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5.061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高校也不例外。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未来必须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财务与各个业务环节的联系,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从而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财务管理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会对教学、科研、后勤等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才能提升各个环节工作的对接效率,促使高校内部建立良性闭环的管理模式。文章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以高校财务信息化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相关概念,其次研究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管理的意义,再次分析现阶段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思路,为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以期全面提升高校财务工作效能。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化思路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等相关概念的提出,数字化时代已然到来,这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国家重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教育部、财政部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例如2021年财政部颁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流程,提升单位信息化覆盖率。高校要把握政策机遇,顺应政策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但在实际信息化建设环节,由于流程较为复杂,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层级重视意识不足、欠缺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机制、信息系统功能尚不健全、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等,高校需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由于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因此加强对其信息建设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财务信息化概念
高校财务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财务信息技术平台,制定信息化基本框架,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职能的扩展。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环节,高校以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为依据,对财务综合管理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利用系统整合、共享内部各项数据,建立跨部门协作的财务工作模式,使财务工作高效化、精细化、科学化地开展[1]。
2 数字化时代高校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第一,实现财务共享。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连通内部管理系统,打破传统的财务处理模式,高效传输并共享数据信息,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处理各项业务,有利于高校制定决策及执行监管。信息化建设通过连通内部和外部系统,能够对数据实行跟踪、溯源,并高效利用,为决策制定提供支撑。此外,财务系统衔接预算、核算、薪资、学费等系统,及时反映财务收支、预算执行等情况,通过系统自动更新财务数据,有利于内部监管工作的执行。第二,促使财务工作实现透明化管理。高校利用财务软件对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分析,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能够提升财务工作的透明度。第三,全面提升资金运行质量。高校借助信息技术统一结算收费,全面监督各项费用支出,规避资金运行环节风险,能够提升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第四,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处理难度。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人员能够自动化检索各项数据,系统可对数据实行智能纠错,减少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从而助力高校控制人工成本。此外,利用智能审批、网上报账等各项功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师生财务报账工作提供了便利,也大大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第五,优化现有的管理流程。高校必须更新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工作操作流程与规范,使之适应信息化工作要求,因而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不断优化高校管理流程[2]。
3 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
3.1 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度不足
第一,高校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不够了解,不重视协调落实各项工作,且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导致建设进程推进缓慢。第二,在数字化背景下,财务人员工作的侧重点发生转变,但因财务人员缺乏危机意识,欠缺财务分析能力,难以适应管理型财务工作的需求。此外,财务人员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薄弱,无法有效使用各个系统功能,且容易因不规范的操作增加系统运行风险。同时,欠缺法律法规知识储备,容易出现财务工作不合规的现象。第三,高校针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考核机制不足,信息化建设未能切实影响到各个层级的利益,员工思想意识不足,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成效[3]。
3.2 财务流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高校缺乏完善的财务流程管理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财务工作未能实现分类管理。财务工作涉及程序固定与不固定两类,但高校并未严格区分,设置差异化的管理模式,降低了财务工作的效率。第二,在数字化背景下,财务工作范围扩大,较多的财务人员参与其中,但高校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无法监督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3 信息系统功能不够完善
当前部分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尚不完善,降低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第一,系统的报销功能尚未启用。部分高校的报销工作采用線下模式,未能通过线上简化报销工作,工作流程复杂、报销效率低下。第二,财务查询系统信息有限,学生、教职工等通过系统查询所需财务信息不够便利。第三,财务系统与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连接不足,未能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传输渠道,财务工作推进难以及时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第四,在数字化背景下,财务信息系统缺乏相应的数据库,对信息的处理、利用不足,难以有效提升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3.4 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众多的风险隐患,但因缺失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难以实现对各类隐患的规避。第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部分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一旦发生财务风险问题,员工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无法落实责任追究机制。第二,系统运行环节风险管理不到位。新时期的系统建设是开放的、共享的,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多样化,但高校对系统防火墙软件的引进不足,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储备,微小风险隐患难以及时规避,一旦出现重大信息泄露问题,则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4]。
