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游戏化的途径

2024-04-02 08:23秦小英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幼小衔接游戏化

秦小英

〔摘    要〕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能力和引领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对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群体来讲,怎样在科学传输知识过程中避免“小学化”问题已然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背景,科学领域教师若想更为有效地完成科学教育和指导,需要充分了解游戏化教学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依据幼儿能力、学习兴趣和育人目标等,巧设科学游戏,以促使幼儿群体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本文主要围绕幼儿园科学领域学科教学游戏化开展的重要意义、现存问题、注意事项和实践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与同行共同为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高探索和积累经验。

〔关键词〕  幼小衔接;科学教学;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118-120

3~6岁幼儿,虽然已经有较长时间的幼儿园学习经验,但其并未正式接触过课堂,针对该情况,为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目标,教师需立足幼小衔接背景做好一系列启蒙工作。考虑到幼儿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参与游戏活动时主观能动性可被充分调动,所以在展现和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可尝试围绕科学现象与知识巧设各种游戏化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养成科学探究意识和正确学习习惯,同时也能促进幼小衔接,为其升入小学、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园以游戏化方式开展科学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有助于调动幼儿积极性。作为幼儿群体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游戏也是幼儿园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活动,教师通过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引入游戏,既与幼儿需求和兴趣相符,也能使之科学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而这亦是科学教学质效增强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不仅如此,游戏化科学活动的实施,可让幼儿群体在自由、轻松的游戏化氛围和活动过程中丰富个人感官体验、纠正学习态度,这正是幼小衔接工作推进的一个重要目标。其次,有助于幼儿群体主动交流和探究。从学科性质来讲,科学知识具有明显的探究性和趣味性特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很多与生活相关的趣味小实验,面对这些实验内容出于好奇心,幼儿常会与其他同伴一起围绕某些科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总体来讲,通过在科学活动中融入幼儿喜爱的游戏元素,可使整个科学教学过程更为有趣,所以在游戏驱动下幼儿的交流和探究意识也会随之提升。此外,参与科学活动过程中幼儿常会围绕科学知识提出“为什么”,而教师引导幼儿解答问题、探究科学现象和答案的过程也是其拓展思维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探究能力的过程。最后,对锻炼幼儿手脑协调能力有一定帮助。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时,教师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幼儿营造更多参与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和主动思考的机会,通过不断参加各类科学实验,幼儿不仅能对科学实验产生更深印象,同时其手脑协调能力也会获得显著的增长。

二、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幼儿思维认知引导不足。幼小衔接视角下,虽然已经有众多幼儿教师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幼儿能力提升和思维养成的重要影响,可也有少数教师对该项工作理解有限,导致实践教育中对科学活动的趣味性有所忽视。简单来讲,科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看重科学知识的讲授和学习方法的教育,而对于幼儿在兴趣、情感和探究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却有明显忽视。关于该问题,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幼儿园科学教学是幼儿群体科学意识和能力养成的启蒙教育,所以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若科学教学中未能做到针对其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行培养,将极易对其后续发展和学习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其次,教学模式单一。尽管科学教学已然成为学前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事实却是目前仍有个别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学时使用的方法过于单一,即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仅是向幼儿讲解基础科学知识点,或是以示范的方式进行实验演示,这种枯燥且单调的教学模式不仅容易使幼儿对科学探究兴趣逐步减弱,也会导致其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过度依赖,这并不利于其升入小学后进行自主学习。最后,重结果轻过程。该问题是指科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最终结果过于重視,而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却有明显忽视,其实参与科学活动时,幼儿求知欲与好奇心皆是支撑其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引路人,教师必须对激发幼儿求知欲和好奇心加以重视,可结合教育实情来看,显然部分教师并未做到这一点,若该现象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对幼儿在升入小学阶段之后,乃至更高学段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三、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游戏化的实践

幼儿园科学领域学科教学中落实游戏化,首先要突出目标性。教师应在目标明确后,将其渗透于各项科学活动中。如围绕环保主题设计科学活动,教育目标应是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保准则,依据该目标组织科学活动和科学游戏要着重突出环保重要性。其次要突出趣味性。考虑到幼儿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将各种趣味性游戏元素融入科学探究活动中,确保幼儿群体能够在生动、有趣的科学氛围下“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和学习科学知识。最后要突出启发性。以往的科学教学中幼儿仅是知识被动接受角色,自身缺乏主动思考意识和能力,但是为更好地完成幼小衔接工作,设计科学活动与游戏时,教师需以启发幼儿思考为前提。简单来讲,科学教学中教师也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围绕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展开分析,这样才能将科学教学优势充分发挥。

