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4-04-01 16:06:39西光连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9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振兴转型

西光连

摘要: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然而在地缘位置、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我国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此,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及意义入手,阐述了农村经济的内涵特征,梳理了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现,分析了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转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三农”工作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也一直十分重视“三农”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我国于2017年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工作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也是缩小我国城乡经济差距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我国土地广袤,农村区域面积在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占比超过94%,农村人民群众思想较为传统,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并表现出资源支持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战略落实存在不小的难度,并对农村经济发展构成不小的制约。需要明确的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乡村振兴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保障战略部署落地。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的背景及意义

(一)乡村振兴的背景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大前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对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适应。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高质量方向迈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刻不容缓。乡村振兴可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其次,是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应对。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此消彼长,即为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造成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局面。在此情形下,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愈发凸显,有赖于通过乡村振兴助推城乡协同发展。再次,是对农村面临困境的应对。虽然如今农村整体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人才流失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有赖于通过乡村振兴进行解决。最后,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体现。新时期,我国不断提高了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视度,并陆续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综上,乡村振兴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适应,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乡村振兴的意义

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具有以下几项意义:第一,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依托乡村振兴,可推进农村现代化及产业转型升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协同发展。第二,提升农民收入。乡村振興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创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第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乡村振兴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第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依托乡村振兴,可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不断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推进基层党组织及农村自治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第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依托乡村振兴,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实现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综上,乡村振兴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经济相关概述

(一)农村经济的基本概念

农村经济,主要指的是各种发生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抑或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集群,是农村社会中所有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统称。具体涉及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农村改革、特色农业、粮食安全等多个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唯有切实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方可逐步实现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二)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视角,可将中国经济划分成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不同于城镇经济,农村经济表现出一系列特殊性: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土地归属国家,经营权归个体,具体而言即为,依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土地等生产资料归国家、农村集体所有,集体组织享有这些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在此基础上,集体组织依据土地承包经营制,赋予承包经营者以相应的权益。其次,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东强西弱的局面,农村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与不同地区的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密不可分,比如,东部沿海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由此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表现出突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再次,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直相对偏低,除受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农业资源十分有限,进而暴露出尤为突出的人多地少问题,大量农村劳动力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再加上缺乏先进技术手段支持,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佳,制约了经济发展。另外,在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下,很大一部分农民仍固守小农思想,对先进科学技术、新鲜事物存在一定排斥性,文化素养、市场意识等较为缺失。最后,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生态环保提出了极大考验,如何构建起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发展者所需思考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比如,大量城镇工业不断向农村转移,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严重的工业污染;又如,水资源过度开发及污染,使得农田受灾,影响农作物产量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影响着广大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还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成效。

三、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现

(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变革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推行的发展模式,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以及其他模式的合作制等模式。新时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不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立足于“三农”实际发展情况,提升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以此切实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各项资源将得到更合理利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经营集中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同时,推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变革,适应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二)保障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时间偏短,并且一直以来均以城市、工业为发展重点,对农村、农业关注度不足。而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使得农村经济效益始终处在偏低水平。再加上一些农村地区在发展中缺乏充足的土地资源,由此让当地陷入“人有余而地不足”的尴尬境地,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对此,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推行政策改革,加大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力度,助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土地的整合力度,让有限的土地得到更合理利用,帮助广大农民实现创收。新时期,随着各项方针政策的不断推进,基于共同富裕发展理念,实现城乡协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显著,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及发展提供助推力。

(三)助力城乡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在地缘位置、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等种种因素影响下,让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尽管农村有一定发展成效,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仍未能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由此让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占比逐步下降,工业、第三产业在其中的比重逐步提升,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数量、农村人口不断降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发展。根本上而言,农业是一项基础性产业,农业发展不仅影响着粮食安全,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乡村振兴下,我国对“三农”工作予以了特别重视,并提出要全面推進乡村振兴,保证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先级,致力于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此背景下,不仅能够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还可让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得以愈发成熟,进而可切实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助力农村与城市的平衡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调动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观能动性。

四、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资源支持不足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而众多农村地区所拥有的资源都十分有限,由此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为农民提供了土地资源支持,但一定程度上缩减了集体经济的资源数量。分散的经营模式可促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经济活动,但同时会影响资源的整合利用,不利于资源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进而制约经济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使得先进的技术理念难以在农村得到推广,难以助推农民发展经济,进一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任何地区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乡村振兴下,我国不断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但当前一些农村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

首先,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伴随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然而我国一些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特别在当地复杂的地理环境影响下,使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极大难度,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其次,乡村振兴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不断推进,但在农机器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偏低,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再次,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信息化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单一化,甚至对农村融资造成不利影响,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制约其经济发展。因此,农村地区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并做到严格贯彻落实。

