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学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塑造、存储、传播的功能,认为中学档案赋能存在着理念、资源、制度、技术的困境,需要从加强要素整合、档案资源建设、强化档案开发利用、拓展文化建设阵地、提升育人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档案;优化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根基,具有鲜明特色、浓厚文化底蕴、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塑造、无声的熏陶和感染[1]。在提升育人质量、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档案是学校历史的真实记录,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打造富有特色的建设模式。在新形势下,需要发挥充分发挥档案赋能作用,提升校园文化治理效能。
1 中学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1.1 中学档案具有文化教育功能
中学是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要抓住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节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学档案蕴含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蕴含教师无私奉献和红烛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素材。有的图片档案记录教育设施的更新换代、校舍面貌的焕然一新和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反映我国教育事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这些档案资源展示出来,以其真实性、客观性为依托,能够激发青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1.2 中学档案具有精神塑造功能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给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3]。中学档案中记载着学校的发展历史、彰显着学校的办学和人文精神,能够通过打造校史馆、档案文化长廊等,成为塑造启迪智慧、陶冶心灵的精神文化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正确的人生选择。
1.3 中学档案具有知识传承功能
档案资源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养分,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和创新意识。这些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着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取得成绩,是彰显学校软实力、传承优良传统的载体。有的學校将知名校友的读书笔记、考卷等档案进行展出,通过这些档案元素的挖掘、阐释和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学生营造无声的课堂,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见贤思齐,激发学习动力。同时,这些资源也是几代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档案资源。在传承优良教学方法与内容、发扬优良教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优良师德师风接续传承,推进学科专业与教师队伍建设。
1.4 中学档案具有存储传播功能
为了更好地留存学校历史,人们通过文件、照片、音视频等元素,将这些记忆保存下来,形成了珍贵的学校档案资源。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这些档案以数字形式得到深度存储,更好地保护了文化遗产。档案是中学教书育人的富矿,是校园文化的关键依托。传播功能是中学档案的生命力,档案资源只有从“幕后”走向“前台”,发挥其育人功能才能实现价值。在新阶段,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中学档案的传播更加便利、方式更加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体验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学档案在无声无息中焕发时代光芒。
2 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中学档案的困境
2.1 理念困境
目前中学在档案资源赋能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中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育人和提升教学成绩,在档案资源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是辅助性措施,费时费力,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认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是综合档案部门的事情,中学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资源,为学生和教学提供查询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是软实力建设的范畴,按照上级的部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进行规划,档案资源很难提供必要的素材。同时,档案利用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中学难以有精力、有师资完成。以上这些思想上的偏差,造成了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力度不够,无法释放档案活力,影响了校园文化质量提升。
2.2 资源困境
档案资源在数量增长的基础上面临着质量困境,主要表现在:一是归档范围较窄。中学归档范围未能及时扩展,比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重要的新媒体档案、视频档案、口述档案等收集不够及时。归档多以文书档案为主,素材较为单一,无法为校园文化提供多样元素。二是档案价值鉴定不到位。数字档案已成为档案管理的基本缺失,但是数字档案的价值决定长期存储计划的重点和方向。有些数字档案可能是历史上的珍贵记录,需要长期保存;有些数字档案可能是学校的业务记录,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保留,这方面缺乏鉴别能力,造成数字资源存储的混乱,致使有效地信息被埋没。
2.3 制度困境
从现实来看,部门中学的组织领导体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档案赋能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力度。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学校的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处于自发状态,开发利用工作只是临时性工作,很难形成长久的推动力。二是缺乏有力的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脱离学校实际、与学校管理不协调、流离于学校目标之外、缺乏有效行动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融合和渗透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这影响了档案资源参与文化建设的空间和切入点。三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档案赋能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展示类型能够提升文化建设的层次,但是这需要学校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但是受思想认识和资金状况的限制,中学在资金支持上缺乏力度,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不高、同质化程度高,不能有效发挥文化对学生思想熏陶的作用。
2.4 技术困境
档案赋能手段较为落后,档案对文化建设作用处于提供资料参考的低级阶段,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形式支撑。主要表现在:一是赋能手段单一。传统的档案开发形式主要有建立校史馆、展示墙等,新颖度、冲击力不强,难以吸引青少年,教育效果不足。二是宣传引导不足。线上校园文化宣传成为新的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VR展厅进行思想教育引导,易于激发青少年的思想共识和情感价值,但是部分中学对线上宣传重视不够,单纯的说教难以达到教育目标。
3 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中学档案的优化路径
3.1 整合档案管理基础要素