(一)营造趣味氛围

为将游戏化科学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实现幼小衔接目标,要重视游戏化环境氛围的营造。作为一名教育引领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教学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主要角色,同时也要基于全新教育理念,摒弃固化教育方式,完成教学角色转换。不仅如此,在了解幼儿群体这一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后,也应有针对性地调整科学教学方案,筛选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使科学游戏能够巧妙融合。如此教学不仅与幼儿进步和成长需求相契合,同时对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提升综合能力也有一定帮助。例如,在讲解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内容时,教师可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还原书中的相关场景,首先可向幼儿表明:“对于手机小朋友们并不陌生,我们现在常用它来联系家人和进行支付等活动,但其现实阶段的智能手机也是通过技术进步发展形成的,有谁知道第一部电话是谁发明的吗?”结合该问题让幼儿阅读绘本故事,也可鼓励幼儿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更深入地体会电话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以该方法进行教学,可让幼儿认识到科学源自生活,也只有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发现更多科学现象和科学奥秘。此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特别强调“认识游戏和生活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实践教学中一味指导和要求幼儿学习知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教学方法应是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和材料鼓励幼儿自行设计各种小道具或玩具,如废弃塑料瓶、纸盒、瓜子壳、鸡蛋壳、吸管、麻绳等皆是较为理想的科学探究材料。

(二)认识科学现象

对于科学一词,大部分幼儿都无法深刻理解,若教学中仅是机械地向幼儿灌输科学概念,不仅会使学习难度加深,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和实验参与兴趣。鉴于此,为改善这一弊端,教师可对游戏化教学合理应用,通过将科学知识和游戏有机结合,可让幼儿在“玩中学”,并且在科学游戏引导下,幼儿不仅能对科学实验有更深入的认知,其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也会有所增长。具体来讲,科学游戏中教师可向幼儿展示一些极具趣味性的生活现象,指导幼儿观察和探究。例如,组织“睡莲花开”游戏时,可借助水让纸发生纤维膨胀,从而使原本处于折叠的花瓣向外开放这一实验原理设计该游戏,本次实验材料中的广告单和报纸皆属于生活常见物品,通过使用简单生活材料制作睡莲花,并让其在水中争相开放,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好奇心,激发其探究思维意识。

除此之外,在引领幼儿认识科学现象时,也要注重对生活现象巧妙利用。例如,下雨天时玻璃上经常会出现一层水雾,此时一些幼儿会在玻璃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花等,趁此契机教师可组织“玻璃画版的你画我猜”。幼儿两两一组,一名幼儿负责在玻璃上画出指定物品,另一名幼儿负责猜,猜中最多的小组获胜。本次游戏结束后教师可提出:“为何玻璃上能够画画和写字?水雾又是从何而来呢?”结合该问题能够有效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同时对其养成勤思考、敢提问的学习习惯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开展游戏化教学

科学教育实施游戏化教学是指利用多种游戏方式落实科学教育活动,幼小衔接情境下为将游戏化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幼儿园应尽快革新集体教学模式,借助特色化活动调动幼儿学习兴趣。通过以区域游戏为前提、以混龄活动打破班级限制,让幼儿在自然、社会大课堂中完成科学学习。

1.区域科学游戏

组织区域科学游戏可以班级为单位,每日组织区域游戏活动。正式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探究能力设计科学小实验、科学小游戏等,同一时间内教师可为幼儿呈现“光影魔幻”“纸系列”“水世界”“空气系列”等多项游戏,幼儿群体可依据个人兴趣和需求随意挑选。不仅如此,每两周也可以级部为单位组织自主游戏,将同一级部的所有幼儿带入科学游戏区域,让幼儿打破班级束缚参与和完成各类科学游戏,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园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同时对幼小衔接目标实现也极为有利。

2.举办科技节

科技节举办可每年一次,每次时间为一周,这一周内幼儿园内所有教师要共同商讨科技活动主题,如环境创设、宣传活动、区域活动、日常渗透和家长参与等多个方面。例如,“森林学堂”是讓家长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探究,这一过程既能改善亲子关系,也可使幼儿在家长带领下形成良好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亲子小实验”是指由家长与幼儿围绕某科学现象一同做实验,实践过程中彼此可分享探究乐趣,交流心得;“亲子科技小制作”是幼儿园为每个家庭提供一系列易操作、使用方便且安全牢固的材料,而各个家庭需要利用这些材料尝试制作成不同玩具或生活用品,如用废旧扑克拼成收纳箱;塑料瓶制作简易花盆等;“环保时装秀”活动是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尝试用塑料袋、彩色绳等物品制作成各种创意服装。通过参与这类趣味科学游戏,幼儿想象力、创新力与实践能力皆能有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幼儿园以游戏化教学开展科学教学,对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实现幼小衔接教育目标都有一定帮助。因此,为提高科学教学中融入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师可从营造趣味氛围、认知科学现象、开展游戏化教学等几个方面入手实施教学,以确保幼儿群体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感受并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其思维能力,为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王怡心.简析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智力,2023(15):191-194.

[2]周海林.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界,2023(14):116-118.

[3]邸丽珊.试述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科幻画报,2022(12):55-56.

[4]王亚楠.探究创客教育下的科学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开展模式[J].安徽教育科研,2022(28):6-8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幼小衔接游戏化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