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娴 段新冉
摘要: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核心推动力。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落实国家创新发展理念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担当重任。科学合理地评价长三角地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够全面、真实、有效地反映长三角地区高校创新发展的全貌。文章尝试构建了多维的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衡量各类型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现状,而且可以充分考虑各类型高校的发展差异性,为深入开展高校科技创新评价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核心推动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2020年)、《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划的出台,说明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落实国家创新发展理念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担当重任。
在长三角创新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来源,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也是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长三角地区高校的科技创新,才能全面、真实、有效地反映长三角地区高校创新发展的全貌,本文将当前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分类和问题点,结合长三角地区的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构建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和区域贡献的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开展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趋势评价与比较研究。
一、当前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分类及问题点分析
(一)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分类
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另一类是评价国家和区域中科技创新的各类指数排行榜。
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指对高校科技创新或高校创新能力的评价,国内外针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的研究有很多,但其中主要以对某一具体维度的评价为主,缺乏对高校科技创新整体的评价。目前研究较多的维度有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效率、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等等。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单独省份(直辖市),又可以是某几个省(直辖市)组成的某个经济区域,也可以是我国的整体范围。研究方法主要是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法(DEA)等。
目前对于科技创新评价的研究以各类指数排行榜为主,包括国家指数、大学指数和区域指数,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国家指数包括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全球创新指数(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简称GII)、欧洲创新记分牌(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简称EIS)等,这些国家指数对国家的创新政策与环境、市场、人力资本、创新影响、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开展评价之后,汇总成为综合创新指数并进行全球或大洲范围的排名。大学指数排名主要以各大排名中对技术转移、产业合作等指标的统计和调查为主,此外路透社自2015年起连续发布了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虽然标榜为创新力排名,但其指标仍以专利和论文等基础指标为主。区域指数的研究包括硅谷指数、中关村指数、张江创新指数、杭州创新指数等以高新园区和城市为对象的创新指数,指标相比国家指数的指标而言更贴近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二)当前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问题点分析
本文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的评价研究主要是指对高校科技创新或高校创新能力的评价,国内外针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的研究有很多,但其中主要以对某一具体维度的评价为主,缺乏对高校科技创新整体的评价。目前研究较多的具体维度有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效率、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等等。邱均平(2004)等于2004年首次构建了中国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此后,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逐渐多起来。通过对相关研究发现,目前高校科技创新的评价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 高校科技评价指标的设置缺乏差异性和特色。
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进行的设计,虽然指标分类的方法略有不同,但在细化指标方面大同小异,如:吴建国等(2016)、雷亚楠(2018)、蔡万刚等(2019)等分别从科技创新这一单一角度出发,选取其中的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构建了不同的高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单一的评价方法对高校间的差异性重视不够,未考虑不同发展水平、区域和发展阶段的高校的科技创新特色。
2. 高校产出的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不够显著。
目前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高校科技创新也对国家和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存在很多高校产出的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不够显著,高校和经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已有的文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多局限于技术转让、专利出售转让、科技服务项目、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上,如:陈佳等(2015)、郭俊华等(2016)、王虹燕(2020)。这些指标基本可以反映高校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但在高校科技创新对国家软实力和人才培养的贡献等方面鲜有涉及。
3. 高校科技评价研究缺乏区域分类型实证研究。
高校科技评价的研究多是以部分类型高校或是以省域尺度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分析,如:赵蓉英(2012)以中国121所重点大学以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2011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100强作为实证分析的研究对象,蔡琳(2016)采用综合评分法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95所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王金国等(2017)运用复相关-灰色关联分析北京市属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熊国经等(2018)運用E-TOPSIS改进因子分析法对泛珠三角洲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但这类研究大多缺乏区域内各类型高校的全方位实证研究。
4. 指标选取多为量化性质的指标,欠缺定性指标的影响。
目前科技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定量指标为主,数据多来自《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等,仅有少数研究在量化指标基础上,增加制度、环境等主观的定性指标。如:曲雁和孙燕(2009)按照“硬指标”(量化指标)为主、“软指标”(定性指标)为辅的原则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评价指标体系,下设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和创新环境三个一级指标,其中“软指标”创新环境包括市场需求度、政策或制度和文化等三个方面。但这类“软指标”基本没有明确界定指标内涵,同时在具体指标的内容获取上也存在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中,多数只关注同类型或同属性的具体高校,鲜有对特定区域内分类型高校的比较研究;现有文献中的国家、区域或高校的科技创新评价研究基本分为两类,一类并未把高校单独划分出来,仅仅分析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一类是分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但并未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因此,针对此类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存在范围过宽、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弱、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较多困难等问题。
二、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
针对以上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三种类型的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普通本科高校)为对象,认为当前国家及社会背景下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设计思路:
1. 评价体系需体现国际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本身的国际发展水平。“双一流”建设高校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因此,双一流大学的科技创新目标应多集中在产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成果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上,从而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因此,评价体系中应体现“世界前沿性科技创新”领域内的显著差異化,满足双一流大学的国际发展需要。