(三)产业结构单一

为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推进农村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尤为必要。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一直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经济发展可等同于农业生产,不论是农村建设,还是农民收入,都有赖于农业生产,而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及周期性等特征,这无疑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风险隐患。加之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供给大于需求的窘境,农产品同时要与来自其他地区或国外的农产品进行竞争,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冲击。因此,要积极探索农村产业的多元化结构,转变过去单一、滞后的管理模式,积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提升农村经济市场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优化路径

(一)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支持

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对此,地方政府应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支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比如,广东省过去针对农林牧渔方面发展给予的支持相对偏少,对此,地方政府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为该领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财政支持,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领域的发展活力。在此基础上,为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农业投资的主观能动性,地方政府还出台了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让农村经济建设不再过度依赖政府财政划拨,还让“三农”工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帮助农村经济发展很好地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等各方的有力支持。除此之外,广东地方政府还加大了在农业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包括推动农业相关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完备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保障农业科研项目质量,构建起各方主体积极参与的和谐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支持。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鉴于此,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有力资金支持。首先,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在新时期我国道路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基础上,地方相关部门应积极解决高山、江河等环境因素所造成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问题,依托农村道路体系构建,为农村居民出行、农产品外运创造便利,让农村更好地与外界往来。其次,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完善。机械化生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可很好满足机械化生产需求,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因此,地方相关部门应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让机械化生产能够走进更多农村家庭。与此同时,应当对地方地理环境、产业优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推进对配套适用农业机械产品研究开发,做好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工作,创造更理想的生产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再次,推进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是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考虑的一项重大问题。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秉持“智慧农业”发展理念,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持。比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数次提及“数字化赋能”等目标,以期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依托数字赋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对此,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决策部署,通过长期不断研究探索,提出智慧农业模式,推进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有机融合,依托对各环节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提升农村生产质量效率。近年来,涞水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的推广力度,推进了农业信息化转型,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推行新型农业经营机制

乡村振兴下,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对农村经济发展可发挥有效推动作用,对此,地方政府应积极国家指示,推进农业经营机制改革。比如,江苏省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基础上,研究推出相关计划办法,以推进地方农业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基于此,南通市如东县政府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在强调既有运行机制的同时,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予以革新,推动土地承包权出租、入股、转换等经营模式,为土地经营流转运行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并通过建立配套完善的政策制度,使土地经营流转期间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进一步切实调动起了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并让更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就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致力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就是将家庭农场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并推动这些主体实施各式各样创新性的经营战略。通过不断发展家庭农村、农业合作社,不仅让更具活力的家庭农场取代了传统经营户,还提升农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以及实现了对农业合作社的有力监督,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大力探索农村产业的多元化结构

面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地区过于依赖农业生产,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度大的现状,地方政府应当极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并在发展实践中找到与地方实际相契合的产业模式。比如,可在传统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等产业基础上,引入先进技术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创新。在此过程中,可培育农村的创新意识,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一方面达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依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对农民的有效吸引,调动起农民参与这一发展模式的积极性。另外,地方政府还应加大对各类资源的开发整合力度,基于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打造更多、更大的产业平台。比如,乡村旅游如今已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一种旅游方式,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不仅可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地区旅游,推进城乡交流,还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基于此,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以地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抓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地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产业融合效应,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不仅使地方政府在市场调控、城乡公共资源统筹等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还实现城乡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城乡协同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提高对农村经济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充分把握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困境,依托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大力探索多元化产业结构等不同手段,切实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另外,应明确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在实践中要持之以恒,不断深化改革,积极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倪先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22(22):1-3.

[2]马历,龙花楼,张英男,等.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地理学报,2018,73(12):2364-2377.

[3]张俊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与策略[J].南方农业,2019(12):99-101.

[4]龚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联探析[J].改革与战略,2020(01):103-109.

[5]程美秀,陈秧分.国际比较视角下中国农业现代化成效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22,44(10):1994-2005.

[6]刘媛,崔茜.智慧农业下家庭经营的转型重点与发展路径[J].农业经济,2021(07):3-5.

[7]戴军,冯年华,王大伟.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03):1-8.

[8]江激宇,陈慧,刘嘉铭,等.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17(01):42-49.

[9]欧阳文杰,陆岷峰.新格局下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企业研究,2023(02):21-25.

[10]赵娟,杨静静.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阻滞因素与创新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3):18-20.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乡村振兴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35:27
浅谈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06:20
如何做好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07: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