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英语教学 培养文化意识

2024-04-05 16:00:08马菊
教育界·A 2024年4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文化意识初中英语

马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尤为重要,其中,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文化的回溯和文化的交流中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使用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学科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意识;优化教学

文化意识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对中外文化的认知、审美、心理素质、习惯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英语学科本身是一门外来的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语言教学,要将教学面拓展到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方面,将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形成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启迪学生的思想。

一、挖掘教材资源,积累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除了包含单词和句子,还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资源,并围绕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展开相应的拓展,这可以让学生感悟和学习优秀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1]。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Let's Celebrate!”一单元主要描述了中西方的节日,涉及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在“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中,教材介绍了圣诞节、感恩节、春节、端午节等节日,学生能从课本中大概了解这些节日的相关内容,但受篇幅、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教材并没有完整介绍每个节日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为学生拓展知识。在此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并搜集节日的相关知识,如节日时间、节日习俗与节日传说等,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预习的内容用英文表达。教师提出问题:“Do you know whe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调动自己预习的知识回答:“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接著,教师进一步问道:“Do you know the custom of Dragon Boat Festival?”。教师让学生自行抢答,学生简单列举“eating zongzi”“dragon boat racing”等。教师适当补充“drinking realgar wine”“wearing a sachet”“tying five colored rings”等习俗,丰富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通过问答,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了解各种节日的历史由来与风俗习惯,感悟其中的内涵。教师鼓励学生在积累文化知识后,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英语作文,并提出问题:“What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Why do you like it?”“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节日文化及习俗,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谈论自己喜欢的节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感悟文化的魅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观念[2]。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需要教师紧扣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从育人视角引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并拓展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二、赏析文学作品,体会文化特点

文学作品是人类历程中持续且深远的思想传播形式。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时必须借助优秀文学作品的力量。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不仅是欣赏与认识文化内涵的过程,更是体会文化特点的过程。面对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形成独特的观点。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A good read”中的“Reading”板块节选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课堂伊始,教师让学生观看节选部分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兴趣。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概括:“The hero,Gulliver,he has been to Lilliput,adult country,flying island country and Hui Ma country.On different islands,he experienced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 things.”。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本,让学生概括课本上的故事。课本讲述的是格列佛游历其中一个岛的经历。教师概括格列佛在其他岛的游历故事为学生做示范:“In Brobdingnag,he met the Giant and was forced to serve it. On the island of Flying,he met a horse that can fly and helped the king defeat a rebellion.”。学生模仿教师,仔细阅读课文后进行概括:“On the island of Lilliput,he was tied to the ground and found himself trapped in a ‘Lilliputian.”。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提问:“Gulliver saved the day again and again through his wisdom,what do you learn from him?”。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与感知回答:“We must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bravely.”。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上进行总结:“It tells us that there is oppression,there is resistance, and only by daring to resist can we get the so-called equality and happiness.”。除了解读故事内容,作品风格与手法的运用也值得探析。教师可以将这本书与类似风格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如老舍所著的《猫城记》。相较于外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作品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让学生总结这部作品的写作特点:该书采用游记式的结构展开故事,用第一人称写作,具有讽喻及科幻色彩。学生在类比的过程中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师的对比分析下,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两部作品的作者处于不同的时代,身处不同的国家,但是受相似社会背景的影响,创作的内容与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中西方文学是相互影响的,作家们善于吸取世界各地优秀作品的精华,在模仿和再创造的过程中使文化更加辉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学作品的异同,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延伸,能够补充他们阅读的视角,突破英文作品“读不懂”的难题,也能让他们对中国文学作品形成新的感受,挖掘出新的道理与智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有助于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性,鉴别多元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思想教育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不断渗透文化的过程。赏析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文化特点、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学生在比较中外文学作品异同并分析其深层次原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不同文化的特点,增强文化认同感,形成包容的心态。

三、结合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从教育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1“Asia”一课主要介绍了亚洲以及许多亚洲国家的文化,其中,“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列举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伊始,教师联系日常生活,介绍太极这项常见的运动:“Tai Chi can strengthen the body,improve sleep,and have many benefits for the human body.”。联系生活能够使传统文化更具体化,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接着,教师从点上升到这节课的主题:“Like Tai Chi,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also have a unique charm.What makes China so special?”。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开始融入课堂。随后,教师创设情境,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British exchang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many special things in China.Can you show some to them?”。这样的情境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主动回忆自己接触过的传统文化。在认真思考后,结合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学生回答:“Chinese opera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Beijing oper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It has strong local colour.”。根據学生的回答,教师播放一些简短的京剧视频,简单介绍京剧的由来与发展。除了提出启发式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的方式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教师介绍中国结:“Do you know Chinese knots? Chinese knot

has a long and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in history. It i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ancient artistic civilization of the Han nationality.”。在介绍完后,教师将这段话抄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词,了解长难句的用法,在让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感。除此之外,课本上还提及不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Chinese paper-cutting、dragon dance、kung fu、chopsticks等。教师可以用以上两种方法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些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眼界。当然,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如在学习剪纸文化时,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制作漂亮的剪纸,一边做一边用英语表达正在进行的步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能让学生感悟文化的力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具有深远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文化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文化交流。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Know yourself”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提炼本堂课的重点知识,然后围绕重点知识搭建学习新知平台。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本课的重点短语和重点句型,如“make sb do”“keep sth in good order”“Not only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ir English teacher pays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开展学习。如小组成员A查单词的发音、单词的词性和单词的词义等,小组成员B运用这几个新单词造句,小组成员C在小组成员B的基础上利用重点句型改编句子。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搭建交流平台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交互性,使学习成果透明化,促使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及时弥补。除了线下学习交流平台,教师还可以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知识,介绍在各领域表现突出的人物,以短文或语音的形式在学习平台分享。这样做既能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能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应开发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和发展思维的平台,如在慕课平台上搜集文化类的英语学习课程。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必克英语以及英语流利说等英语学习app进行文化的学习沟通与交流。这些平台具有与外国口语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功能,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大幅提升口语能力,直观感受不同文化的冲击,提升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传递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坚定文化自信。

搭建平台能使学生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发挥多种才能,张扬个性,有机整合知识。同时,通过开展文化交流,学生能够提升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围绕这个出发点探索教材,开展实践,从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到让学生利用文化知识进行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洪琳.核心素养时代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探究[J].英语教师,2023,23(17):158-160.

[2]杨秧.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以译林版《英语》九上Unit 5 Art World 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生英语,2023(18):115-116.

[3]余雪冰.搭建英语学习平台的实践[J].广西教育,2019(1):115-116.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文化意识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05:04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
基于文本框架的英语阅读教学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