4 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思路
4.1 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第一,高校领导层要了解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意义,主动承担起组织、协调职责,大力支持财务信息化建设,增加在财务信息化建设层面的资金投入,举办相应的培训交流会,招聘相应的信息技术人员,促使内部形成良好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氛围。第二,高校财务人员要转变传统认知观念,提升自身管理能力。财务人员要主动学习理论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重视实践,在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除内部培训外,高校也可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储备管理型财务人员。人事部门需严格调查岗位需求,并在招聘环节严格把控,确保招聘到综合素质优良的人员。第三,高校也可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考察管理人员财务信息化建设进度,以及财务人员财务分析能力、信息系统使用能力,使其匹配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的工作需求。通过不同层面的考核,以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履行财务信息化建设职责。
4.2 完善财务流程管理机制
一方面,简化现有的财务操作流程。高校可安排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梳理现有的财务工作流程,将工作分为程序性、非程序性两大类。针对程序性财务工作,制作业务流程图,明确各个岗位负责的工作内容以及承担的工作量,依据不同的需求定量配置符合要求的人员。针对非程序型工作,需要集中统一处理,减少参与的人员数量,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降低培训内容的传递难度,提升非程序型工作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动态的、发展的,管理人员需依据信息化建设背景下不断变化的财务工作流程,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持续创新。此外,确保财务人员守住自身底线,严格依据财务管理制度开展各项工作,规避财务工作风险。同时,也要关注网络系统操作安全、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建立规范的财务工作流程,保障系统运行稳定、资金合理使用、财务工作有序推进。
4.3 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一,优化系统报销功能。除报销管理、查询数据等基础性功能,还应涉及自助投递、智能机器人、进度查询、短信平台、公务卡报销等。通过自助投递系统连接财务核算系统,可实现自主扫描网上申请预约的报销单据,自助投递并打印相应的回执单据。智能机器人可存储常见的财务知识,对报销人员的基础疑问进行解答,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进度查询系统需要嵌入网上报销系统,连接财务核算系统,便于报销人员及时查询相应的报销进度,在报销完成后,后台通过短信平台提示报销人员。公务卡报销系统连接着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为公务卡网上认证及报销建立渠道。第二,优化系统收费功能。随着各类自助设备、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学费管理系统可通过网络、移动支付、连接自助机等方式收取学费、住宿费、医保费、重修费、水电费等,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收费体系。第三,建立财务移动App功能。教职工可查询报销业务处理流程、收入及扣款查询、项目管理、缴费信息以及通知公告等。第四,优化完善系统对接与数据共享功能。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各项业务系统要加强融通对接,打破“信息孤岛”局面。财务系统需要与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国资处、银行等各个环节对接,实现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为各部门提供便利,同时支撑财务工作的开展。第五,建立提取并分析数据的功能。财务人员需重视基础会计信息输入,利用信息化手段梳理、加工数据信息,并设立相应的数据提取模块。
以江苏省某高校为例,其重视深耕财务信息化建设,探索构建“互联网+”时代的财务智慧服务体系,以实现财务资源共享为目标,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主线,以信息技术为抓手,融合内部财务查询、缴费、薪酬管理、采购、报账、报销、会议费用审批、智能支付、预算调整等多个模块,建立科学化、个性化、精细化、便捷化的内部管理模式。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重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由校长分管财务处、信息处两部门,对财务部门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分工加以明确,通过有效统筹资源、共享数据,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学校整体财务工作水平。此外,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内部《财务数据资源手册》,高效处理财务数据,实现标准化、系统化的财务数据管理,并逐步对数据接口进行统一,打破内部“信息孤岛”现象。同时,学校也重视立足于服务视角对系统进行优化与统筹设计,及时整合不适宜线上办理的业务,加强流程再造,打造智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并注重利用官网、公众号等途径加强宣传,建立网上财务服务大厅,为师生提供便利。
4.4 加强内部风险防范
一方面,高校要针对财务工作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形成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分工制约机制,制定相應的信息化建设规定,对财务人员的权限、职责加以明确,促使财务人员在工作环节能够更好地配合,相互监督、相互牵制,有效保障高校财务工作的安全稳定。内部可合理利用IP方式识别财务人员身份,加强权限管理,针对财务人员不同的工作内容,开放对应的数据库,定期评估员工账号的安全性,记录好相应的访问时间、信息、内容等。另一方面,高校需建立财务软件安全管理制度。内部可引进相应的防火墙技术,通过授权认证、身份确认等及时防范信息系统风险,监控内部数据存储载体,定期检查网络安全,避免潜在的数据安全风险点。此外,高校可引进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开展服务器数据备份工作,检测系统安全隐患,防范信息系统风险,避免因系统故障问题导致工作停滞,增加高校内部损失。
5 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政策支持、技术支持,且符合自身发展需求,才能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第一,高校需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通过转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认识,针对不同层级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内部形成良好的建设环境,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第二,完善财务流程管理机制,管理人员需针对财务工作分类,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强化内部监督,确保整体财务流程规范、有序。第三,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报销、收费、移动App、数据共享以及数据提取功能,减少财务人员线下工作量,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加强财务分析、支撑领导层制定决策中。第四,加强风险防范,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牵制机制,管控系统运行环节的各项风险,减少非必要损失。高校应及时解决财务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增强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为财务工作提供支撑,全面提升高校内部工作质效。
参考文献
[1]刘蓉蓉,耿江术. 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探究[J]. 会计师,2022(22):117-119.
[2]郭锦.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 会计师,2022(10):30-32.
[3]刘莉. 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探讨[J]. 财经界,2020(15):123-124.
[4]陈飞琴. 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 财会学习,2020(1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