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研究

2024-04-03 07:15贺春凤罗晓波罗艳张国珍
兰台内外 2024年3期
关键词:编目档案资源

贺春凤 罗晓波 罗艳 张国珍

摘 要:本文以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学研究院陈列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实践为例,从档案学、生物学领域介绍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方法和步骤,建立档案编目基础数据库,并进行一些创新探索和尝试。为部分建有动物标本馆(室)使用统一自然分类法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档案编目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探讨档案学在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丰富生物学在档案学领域研究内容。

关键词:动物标本;档案;资源;编目

项目基金:四川省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1JDKY0023。

前言

标本即资源,动物标本是生物标本资源的一个门类,是8大科学标本资源之一,包括实物标本及与之相关的数据,是典型的自然科技资源。因此动物标本资源档案属特殊载体的科技档案,跨生物、档案两个学界。一直以来,生物学界档案意识淡薄,忽视了生物标本资源作为学术研究基础物质材料载体的重要性;对标本资源档案编目研究认识不足,无视其在教学科研科普商业观赏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及档案交流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新修订的《档案法》增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专章,明确规定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有条件的应当建设数字档案馆”。传统载体档案尚且如此,作为以生物制品为主要载体的动物标本资源档案,更应当走向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编目现代化。计算机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具,档案编目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最重要一环[1],也是建设陈列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研是贯彻实施新《档案法》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及开展资源调查、环境论证、科学研究的历史记录保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是对传统纸质档案的一种补充,意义重要而长远。

1 陈列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状况

动物标本资源均源于老一辈科技工作者野外亲自采集制作、收藏和积累形成,具有稀有性、不可再得性,十分珍贵。经初步整理:主要有川西北高寒湿地、三峡库区鸟类标本资源档案16目37科144属232种约1100号;兽类标本资源档案5目11科19属22种约60号;长江上游鱼类标本资源档案9目20科107属241种约3500号,其中珍稀濒危、四川特有鱼类标本资源档案约500号。鱼类标本资源档案是四川省馆藏量最大、种类最齐全,著有《四川鱼类志》,这一档案状况客观的反映研究区域动物物种资源的分布情况,代表鱼类学研究的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6月,在原标本室基础上,建成现在的陈列馆,使标本从仓库移至于宽敞透明的橱窗和展台中,展示面积700余平方米。

2 档案编目研究进展与不足

新一代信息科学技术进步及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生物学领域研究,也为标本资源档案研究创造新的科研方法和模式。早在1978年,中国科学院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计算机编研出一套古生物模式标本档案馆藏目录。1992年,中国科学院汇集分布在国内的动物物种基本信息(分类代码,分类地位,拉丁学名,中文名称,定名人,定名年代,原始文献,模式产地,地理分布,同物异名等),开始大规模进行动物物种编目,建成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2]。2005年,科技部动物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等项目实施,中国科学院建成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NSTI和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实现动物标本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然而,目前对标本资源档案编目研究相对较少,标本档案研究模式陈旧落后,传统标本资源档案编目仅简单的收集整理实物标本资源野外标签,各标本馆逐件登记,按物种自然分类法各自编目一套系统档案号,制作标本为单位的明细检索卡,如:以标本号为序的顺序卡、以作者名为序的作者卡、以属种名为序的属种卡、以地点年代为序的其他索引卡等,档案编目信息分散,编目程序繁琐复杂,手工操作繁重,编目时间效率低下,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标本档案编目标准体系。

3 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方法和步骤

标本资源档案编目是用目录的形式将整理分类成果固定下来,既是物种编目,又是档案编目,既遵循档案编目一般流程,又遵循生物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当前标本资源档案编目工作的不足,本研究对陈列馆动物标本档案进行了编目实践探索,形成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方法,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3.1 收集整理档案

首先,收集整理陈列馆处于凌乱状态的动物标本资源实物及照片档案,形成档案纸质原始手稿,以目前最流行的电子表格综合处理软件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逐条录入到计算机中,在excel表格中进行统计分析、信息化排列处理,形成标本资源档案信息化电子文档。档案照片与标本资源实物一一对应。其次,把标本资源档案的存放位置进行编号并贴上标签贴,确定陈列位置。

3.2 档案分类著录

查阅《四川鱼类志》《四川鸟类原色图鉴》等工具书,搜索参照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NSTI)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国家标本资源库、中国自然保护区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物种2000多样性数据平台中心,确认标本资源物种中文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门、纲、目、科、属、种)。手动分类整理、统计排列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物种数量。参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制定的自然科技资源共性描述规范和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数据汇交技术规程共性信息,选取中文名称、属名、种加词、科名称、资源归类编码、采集时间、采集号、采集地点、保藏方式9个描述符作为标本档案著录条目,选取海拔、性别2个个性信息描述符为档案著录条目,另增加《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濒危等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国特有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CITES物种、件数、陈列位置、档案编号、标本来源、保管期限等9个一般档案信息描述符作为馆藏动物标本档案著录条目。结合标本资源实际情况和全部特征,馆藏动物标本资源档案著录条目描述符共有20个,标引主题内容为任意著录条目。

3.3 资源归类码

利用标本资源社会共享服务平台,采用《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资源分级归类与编码标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NSTI)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中的资源分类编码,以共享服务平台中的资源归类码为编目核心条目进行档案编目,对照档案分类名录,编写资源归类码表。

