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兰
摘 要: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视批评教育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只有采取一定方式的批评教育,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将自己的言行回归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学生家长要理解和支持老师对学生采取的批评教育,要做好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挥批评教育的作用。本文从批评教育的作用、家长及学生如何理性对待批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以便指导家长和学生正确面对老师批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批评 批评教育 学生 老师 家长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在学生做出错误行为或坚持错误思想并造成不良影响时,经过耐心教育无效,老师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批评教育以批评错误为主,但绝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在批评中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教育,并不断地启发和疏导,让被批评教育的学生能够认知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回归到正确的行为和思想上来。当被老师批评时,学生要正确面对,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老师的批评,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认知批评教育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学生家长,也要全面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理性对待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积极配合老师,家校协作,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批评教育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灵活运用管理方式,与表扬激励互为补充
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孩子既要有赞扬和肯定,也要有批评和分析,而且要尽可能掌握比例。最合适的比例,是对孩子的表扬要占三分之二左右,对孩子的批评要占三分之一左右。批评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教育方式,所以专家提倡要随时表扬、定期批评。在批评教育中,对于老师而言,要灵活运用教育管理方式,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合的批评教育方式对有过错的学生进行适度的批评教育。这种批评教育的管理方式,是与表扬相呼应、相匹配的,要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对于学生管理不只是正向的表扬激励,也有批评式的说教。所以,老師要将批评教育与表扬激励互为补充,从而丰富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促使学生认识到错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每一所学校都有规章制度,校规校纪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基本准则,是学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的有效途径。遵守校规校纪不仅是每一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他们成长为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要条件。部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和能力。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担负起教育的职责,对于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认识到未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适当的批评教育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角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违背的,必须要对错误的行为进行改正,从而回归到正确的行为上来。
(三)提高老师教育能力,不断地优化批评质量
批评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其目的不是惩戒学生,而是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以更加规范的标准去学习和生活。在批评教育中,老师要面对性格、年龄、所犯错误不同的学生。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老师针对学生要有不同的批评教育方案,要做好一对一的批评教育管理。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用合适的批评教育内容和方式去教育学生。所以,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教育方案,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缺点。这就要求老师在批评教育中不断地优化方式,就事论事,要建议学生什么可以做、该怎么做,为学生指明方向和提出建议,从而在批评教育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二、家长理性对待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的策略
(一)家长要了解事情真相,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
当得知孩子在校被批评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轻信传言或片面之词,也不要急于发火,指责孩子或老师。孩子犯了错误,被批评了,本身就有点害怕。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感受,了解他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和行为。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特别关注以下情形:孩子犯了错,担心家长会再批评自己,所以很可能在描述事件的过程时,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言语,这种情形是不客观地描述了事情的发生过程。这种情形的发生,也不是孩子故意要撒谎,而是抓住了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心理。家长在听了孩子的言语表达后,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从而着急上火,失去了对待事情应有的公正。但是,家长一定要保持公正和耐心,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了解情况。
家长在与孩子了解情况后,应主动跟老师沟通和交流,听取老师对事情的描述和分析。家长在发现自己、孩子与老师有意见或观点上的不同或冲突时,首先要尊重老师对孩子的处理意见,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不要轻易否定或质疑老师,更不能用情绪化或攻击性的负面言语损坏老师形象。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有敬畏之心,理解老师这样处理的原因。这种处理方式,不应采用过激的言行,要在尊重老师的前提下,用理性、平和的态度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家长要注重家校合作,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
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重家校合作,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家庭作为学生的关键教育者,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给予学生科学的教育模式,这就需要老师提供一定的教育指导,使家校教育形成联动,帮助家长更好更科学地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
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家长应该尊重和信任老师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在这个前提下,家长要平和地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不要轻易干涉或质疑老师的教学安排和教育方法,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方式。在批评教育中,老师对于学生的批评教育是比较规范的,是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制度》的要求之内对犯不同错误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部分家长认为,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说了一些不太中听的话,导致出现不必要的误会。而这些误会,会在家长与老师的一次聊天、一次会面时迎刃而解,不会给自己和老师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所以,家长要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方式有充分的信任,在沟通和商量中解决问题。比如,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在放学后或在老师家访时把一些问题列出来,面对面地跟老师交流。
良好的家校关系,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担当。家长应该与老师建立合作与共赢的伙伴关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在批评教育方面形成一致性。这样有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尊重与信任的师生关系,促进家校和谐、社会和谐。
三、学生理性对待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的方式
(一)保持冷静耐心倾听,正确认识自身错误
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被批评的学生要保持心态冷静,不要进行所谓的“自卫还击”。在批评教育中,老师的言语或重或轻。但总体上,老师是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为学生指出错误的行为及改正的方向。学生要发自内心地感到老师的关怀与关爱,耐心倾听老师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并予以改正。另外,学生如何应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是其精神文明风貌的一种体现。态度诚恳、谦虚,恰恰体现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出学生言行的文明,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素养。
所以,学生要既能正面倾听“表扬式”的教育,又能接受“批评式”的教育,面对批评不消极,冷静耐心地倾听老师的教诲和指导。
(二)认真反思自身不足,化批评为成长动力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于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判断,对于问题的正确与错误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当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时,学生要反思老师对其讲过的道理,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否遵守了课堂纪律、生活行为准则等日常行为标准。学生只有进行反思,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才能将老师的批评教育转化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动力,才能做到自我鞭策,不断成长。
比如,当某名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老师对其进行批評教育是应当的,并且是正确的。老师的批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在老师批评之后,学生要进行反思和总结,要勇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及时改正。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应该及时完成,及时总结,不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所以,学生要认真反思自身在学习和日常行为上的不足,将老师的批评转为成长动力,将批评之语化为鼓励之语、前行之力,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真正将批评教育的意义转化到日常行为上来,促进自我成长和提升。
小学生因犯错被批评,是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是他人不可替代的。作为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每一次的被批评,与老师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学生,从内心要理解老师的苦心和对自己的关爱,能够正确地对待老师的批评,从而摆正心态,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李春芝.浅谈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