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科技改进教学

2024-04-02 08:03陈娇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科学技术小学音乐

陈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各种新颖的科学技术打开了音乐教学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激发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秉持前沿的教学理念,借助科学技术的优势,改善音乐课堂的现状,增强音乐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学到适合自己的音乐,促进其音乐素养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小学音乐;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136-138

音乐在小学阶段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其良好品格的形成,还可以减轻学生各方面的压力,开发其审美情趣。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落地,小学音乐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改变了小学生对音乐的错误认识,强化了其学习音乐的主观意识,为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奠定了牢固基础。科学技术的融入为音乐教学开辟了新途径,以生动、形象、便捷的特点,吸引小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降低了音乐教学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发展音乐核心素养。教师要勇于创新,利用科学技术包装音乐课堂,将音乐知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学生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树立长久的学习意识。基于此,本文分别论述科学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和策略。

一、科学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传统的音乐教学通常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灌输知识,通过粉笔和黑板传递音乐内容,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好感度不足,学习兴趣不高。而科学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音乐教学现状。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系统、音视频软件等多种方式授课,既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情绪,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全身心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很多教材中没有的音乐知识,这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开阔思路,拓宽视野,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创新音乐课堂教学

与枯燥的音乐课堂相比,现代音乐课堂更有优势和特色,音乐教师不需书写大量的板书,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够给学生带来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展示了音乐的时代性。而且,教师还可以设计很多网页版的音乐游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接受训练,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与审美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师需加深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全方位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创造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善用科学技术改进音乐教学

(一)创设课堂情境,调动感官体验

1.创设生活情境

科学技术的普及让音乐教学如沐春风,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将音乐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得到刺激,发展音乐综合素养。为了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的音乐视频,将学生的思维带到视频中,启发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解读音乐,在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音乐学习任务,找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让人印象深刻的音乐,然后由教师进行收集和汇总,再次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其做一个细心的人。“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正因为有了音乐,我们的生活才更和谐美妙。教师应带领学生探索生活,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教唱,比如讲解小学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时,正因为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持,学生们很快就说出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水流声等,并且还会逼真地模仿,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2.创设游戏情境

喜欢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可以放松自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对游戏教学的重视,利用科学技术创设游戏情境,将音乐学习融入游戏中,转换一种教学思路,让学生以饱满的兴趣参与课堂学习,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质。首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这既能够体现音乐学科的特征,又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个性。当所教的歌曲里面有人物或者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和设计相关的动画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使其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使其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利用所学知识演绎和诠释,对每一堂音乐课都印象深刻。其次,教师还要善于设计一些课外游戏,让学生回家后拿出家里的各种物品,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敲击声,如敲击茶杯、敲击铲子等,激发他们课后主动探索的兴趣,实现“做中学”的教学目标。

(二)借助网络优势,丰富教学资源

1.了解音乐背景

很多学生学习音乐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还不了解歌曲就着急演唱,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学习音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先了解音乐背景,做好前期工作,才能够进入演唱环节,从而顺利地完成整个音乐学习任务。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音乐背景,掌握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歌曲时的处境等,从更加专业的角度理解歌曲,真正优化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活力。

2.理解音乐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不同的音乐中蕴含着不同的情感,需要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加以重视,提高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中的情感能被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与音乐形成共鸣,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与此同时,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给学生获取音乐带来了便利,但是学生缺乏鉴赏能力,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和纠正,让他们理解音乐情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三)应用科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1.微课导入新课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述的方式引入新课,有时候干瘪的语言难以很好地呈现新知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导入新课,不仅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还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留在课堂上,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学习乐器之前,教师不再直接展示乐器,而是利用微课对乐器的形状特点、演奏方式、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避免学生在操作的时候走弯路,也能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展示一些小学生演奏乐器的视频,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更多的学生投入乐器学习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在学习歌曲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微课导入,将歌曲的重难点设计成微课,让学生在师生的讨论和互动中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微课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教师要不断尝试和探索,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发掘网络知识

小学阶段的音乐知识并不难,但是学生如果不能扎实掌握,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和深造。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音乐知识网络,将学过的音乐知识全面汇集起来,当学生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快速获取,减少等待时间,强化音乐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思维导图,无论是教学一首歌还是教学一个学期的音乐,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呈现,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通过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不仅便捷,还可以随时修改,更好地将音乐知识融会贯通,指导学生学以致用。音乐教师还可以开发音乐资源库,将日常教学中用到的优质音乐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分门别类地整理成音乐体系,日积月累,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音乐知识,这对教与学都是一种财富。另外,教师还可为学生推荐音乐学习软件,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自己进行演唱训练,通过多种渠道锻炼歌唱能力,巩固音乐知识基础,涵养精神品质,形成终身学习习惯。

(四)开展实践训练,拓宽音乐视野

1.组织音乐鉴赏活动

当前,小学音乐课教学存在着一些痛点,有的学生虽然会唱歌,却缺少音乐鉴赏力,这会阻止学生的音乐思维发展。在科学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开展音乐鉴赏活动,融入新技术和新思想,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价值观都得到提升,尽情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鉴赏一首歌的时候,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里的情绪,并且初步分析歌曲的结构,跟着歌曲打节拍,做到心中有数,获得听觉上的享受。然后,通过网络展示作者的代表作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对作者的了解,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深化他们的艺术素养。接下来,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跟着歌曲哼唱,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记熟歌曲的主旋律。最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组织小组进行歌曲合唱,看看哪个小组唱得既有节奏感又有情感。

2.组织歌曲伴舞活动

学习音乐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要运用到实际中。为了不断增强美育工作效果,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歌曲伴舞活动,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展现学生的风采,坚定文化自信,纵深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可给学生挑选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要求学生为歌曲伴舞,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在舞蹈中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在欢快、动听的旋律中使音乐课堂的欢乐气氛达到高潮。最初,由于学生对于这种歌曲伴舞形式感到陌生,教师要带领全班学生一起跳,可以先从网上给学生挑选一些舞蹈动作,避免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待学生对创编舞蹈更有灵感时,教师可以增加难度,让不同音乐水平的学生创编不同难度的舞蹈,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活力,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将学生带到五彩斑斓的奇妙音乐世界中。

3.组织节奏创编活动

音乐节奏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作者可以通过节奏凸显歌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表现,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在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节奏创编活动,让“音乐创作”不再是件难事,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创编下课铃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自身的音乐储备和网络查询的资料为依托,设计出让人印象深刻的铃声。学生们从最初的拘谨到后来的放松,整个过程十分温馨,对音乐的运用能力有所提升。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制定节奏创编任务,给学校的健身操表演创编节奏,这时学生们都变得非常活跃,纷纷行动起来,有的上网观看健身操表演,希望从网络上找到灵感;有的开展小组讨论,研究音乐节奏应突出的特点。最终,学生们经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创编出富有个性化的健身操音乐节奏,用旋律为校园生活增添乐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下,小学音乐教学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成就,提升了美育的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音乐教师要立足现实,遵循学生的音乐认知规律,巧妙运用科学技术工具,创造更加轻松和温馨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让音乐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做好统筹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時丽.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小学科学,2018(11).

[2]王叶倩.让多媒体为小学音乐教学“画龙点睛”[J].中小学电教,2016(6).

[3]叶丽芳.信息化环境下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教育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3(4).

[4]黄小益.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音乐课堂[J].知识文库,2021(22)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科学技术小学音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