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晞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6.004
[摘 要]在信息时代,企业审计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运用信息科技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成为推动企业构建现代化财务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的意义和创新应用,重点阐述基于区块链和机器人的人机协同审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科技赋能审计的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变革传统审计思维,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审计工作方法和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梯队质量等具体路径。
[关键词]信息科技;企业审计;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志码:A
信息科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系列新兴科技创新应用的统称。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同时也成为衡量我国经济水平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信息科技的推动下,我国进入数字化创新的新时代。众所周知,数字化创新是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一种创新发展方式,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迭代升级,反映企业在数字化时代运用数字生产要素推动企业价值升级、管理体系优化再造的能力。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对信息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到2035年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信息科技是实现现代化创新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单元的微观部分,是信息科技应用创新的重要场地,而信息科技运用于改善企业审计工作现状、提高审计质量,又成为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新时期企业审计理念和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围绕“四个促进”“三个加大”全方位提高企业审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重要优势,实现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
1 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的意义
1.1 促进审计工作创新
传统审计是针对财务报表进行的审计,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经营规模愈发扩大,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审计的内容和复杂程度均有所提升,审计对象也从财务报表扩大到全部财务报告,特别是复杂的表外信息使对审计工作的精确性、科学性要求不断提升,审计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在新的审计环境下,实现审计工作创新不仅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审计监督规范性的必然要求,为适应新的审计环境,使用信息科技提高审计工作的精度和准确性十分必要。
1.2 减少审计工作失误
在新形势下,审计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家高度重视提高审计质量、发挥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定位。对于企业审计而言,提升审计质量也成为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环节。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有利于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和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高审计质量,减少企业审计工作失误。
2 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的创新应用
2.1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审计
2.1.1 审计管理框架
区块链审计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去中心化思想构建的现代审计体系。区块链审计的应用颠覆传统审计管理框架。传统审计是由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档案整理四部分组成的框架结构,而应用区块链的智能审计实时建构动态审计框架。它将传统审计过程分为财务处理、数据存储、审计应用服务和审计服务访问四个区域,按照相应的功能需求完成审计任务,比如财务处理区域由总账模块、工资核算模块、成本管理模块和报表分析模块等构成,对每笔交易的时间、金额、凭证和票据信息进行记录之后,通过数据传输渠道传送至数据存储区域,而数据存储区域通过构建数据库、创建共识机制和数据接口,生成数据节点加盖时间戳,可供审计服务应用等模块调用,实现审计管理框架的动态化、智能化。
2.1.2 审计运行环境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审计全部运行环境均实现虚拟化、去中心化。比如企业成本数据核算节点发起信息进行全网验证,之后被加盖时间戳形成新的区块,同时数据具有唯一性,各个区块进行相互连接,单一区块的更改变化不会对整个区块链账本数据的安全性造成影响,由此建立形成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特征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的透明度、可靠性[2]。
2.1.3 审计运用控制
区块链审计技术的核心包括组网技术、传输和共识技术、共享技术、时间戳技术、诚信技术和算法技术等,在众多技术的加持下形成高效的审计控制体系。比如,基于不可篡改的网络共识机制,可以形成审计数据的全网验证和全链路追溯机制,这在较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审计工作中带有工作人员主观意识的信息共识机制。要想篡改依托机器共识形成的客观信息和数据,需同时获得多方数据节点的确认方可实现,这也导致篡改信息数据的成本大大高于收益。再比如,使用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处理审计单位数据,通过在系统中设置处理规则和相应算法,在触发条件后系统将自动执行业务,实现审计的实时自动处理,缓解审计风险的同时能够满足报告需求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整体信用程度[3]。
2.2 基于審计机器人的人机协同审计
审计机器人是一类遵循特定程序和处理步骤,通过梳理加工审计各项业务并经数字技术转换后植入审计业务流程自动化系统中,继而帮助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基于审计机器人的人机协同审计主要包括组织协同、人员协同、流程协同三个方面。
2.2.1 组织协同
审计机器人的应用使企业审计组织中的现场审计、审计管理和联网审计系统组织得到协同性提升。比如在现场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掌握数据库知识,同时对审计机器人的审计脚本语言进行编写,便可完成电子数据的全面审查与验证。同时,相关审计数据可以与管理系统进行动态数据交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审计组织上下游环节的沟通与协作。
2.2.2 人员协同
审计机器人可实现数据与工作的同一平台集中处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经理、合伙人及相关专家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实时协同工作而不受时间、地域和人员参与能力的限制。比如在每个审计项目开始阶段,从数据导入开始,审计机器人可为参与审计的全部成员实时分享财务数据,包括试算平衡表、工作底稿、审计调整和审计程序数据等。同时,系统可通过现场数据采集上传至审计云平台,提高数据驱动下的人员协同效率。在审计机器人的协同下,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本进一步下降,有助于提高企业审计经济性。
2.2.3 流程协同
企业审计流程包括:确定审计项目,组成审计小组,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并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方案,编制审计通知书,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实施财务审计,整理汇总相关问题,实施追加审计程序,编制审计报告并修改,出具正式审计报告等。审计机器人通过数据导入、互联网取数、数据加工、生成报表、自动生成工作底稿和报表等环节实现与审计工作的全流程协同。比如在数据导入阶段,系统直接对接企业各软件服务器并读取相应数据,从企业识别系统中导入物资收发成本数据、从GS系统中直接导入财务核算数据等,与审计实施流程协同进行。而在数据加工方面,审计机器人能够根据企业相关财务数据综合运用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判断企业财务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内部勾稽关系的矛盾以及数据结构的矛盾,全面透视数据变化,提高审计流程协同效率与质量,为后续生成审计报告提供帮助[4]。