2. 评价体系需体现对接国家和区域需求,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对国家和区域等各方面的贡献。高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同时,还肩负着社会服务的责任和使命。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背景下,社会对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需求,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上还存在较大的现实差距。因此,无论是双一流高校还是地方高校都应立足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速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并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发展。指标选择上不仅要体现高校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还将凸显高校科技创新在实际中的产出和效益,具体指高校科技对国家和区域战略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贡献等多个方面。
3. 评价体系需体现在国际和国内双重环境下,长三角地区各类型高校科技创新的整体综合实力。科技综合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综合国力的强弱。高等学校的科技实力在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综合实力评价兼顾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个方面,可以准确地反映出长三角地区各类型大学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水平现状。
4. 评价体系需体现在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国际水平、国家贡献和综合实力三个方面的创新特色。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配合专家打分的定性方法对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整体情况和各类型高校的情况都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三、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科学、多元地反映不同类型的高校科技创新水平,进而使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开展相关科技创新活动时可以准确定位,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根据指标的设计思路和已有文献,结合作者的先行研究、实地调研和访谈,初步完成了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框架(详见表1)的设计。4个一级指标下面共列出了15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的内容都具有明确的适用特点,可根据长三角地区高校的不同类型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具体指标并赋权。
1. 国际水平评价三级指标解析:(1)高被引论文数是指被引用次数位居各个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数。(2)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是指一所大学在各大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总数。(3)Nature & Science论文数是指一所大学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折合数量。(4)重大国际奖项中代表性学科的获奖数是指一所大学的教师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数量。(5)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不同专利授予机构的专利数是指一所大学被incoPat专利数据库收录的国际专利数量。(6)主要全球性学科排名中的名次是指一所大学最近一年在ARWU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的名次。
2. 国家和区域贡献评价三级指标解析:(1)全球性大学排名名次是指一所大学最近一年在四大全球性大学排名的综合排名名次。(2)来华学历教育留学生中发达国家生源的比例是指来华学历教育(学士/硕士和博士)留学生来自欧洲和北美的生源比例。(3)牵头和参与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数是指一所大学牵头或参与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数。(4)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数是指一所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数量。(5)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奖数是指一所大学获得三大奖的数量。(6)成果转化收入总数是指一所大学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7)专利转让比例是指一所大学专利转让数/专利授权总数。(8)横向科研经费总数是指一所大学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经费数。(9)SCIE/SSCI论文中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比例是指一所大学SCIE/SSCI论文中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比例。(10)在校生获国际科技竞赛奖项数是指一所大学的在校生获得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国际科技竞赛的数量。(11)进入国家级高端人才(计划)的校友数是指一所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国家级高端人才(计划)的数量。
3. 综合实力评价三级指标解析:(1)科研经费总数是指一所大学获得的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2)师均科研经费是指一所大学的科研经费总数/高等学校R&D人员数。(3)国家级基地平台数量是指一所大学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4)省部级基地平台数量是指一所大学设置的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和实验室的数量。(5)R&D人员数是指从事研究与发展工作时间占本人教学、科研总时长10%以上的“教学与科研人员”。(6)在校研究生总数是指一所大学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总数。(7)SCIE/SSCI论文数是指一所大学最近一年被SCIE/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8)学术论文数(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是指一所大学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9)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是指一所大学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10)科技课题总数是指一所大学的科技课题总数。
4. 创新特色评价包括国际水平、国家和区域贡献、综合实力3个二级指标的创新特色。此项指标数据由学校提供材料,专家打分,并进行加权处理,最终得出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创新特色评价。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是合理可行的。首先,高校科技创新国际水平评价充分显示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科技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便于找出长三角地区高校在国际创新水平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差距;其次,高校科技创新国家和区域贡献评价解决了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可以定量计算出高校科技创新对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的贡献度;最后,高校创新的综合实力评价充分兼顾了各类型高校的差异性,可以准确区分长三角地区各类型高校的发展差距。总之,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评价可全面了解区域内各类型高校在某时段内的总体变化趋势,便于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为深入开展高校科技创新评价奠定基础。当然,限于主客观原因,本文还未进行高校科技创新评价的测试和分析,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邱均平.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的意义和做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8):93-94.
[2]吴建国,张经强,王娇.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5):151-155.
[3]雷亚楠,陈安全,侯雅文.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8(06):64-66.
[4]蔡万刚,郑建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9(10):49-53+59.
[5]陈佳,吴椒军,汤传胜.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62-64.
[6]郭俊华,孙泽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03):66-71.
[7]王虹燕,孙凤.长三角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J].中國高校科技,2020(03):
[8]赵蓉英,陈必坤,邱均平.2012年中国高校创新能力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高校科技,2012(09):70-73.
[9]蔡琳.高校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6.
[10]王金国,张经强,王娇.北京市属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0):108-112.
[11]熊国经,熊玲玲,陈小山.泛珠三角洲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基于E-TOPSIS改进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2):86-91.
[12]曲雁,孙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分析与评价指标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06):250-253.
[13]吴娴,刘莉,刘念才.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体系的构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01):18-25.
*基金资助: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评价研究:发展水平和地区贡献”(编号:2022SJYB1509)。
(作者单位:吴娴,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段新冉,常熟理工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