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2024-04-12 04:50刘敬长
南北桥 2024年6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财务风险

刘敬长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6.006

[摘 要]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医疗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面临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财务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了解和分析医疗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结合医疗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重要性,分析流程控制风险、成本管控风险和合规性风险,最终提出医疗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如建立标准化运营及财务流程、强化药品监控及成本效益分析、完善合规风险监管控制体系等,希望能够为医疗企业提供一份有借鉴意义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案,提升其财务风险防范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促进医疗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疗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志码:A

由于外部市场的竞争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医疗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环节的不完善,医疗企业面临诸多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医疗企业的健康发展,还直接影响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和患者的权益保障。在竞争激烈的医疗行业,医疗企业应意识到财务风险防范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深刻理解财务风险的本质,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方案,以保持自身财务的稳健性,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1 医疗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医疗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至关重要。首先,财务健康是医疗企业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的基础。通过对财务风险的深入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经济问题,维护医疗服务的可信度与品质。其次,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医疗领域,医疗企业的财务健康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分析、防范财务风险,医疗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有效应对挑战,确保持续盈利和业务增长[1]。最后,财务健康有利于医疗企业合规经营。合规经营是医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财务风险的全面分析可以确保医疗企业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下规范运营,避免出现违规操作,保护企业声誉。

2 医疗企业常见财务风险分析

2.1 流程控制风险

财务流程控制风险涉及医疗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预算编制、费用报销、收入核算等。不规范或松散的财务流程会引发财务信息不准确、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首先,流程不规范会使财务信息失真,包括但不限于账目错误、数据遗漏、重复记录等,从而无法真实地反映医疗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不规范的流程会导致资金管理混乱。例如,未能及时核对账目、纠正差错以及使用未经充分授权的资金等,降低医疗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不规范的的财务流程导致药品的出入库与财务记录不一致、药品实物信息与系统记录存在错位、所销售的药品批号与实际不符,甚至出现误销过期药品的问题,从而引发不可控的外部经营风险与法律风险。最后,财务流程不完善,影响医疗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业务扩张决策等,阻碍医疗企业的健康

發展。

2.2 成本管控风险

成本管控风险涉及医疗企业运营环节中的药品需求采购、收货入库、出库发药、过期报损等环节。首先,采购环节成本控制不足,易出现没有科学预测和管理药品需求等问题,造成药品库存过剩、临期,影响资金运作的同时,造成浪费并增加成本。例如,没有根据季节性疾病、临床医生用药需求和前期统计数据药品用量进行备药采购等。其次,不规范的入库与出库流程,引发库存记录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影响发药的准确性,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病情,有违医疗企业为公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第三,没有定期监控库存药品的使用情况、没有遵循药品先进先出的原则,导致出现药品临期问题。如果药品无法使用,那么只能按过期报损处理,造成经济损失。若未清理过期药品,不仅会导致药品库存管理混乱,也会在上级药监管理部门检查时,面临处罚风险,产生营业外损失。最后,在实施成本管控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成本效益分析,引发医疗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

2.3 合规性风险

合规性风险是指医疗企业内部财务相关管理工作合规性不足引发的风险。不合规的财务行为不仅会引发追究法律责任、面临财政制裁等问题,还会影响医疗企业的声誉,降低社会大众对其的信任度。另外,如果医疗企业的资质、设备等方面不符合药监与市场监督的监管要求,也会造成停业整顿、罚款等不良

后果。

3 医疗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3.1 建立标准化运营及财务流程

通过建立标准化运营及财务流程,医疗企业可提高财务流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一方面,医疗企业应针对运营及财务流程,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管控标准。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制定详细的预算编制标准,确保各部门按照标准流程制定预算,减少主观因素对预算的影响;设定明确的预算审批程序,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及合法性。第二,规范费用的报销范围和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引入电子化报销系统,减少人为错误。第三,强化收入核算流程。制定准确的收入确认原则,避免不当的收入确认;设立独立的核算审核机制,对收入核算进行审查。第四,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建立内部审计体系,设立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财务流程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设定不同层级的授权管理,防范资金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风险。第五,确保财务信息报告透明。制定财务信息报告的透明度标准,确保报告内容清晰明了;定期与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沟通,分析财务报告,增强其透明度。

另一方面,医疗企业应进一步针对关键性的财务环节提升流程的规范性。一是针对账目错误、遗漏、重复记录等问题,制订包括账目记录、报销、支付、收入核算等各个环节的详尽的流程手册,明确操作步骤、责任人、审批程序等。同时,设定明确的审批层级和审核机制,确保每一笔财务交易都经过适当层级的审批和审核。二是针对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制定明确的资金管理流程,包括核对账目、差错纠正、资金使用授权等。同时,确定清晰的资金使用授权层级,保证每一笔资金使用都经过适当层级的授权。三是针对不准确的财务信息影响决策科学性的问题,制定明确的财务决策流程,确保每一项决策都有详细的流程和评估步骤。同时,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对每项决策,包括投资、融资、业务扩张决策等方面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评估,确保决策基于充分的风险认知[2]。