3 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现存的问题
3.1 传统审计思维制约
传统审计思维往往认为审计就是审财务,因此,在工作筹划和工作方法的选择上缺乏现代化考量,导致在审计过程中进行全面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能力不足。另外,缺乏现代审计思维也导致审计工作陷入局部和片面的模式,降低审计效率。
3.2 数字审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互联网设备、财务软件的更新换代需求持續增加,并且随着技术创新的演进,软件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这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压力。普通企业缺乏足够的预算搭建内部审计大数据平台和审计机器人,导致大部分工作仍需人工完成,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滞后。
3.3 数字审计人才能力参差不齐
在信息科技快速创新和应用的背景下,以往围绕看报表、看凭证进行工作的审计人员需要革新能力体系。现代审计人员需要在掌握传统审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数据分析与共享等全新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审计效能。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掌握数字审计基本方法的审计人员少之又少,大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对大数据审计、审计机器人等创新技术的了解,导致审计过程中内部协同的效率下降,给企业审计工作质量造成影响。
4 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的提升路径
4.1 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变革传统审计思维
传统企业审计工作思路固化,未注重对行业内部数据的纵向分析以及对各行业间数据的关联分析,具体审计项目仍普遍停留在“后台”查账层面。因此,依托信息科技赋能不断强化科技审计、转变审计思维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企业管理层要适应并引导数字化审计新理念。在信息科技被大规模应用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需要适时转变审计监督理念,启用新的审计思维布局审计工作[5]。比如提高对数字化审计模型的运用,主动引入钉钉、Microsoft Teams等多方参与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机构、监管部门的多层次沟通协作,提高审计信息共享、任务分配及进度跟踪质量。此外,在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和制度建设方面,管理者也要形成数字化思维,一方面建立一体化的审计价值观,利用数据驱动提高制度贯彻力和部门协同性;另一方面,要适应数字化管理的特点,将制度制定和贯彻实施进行动态化调整,以提升审计工作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能力。
第二,由定势思维、孤岛思维向创新思维、共享思维转变。审计的定势思维往往依赖既定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而在信息科技推动下,审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审计思维也要创新化、现代化。在实务中,要鼓励扩大审计成果的使用范围,形成协同效应和共享效应,使先进的审计理念、技术、方法和审计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并达到价值最大化,由此推进审计信息和成果与纪检监察、组织、财政和人事等不同部门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高企业审计质量。
4.2 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审计工作方法
企业数字化建设是提升审计效能的关键渠道,通过搭建数字化审计系统,使用自动化工具优化传统审计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搭建审计系统,实现数据分析、审计实施和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贯通。在信息科技应用背景下,数据成为驱动企业审计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内部要围绕信息化要求建立审计系统,包括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审计实施和监控平台及审计支持平台等。审计分析平台可嵌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实现数据分析和审计实践的密切结合。同时,审计监控平台利用大数据流动态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数据及指标的监测研判,对其中出现的重大风险进行敏捷审计。审计支持平台则对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和现场实施组织、审计报告和项目管理等活动进行多方位支持,继而将企业审计由零散化、细碎化变为一体化[6]。
第二,使用自动化工具丰富审计方法。在信息科技应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愈发丰富的数字化审计工具组件丰富审计工作方法的选择,在实务中既可以使用集成的智能审计工具对风险评估、数据异常检测、潜在风险提示及审计规则提取等内容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基于企业自身数字化管理实践,开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加持的审计小程序,减轻审计工作人员的手工工作量,缩短审计周期,提高审计效能。
4.3 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梯队质量
创新人才是驱动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创新的关键,提高企业人才梯队质量需要以培养数字化审计人才为核心。区块链和机器人审计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传统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企业要注重数字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利用好数字科技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一方面,企业要大力组织线上线下数字科技与审计技术结合的课程培训,加大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能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和计算机审计操作技巧;另一方面,要以区块链、大数据和审计机器人的应用案例为指引,建构审计能力提升实践体系,在实践工作中加强对审计人员数字化审计工作能力的评估和筛选,针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欠缺,提升知识服务和培训学习水平,促进数字化审计人才综合能力持续提升。
5 结语
信息科技创新发展能够为企业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特别是区块链审计和机器人审计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减轻传统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本文从分析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入手,讨论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的创新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科技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的提升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企业审计的价值,促进企业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娜. 新时代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审计工作提升路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8):131-133.
[2]陈玲娜,黎晚晴,郭洁,等. 新时期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6):65-67.
[3]刘道静. 基于大数据的审计创新与企业审计全覆盖探析[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7):130-132.
[4]齐国栋,苑洋,甄旭佳,等. 企业智能审计模型研究[J]. 金融文坛,2022(6):44-47.
[5]白晓琳.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审计管理创新的探讨[J]. 产业创新研究,2022(10):157-159.
[6]林澄锋. 审计协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D]. 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