3.4 编目排列

不同纲编目按标本资源归类码顺序排列;不同目按科名排列;不同科的动物标本资源以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资源分级归类与编码表中的资源归类码为先后顺序排列;同科同属相邻排列,不同属按拉丁属名A,B,C……顺次排列;同属同种相邻排列,同一物种标本资源有多号档案,按标本资源档案陈列位置和采集号先后排列,并以档案编码顺次排列,不同种按拉丁属名第一个字母A,B,C……顺序依次排列,若种加词首位字母相同,顺次按第二个字母a,b,c……顺序依次排列,直至排列完成为止。

3.5 档案编号

参照李迪强、张于光等编著《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编码规程,确定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档案号为三段共5位等长编码,唯一地标识一号标本档案。增加、缺失、转让、减少标本资源档案时号可扩充、取消、删除、保留、修订等[3]。本研究标本资源档案编目档案编号按照已排列完成的标本档案编目先后顺序,从小到大依次编号。

3.6 编目基础数据库

标本资源档案原始记录信息经收集、整理、分类、著录、编目,形成物种档案名录和标本资源档案编目基础数据库。物种档案目录和编目数据库一目了然,可操作增加、扩充、取消、删除、保留、修订,简单便捷,查询查看外借交流交换省时省事。

4 结论与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陈列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这一科技档案编目研究实践,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NSTI和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下,获取了准确、可靠的标本资源分类数据信息,探索以国家平台自然资源归类码为档案编目核心条目,尝试对馆藏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方法进行创新,建成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基础数据库,简化了标本资源档案日常损耗,延长了保存寿命,促进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的发展。

编目数据库是科技工作者采集制作动物标本资源历史记录的一个反映,是今天和历史沟通的桥梁,是穿越时空的隧道,编目数据库的每一号标本档案信息都是珍贵的科研成果再现。数据库应用于陈列馆在整体面向社会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公众科学知识普及及科技创新教育、科研和動物物种资源保护等方面,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为管理者、决策方提供信息支撑。妥善保管、利用、宣传、深入挖掘编目数据库标本资源的档案价值,是编目研究实践在档案领域最大的应用,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在大平台下,仍有很多标本资源档案分散,各单位馆藏标本资源不同,建议打破主管部门界限与地区界线,各单位主管部门、各区域、各行业协同,加强档案编目信息沟通,加强标本馆之间交流融合,整合分散管理的标本资源档案,避免盲目重复,共同探讨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路径和编目方法,最后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档案编目体系。然后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跨单位、跨主管部门甚至跨行政区域的标本资源档案编目共享,进而拓展档案编目科研服务和社会价值实现路径,最大限度发挥档案编目规模效益和应用价值,也是标本档案编目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4]

5 展望未来

编目内容反映人们对自然界动物物种认识的深入程度。应用历史标本档案编目信息,一方面可对照研究区域物种资源生存状况、区域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区域物种变化、是否出现新种以及物种区系,为濒危物种等级制定、《四川鸟类志》《四川鱼类志》工具书更新编纂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撑,为保护物种多样性,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一份力。另一方面,也可探讨互联网+档案编目实践,探索推动标本资源档案编目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建共享,甚至建立全国动物标本档案查询利用平台,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编目信息需求,让档案编目工作面向社会,惠及广大民众,促进生物标本资源档案学领域的发展。未来,各标本馆可共同探讨开展标本资源档案编目体系研究,建立标本资源档案交换交流制度,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整合档案编目资源,信息化交流共享,共同发展,进而优化陈列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结构,丰富各标本馆档案馆藏,从而避免造成标本资源档案的浪费,[5]使生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建设朝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方向迈进,瞄准档案学领域智慧档案的发展前沿,为高质量创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陈列馆奠定基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广泛应用,要求与档案事业有关的各项工作(包括场馆建设、档案编目、展陈展览、科学普及、共建共享等)深度融合,档案信息化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动物标本资源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科技档案,特别是档案编目工作也相应实现开放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必须配备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作风素质优良、思想与时俱进的档案编目人才队伍,作为档案学在生物学领域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才支撑,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深入细致开展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实地大调查大研究,推动动物标本资源编目科学数据与调查研究档案编目协同管理,不断充实编目数据库内容。档案编目人员既是档案建设者,也是档案价值宣传者、挖掘者,各标本馆可探索建立生物标本档案编目科普培训制度,提升生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

另外,国家鼓励开发利用陈列馆动物标本资源档案,宣传生物学知识、破除愚昧障碍等误区,编目研究成果的应用无疑是档案工作在生物领域和科技领域的延伸,也是陈列馆科普工作的重要使命。各标本馆应以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不同物种标本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选取档案编目成果中的特有、精品(旗舰种、伞护种、关键种、指示种等)物种档案,围绕阻碍生物学、档案学发展的愚昧思想行为和认识误区,研究多种方式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企业,讲好标本故事、档案故事,弘扬档案科学精神,扩大动物标本档案编目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人们档案意识,发挥动物标本资源档案编目的社会教育科学普及功能,鼓励支持档案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坚持与时俱进,是贯彻落实新修订《档案法》,构建档案事业在生物学领域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杨洁.浅谈生物标本的档案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8):14-16.

[2]徐阳.科学研究中模式标本档案的管理[J].档案学通讯,1992(5):37-41.

[3]李迪强,张于光等编著[M].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和标本采集整理共享技术规程.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1

[4]王素红.高等生物标本档案的价值归属及实现途径[J].兰台世界,2011(8)18-19.

[5]赵金波,林慧中.高校生物标本档案的规范管理与有效利用[J].世纪桥,2013(5):125-126.

第一作者简介:贺春凤(1983— ),研究生学历,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助研,从事环境生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罗晓波(1971— ),研究员,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编目档案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