3.2 强化药品监控及成本效益分析

3.2.1 药品需求采购

按照医疗企业药品需求实施采购,有利于规避采购环节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运作的规范性。首先,医疗企业应科学预测药品需求,细致分析过去的患者就诊数据、药品使用情况,识别周期性需求和潜在趋势。结合医疗门诊的患者流量统计,预测药品采购计划。其次,重视与药品供应商的谈判。一是定期进行竞争性询价,了解市场价格水平,确保与供应商的谈判处于合理竞争范围,并与主要供应商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稳定价格和供货周期。二是考虑除价格外的因素,如供应商的药品质量、交货准时性和售后服务等。三是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确保供应商的整体表现符合预期。最后,医疗企业应建立采购库存警戒线。第一,通过分析需求波动及供货周期,设定合理的药品库存水平,避免遇到突发事件时面临药品库存不足的问题;第二,引入高效的药品库存管理系统,提前预警并及时调整药品采购计划;第三,根据药品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确定药品采购优先级,确保关键药品库存充足。

3.2.2 药品入库与出库

医疗企业应强化对药品入库与出库的监测,确保库存准确无误,规避财务风险。针对入库流程,医疗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入库标准,包括药品的外观、包装、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确保每批药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设立药品质量抽检机制,对入库药品进行抽检,确保药品质量合格,减少次品流入库存的可能性。随后,设立准确率监测指标,定期评估入库环节的准确率,并通过库存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针对出库流程,医疗企业应完善药品出库管理。一是设定详细的药品出库程序,包括核对患者信息、医生开方、药品配比等,确保每一步流程规范有序;二是引入条码扫描技术,提高药品出库的准确性;三是强化患者确认环节,确保患者核对药品信息,提高药品出库的透明度。

3.2.3 临期药品处理政策

通过建立明确的临期药品处理流程,医疗企业可以有效减少临期药品库存量,降低后期因药品过期报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第一,临期药品处理政策。一是制定明确的临期药品识别标准,包括有效期、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清晰辨识临期药品。二是规定临期药品的存放位置,确保易于检查和清理,防止临期药品混杂在正常药品中。三是及时清点临期药品。定期对库存中的临期药品进行清点,核对实际库存数量与系统记录是否一致。完善药品清点计划,确保覆盖所有不同种类药品。四是坚持优先使用原则,对符合使用要求的临期药品,在对症的前提下,优先使用。

第二,过期药品清理程序。第一步,确认过期药品,进行分类、封存,并记录每一批次药品清理的详细信息,包括药品名称、数量、批号等。第二步,实施安全环保处理。选择有过期药品处理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委托其对过期药品进行环保处理,确保药品销毁的安全性。

3.2.4 药品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建立药品成本效益分析机制,医疗企业能够持续评价成本管控的实际表现,提高经济效益。药品成本效益分析的详细流程如下:第一,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每种药品的相关数据,包括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销售收入、患者反馈等,最后整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第二,制定评估指标。如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比、净现值等,确保评估的全面性、科学性。根据医疗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战略目标,确定重点评估指标。第三,应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将收集的数据输入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每种药品的实际贡献度和经济效益。第四,制定调整策略。根据药品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包括重新谈判采购价格、调整库存策略等。

3.3 完善合规风险监管控制体系

3.3.1 财务收入开票合规

确保财务收入开票合规的关键性策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建立规范开票流程。医疗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财务收入开票流程,确保开票环节合规,遵循税务法规和相关财务准则。第二,开票审核流程。设立详细的审核流程,确保开票信息的准确性、合规性,包括开票内容、金额、纳税人识别号等。第三,制定标准化的开票表格,规范信息填写,降低错误发票的概率。第四,培训财务人员。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税务法规的最新变化,熟悉开票规范,降低开票错误的概率。同时,组织开展实操培训,演练开票流程,帮助财务人员熟悉软件操作,并规范填写。第五,开票审查。定期对开票流程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建立异常报告机制,确保财务人员发现问题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促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3]。

3.3.2 积极配合药监与市场监督的检查

医疗企业应建立定期自查及应急响应机制,以便在面对药监与市场监督的检查时,做到有备无患[4]。

第一,定期自查。医疗企业应制定自查计划,涵盖资质、人员、设备等多个方面并成立专门的自查团队,负责执行自查计划,确保全面覆盖各项监管要求。同时,还要对自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制定整改计划,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5]。

第二,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信息收集渠道等,以便迅速应对各类风险。应急响应机制的关键在于,平时需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备份,确保在检查时能够迅速提供所需的资料及信息[6]。

4 结语

在现代医疗行业中,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对于医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7]。本文以标准化流程、成本控制及合规风险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医疗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在标准化流程方面,医疗企业需建立标准化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在成本控制方面,医疗企业应加强对药品需求采购、药品入库出库管理、药品过期报损等环节的控制,确保医疗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合规风险控制方面,通过规范财务收入开票、积极配合药监与市场监督的检查等流程,全面防范潜在风险。只有通过系统的预防和管理,医疗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确保财务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医疗服务企业财务分析——以通策医疗為例 [J]. 商业会计,2023(20):68-72.

[2]徐佳欣,曾慧兰,常媛. 中概股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分析——以迈瑞医疗为例 [J]. 全国流通经济,2022(2):76-80.

[3]佘远静. 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22):169-171.

[4]李观福. 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分析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9):42-44.

[5]邱丽. 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J]. 中国集体经济,2022(18):155-157.

[6]奉皞. 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 [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6):42-44.

[7]唐四鄂. 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 [J]. 中国集体经济,2022(8):155-156.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财务风险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J电气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