。教师要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事件中,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树立世界意识、全球史观。
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物素材,指导学生获得感恩之心,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做到诚实守信、合作竞争、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历史学科中的人物蕴含深厚的德育价值,对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塑造具有显著的熏陶作用。爱因斯坦提出,“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于人格上的伟大”。教师要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从历史人物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中修正和规范学生的人格。如科技人物的钻研、创新精神,文化人物的才情与高风亮节。教师要辩证地剖析历史人物的个性特质,促进学生历史辩证观的形成。教师要打破历史学科育人的时空阻隔,将课内与课外实践衔接起来,做好历史人物、现实人物的相互补充,提高中学生人格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