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4-04-10 13:43杨丽玲
广西教育·A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小学语文教学

杨丽玲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维护民族团结,教育是基础。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各个学段有机渗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助于学生从中受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民族团结;核心素养;中华民族共同体;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4-0015-0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学生尊重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只有了解并尊重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学科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的内容,有许多描写各民族风土人情的文章。这些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课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部分教师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遵循“先形象,再伴随抽象,逐渐抽象,逐步升华”的原则。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更多的是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出发,未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二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性不足。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比较懵懂,民族文化对他们而言比较陌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地挖掘语文课本中的民族文化知识,并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团结意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每个学段教材的民族团结知识深挖不足,导致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体验不足,很难全面了解各民族的独特文化。三是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其教育意义是指导学生的思想和实践行为,让他们长大以后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但是有的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习惯采用平鋪直叙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兴趣,导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降低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现行的语文教材,每个学段都涉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课文,大部分课文还配备了符合文义的单幅或多幅彩色图片。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探寻民族的历史、习俗等。教师结合课文的内容、插图、课后习题,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及汇报,有助于提升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保持“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强调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增加“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达到知识与价值塑造相统一[1]。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因材施教。

一、以插图或图画开启学生民族团结的认知之旅

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认真观察可以发现,学生拿到课本后往往会先看书中的插图。为此,教师可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探究民族文化的兴趣,唤醒他们观察、提取、重组、建构信息的意识,以书中的插图开启他们对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认知之旅。

例如,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是小学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一课。这一课是全册书的开始,大开本的插图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借助这一插图,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用“我是   族,我看到了     ”的句式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合视频中的升旗仪式,介绍天安门、五星红旗、56个民族生活习俗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同胞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课后布置实践拓展型作业:收集材料,画一画你喜欢的民族服饰或风俗习惯。通过课内外整合,学生不仅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还了解各个民族的服饰、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感受到各民族的团结友爱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中有这样一句话:“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可见,教材中的插图发挥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

例如,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讲述的是1961年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故事。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和热情,体现了周恩来总理亲民、爱民,以及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们对周恩来总理的崇敬与爱戴。按照以往的教学习惯,有的教师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简单介绍泼水节,然后开启课文教学,往往会忽略课文插图。笔者认为,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分析插图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从插图中你们能看出这是哪个民族吗?

生1:傣族。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这是傣族?

生2:傣族妇女喜欢将长发盘于头顶,在头发上插上鲜花。她们的上衣又短又紧身。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哪个同学说说周总理手上拿的是什么?

生3:他一只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只手拿着柏树枝。

师:为什么周总理要拿着这些东西与傣族人民在一起呢?让我们一起走入文本进行学习。

教师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阅读有方向、有目标。有目标就有动力,当学生学习了字词、品读了句子、掌握了课文内容后,教师可布置实践型作业:了解傣族泼水节的民族活动,用表格或画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引导,能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从语言到画面,再到语言表达的转换,既训练了语言和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对傣族民族节日的认知。

又如,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一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在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图画并写上相应的词语。上课伊始,教师可激趣导入,让学生“辨画猜节日”(如图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下面我们就做个“辨画猜节日”的游戏,比一比谁看得最仔细,猜得最准确。

贴春联 领红包(春节)

赛龙舟 挂艾草(端午节)

吃月饼 赏月亮(中秋节)

(揭题: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

图1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导入环节图示

教师通过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图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运用词语。课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充实课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激發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以阅读仿写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每个年龄段都包含有前一段思维的因素。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趋向平衡,学生对需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他们能借助直观的形象,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从而把握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仿写课本中的一个画面或场景,能让学生的认知由课本过渡到多彩的生活,加深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新颖生动的仿写表达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让学生学中有感、感中有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心中,潜移默化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可用希沃白板出示各个民族的服饰,让学生连线对应的民族,初步感知这所小学的不同之处。接着从新鲜的词语入手,让学生圈出不常见的词语,从而感受到这所学校学生、环境、活动的特别,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然后从词到句,让学生品读“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和“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两句话,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来上学的快乐、团结,以及这所学校的特别;通过仿写(1)“       ,从       ,从       ,从        ,有       ,有      ,有      ,还有     。”(2)“这时候,。最有趣的是。”让学生在对比中提升对“各个民族的孩子在祖国这棵‘大青树下,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团结友爱,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的认识。

又如,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主要描写了白族小姑娘和阿妈在云南洱海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的是母女间温馨甜蜜、情景交融的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授课结束时,教师可设计仿写练习:想象你和妈妈也在云南洱海边走边看月亮,一路走到大青树下的小学。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这样有助于学生迁移知识,并通过阅读与仿写感受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相互离不开,亲如一家”等道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以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信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活跃,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并以解决问题而告终。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聚焦民族团结的素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升华学生的情感,而且能促使学生自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2]。

六年级上册《草原》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中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草原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蒙古人民马上迎客的英姿、主客联欢的欢乐场景及依依话别的四个场景。每个场景都写得很生动,体现了草原的风光美和民俗美,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情谊。在“依依惜别”教学环节,教师可让学生演一演蒙汉人民惜别的场景,使学生通过表演“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等场面,从“蒙汉情谊”中深刻地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体会民族团结互助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维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又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风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和《藏戏》四篇文章。不同的人文地域有不同的民俗风情,这也是课本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可通过“感受多彩民俗,领悟共同情感”这一主题,设置如下页图2所示的学习任务群。

通过以上一系列任务驱动,学生感受到了不同的民俗风情,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牢固树立了民族团结的信念。

教师深挖教材中的民族团结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促进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增进学生对不同民族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而且能够使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觉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路径,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插图或图画、阅读仿写、探究等途径发现、整理民族团结的相关内容,潜移默化地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顾之川.语文教师如何用好新课标[J].新课程评论,2022(9):15-22.

[2]樊丽.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J].中国民族博览,2021(17):101-103.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小学语文教学
民族团结之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