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芳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双减”政策的落实,迫切要求教师也要在作业设计上积极探索,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出发点设计单元探究性作业,不仅可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双减” 小学数学 单元作业设计
为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精神,遵循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儿童学习发展规律,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切实做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整体分析,明确单元作业设计方向
单元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应该紧扣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学习内容,把握前后知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探究性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逐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并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类比、转化、极限、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可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材料,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实践,理解圆柱、圆锥的表征,并与三维建模、平面建模、立体建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游戏、探究、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柱、圆锥的概念。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思考如何把教材内容整合成一个单元整体结构,并由此设计符合核心素养导向的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能充分体会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思维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潜能。
二、形式多样,优化单元作业形式内容
单元作业设计旨在对整个单元中的各个时段的作业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安排。一方面,要围绕单元知识目标,重点系统设计作业内容,避免单一、机械、重复的作业,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另一方面,不仅重视知识性练习,更关注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达到提质增效的应有价值。
(一)设计基础型作业,突出教学重点
基础型作业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基础扎实了,全面提高质量才有基本保障。
例1:(1)已经知道圆柱、圆锥的底部半径和高,如何分别计算圆柱、圆锥的容积呢?请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2)一张底是8 cm,高是5 cm的平行四边形卡纸,可以围成一个圆柱体吗?如果可以围成一个圆柱体,那么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设计此类作业目的是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理解新知。通过此类活动,建立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联,从而提升空间感知能力。
(二)设计拓展型作业,提高学习能力
在基础型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一些综合拓展型题组作業,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思维空间,实现举一反三、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1)烟囱、油桶、水管、鱼缸、通风管、笔筒,要想求上述物体的表面积需要计算哪几个面?(2)将一个长、宽、高分别是4 cm、4 cm、6 cm的长方体木材切割成最大的圆柱或者圆锥形状,切割成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是多少?(3)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条边分别是3 cm、4 cm、5 cm。①假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中心旋转一周,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圆锥。那么这两个圆锥底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②假设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C所在的直线为轴进行一次旋转,想象一下会得到一个怎样的立体图形,你能求出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吗?
在研究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内容时,我们不仅要掌握它们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学习,过渡到综合知识的运用,学会数形结合的方法,体会转化、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思维有所突破,学法有所创新。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培养探究能力
设计单元实践型作业的目的是有效巩固、加深和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实现知行合一。
例3:(1)量一量。从生活中找出一个圆柱形物体,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2)做一做。找一张卡纸制作一个圆柱体(尺寸自定),然后计算出该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测一测。选择生活中的圆柱体容器来测量某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土豆、地瓜、石块等),请写出操作步骤,并记录相关的测量与计算出的数据。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圆柱体、圆锥体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融合,让学生逐渐形成“三会”的核心素养。
(四)设计整理型作业,引导自主整理复习
整理复习是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类、整理,建构知识网络。
例4:新知后,请回顾与梳理“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设计思维导图,将这一单元的重点、难点、主要概念、公式以及推导过程用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枚举出典型的问题。
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该项作业。学生将“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穿点成线,线连成网,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
三、改进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作业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方法得当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设计如下表所示的评价表。
通过单元作业评价和反思,学生能够清晰地明确学习目标,并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对作业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关注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这包括学生的交流、评价、学习品质和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凤山小学)
信息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Z2022GH04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婷君.“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2022(06):80-82.
2.吕伟胜.“双减”重构教育生态[J],湖北教育,2021(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