一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自觉。要树立赋能文化建设的大档案意识,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档案工作的责任感,深刻体会到档案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独特性,着力提升思想认识,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二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自觉。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横向联系,提升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使档案资源的价值活力更好地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上。要坚持学校特色,避免同质化和一刀切,因地制宜建设独特档案元素和符号,增强学校文化的软实力和厚重性。三是持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文化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文化已经成为生产力,是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重要推动力。中学要将文化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设置专项档案保护与开发利用资金,解决好档案管理动力不足的问题。要积极争取横向课题项目,加强与专业部门的联系,以科研带动档案文化开发与利用提质增效。
3.2 强化档案资源建设
一是细化档案归档范围。要改变以文书档案为主的收集方式,明确制定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收集重點。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前提下,要做好自媒体档案、新媒体档案等特色档案的收集归档,确保重点档案资源应归尽归。二是加强重点档案征集。要对学校发展历史上重大事件、知名人物等开展征集和建档工作,可通过上门征集、发布公告、有偿购买等形式,打造文化档案矩阵,为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有的学校搜集整理80余件黄大年同志生前用品,向学生更加生动讲述“黄大年故事”,成为传承科学家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打造成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三是加强口述档案采集。口述档案采集是抢救和保护学校历史记忆重要渠道,也是弥补资料缺失的方式。学校要摸排走访,制定“口述”档案采集方案,开展抢救保护在学校建设、发展、创业中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通过“口述”档案保存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活历史”“活档案”。四是加强电子档案收集。要对教育教学电子档案进行专门收集,打造专题数据库,比如团活动档案、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名人档案等,为开发利用奠定坚持的数据基础。
3.3 强化档案开发利用
中学档案只有从沉睡状态唤醒,才能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档案资源进课堂。要结合学校历史上的典型事件和模范人物,打造特色视频或读本,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厚重的校园传统。如某中学还原一位著名校友的资料,编写《校友录中的杰出校友》,展示校友的才华横溢和光辉成就,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信心。二是编撰档案读物。理想信念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档案资源中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素材。深入挖掘档案中人文精神,通过读物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精神的力量。某中学结合校友、在校师生的亲身经历和励志故事,组织编写《奋斗者的成长之路》案例汇编,收录在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的先进典型,弘扬一代代建设者的拼搏精神和奋发向前的态度,激发学生形成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三是利用好新媒体。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为传播校园文化提供广阔平台,特别是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受到青年人的喜爱。要选取有价值的档案样本,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宣教功能。有的学校拍摄了“影像中的学校记忆”,以照片和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视频一分多钟,满足了青年人阅读习惯,校园文化的内涵更加多元丰富。
3.4 拓展文化建设阵地
一是加强档案数据化建设。要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着力加强电子档案共享利用机制建设,让学生能够自主浏览和下载相关文化内容。在学校的网页或者内容开辟档案文化专栏或者校园文化体验馆,将数字人文技术融入专栏,以VR为核心,将优秀档案文化和校园文化通过可看、可听、可感知、可交互的形式,进行展示与传播。二是着力打造网络平台。“互联网+”冲击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学校品牌打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4]。要建立学校特色微信公众平台,拓展校园文化广域,面向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全方位综合文化服务平台。可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档案专栏,将主题展览进行线上展示。三是着力建设高水平校史馆。打造校史文化品牌是彰显校园特色及文化精神、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情感和对母校文化认同的有效手段。要将档案史料置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中,通过“大背景、小切口、当下语言”,构成叙事线、故事核、驻足点,形成入脑入心、共鸣共情、催人奋进的观展体验。
3.5 提升育人能力水平
学校档案工作要将服务好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在提升育人实效上取得实效,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服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分析档案管理队伍结构特点,查找在人才建设和培养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及时研究破解,着力打造高素质档案人才梯队。二是加强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要对档案编研、开发利用、数据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开展重点培训,精心设置培训课程,着力提升档案人员的服务能力。要加强交流合作,探索长期协作机制,在档案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深度联合,凝聚校园文化建设合力。三是加强机构建设,夯实档案服务能力建设的组织基础。有条件的中学可以设置综合档案馆,统筹推进档案服务工作。要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等综合性文化机构联系,开辟协同育人新模式,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研究、编辑出版有关史料,提升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便利性和覆盖面。
参考文献
[1]刘青敏,崔海燕.思想道德修养与社交礼仪合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力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3):12.
[2]石海燕.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创新实践[J].新课程,2021(04):21.
[3]王建明.劳模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01):20.
[4]刘鑫,谢绍群,王向富,阳梦怡.“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构建校园文化新媒体宣传平台[J].中国培训,2016(09):01.
作者简介:陆小妹(1981— ),档案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馆员,主要从事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小学设备档案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