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强胜 石晶
摘 要:在义务教育第四学段(7—9年级)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托物言志手法是学生学习中较模糊的语文要素。文章尝试从创意表达角度梳理一些具体策略,提出了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步骤:把握特点、明晰思路、恰当连接。并结合具体案例将各步骤进行细化,为学生进行托物言志类作文创作提供了易理解、可操作的策略支撑。
关键词:托物言志;写作策略;作文教学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步入初中前,学生就已经学习了不少托物言志的诗歌及散文作品。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也集中了较多的托物言志名篇。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阅读了大量的作品,对于将托物言志手法运用于写作还是比较迷茫,这一类型的作文往往不尽人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本文尝试从概念到过程对托物言志类作文进行剖析,进而提炼出有效的写作策略,在学生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之间搭建一座方法之桥。
一、把握“托物言志”手法的本质特点
学生无法准确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进行创作,源于他们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浮于表面。很多学生能够说出托物言志的含义,但未能准确把握托物言志的本质特点,因此难以将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托物喻人等手法区分开来,无法实现阅读到写作的有效迁移。
“志”具有长期稳定性。托物言志与其他表现手法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志”。要理解托物言志的本质特点,就必须明确“志”所体现出的特点。
在金文中,“志”字的下半部分是“心”,上半部分是“之”。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之”字:“出也。引伸之義爲往。”这种“往”强调的是一种趋势、歸向、追求。也就是说“托物言志”手法突出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一种趋向。趋向是一种连续的发展方向,在时间上呈现出一种长期性。因而我们看到托物言志类作品中,作者所言之“志”,往往存在于较长时间内,甚至是作者执着终身的一种追求。
例如柳宗元的《早梅》:“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描写梅花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放的姿态,表现出柳宗元不苟合流俗的追求。这种追求对于柳宗元来说是致力于终身的。即使“永贞革新”失败,他被贬到南荒之地,受到腐朽势力的连连摧残,他也始终坚守这种高洁的情操。
和托物言志的“志”相类似的是,借景抒情的“情”也与“心”有关,小篆“情”字左半部分就是“心”,这也是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为何常常混淆的原因。
进一步探寻“情”字字源,就会发现“志”与“情”的区别。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情”字:“人之侌气有欲者。”“欲”字,左半部分是“谷”,右半部分是“欠”。“欠”在小篆字形中,下面是人,上面像人呼出的气,本意表示人打哈欠。无论是打哈欠这种动作,还是打哈欠呼出的气,都不是长久的而是一种片刻的存在。
探寻字源历史,我们发现了“志”和“情”虽然都与人的“心”有关,但是所抒发的内容在时间上是有区别的。与托物言志相比,借景抒情手法所抒发的情感就显得短暂,往往是当下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不仅持续的时间较短促,而且容易发生波动。
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了早春莺声婉转,燕子劳作的美景。从“争”“暖”“新”“啄”等字眼我们可以读出白居易轻松愉快的心情。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是钱塘湖春天的美景带给他的,并不能像“志”一样长长久久。出任杭州刺史,白居易躲避了朋党倾轧的朝廷,实现了“独善其身”。但是他对“兼济天下”的理想仍然难以忘怀。到杭州后,白居易常常持斋坐道场,以好佛来解除烦恼,寻求解脱。所以《钱塘湖春行》中的欢快,只能是由景而生的一种暂时忘却社会政治及自我追求的欢快,是“情”而不是“志”。
托物喻人则是托物言志手法的一种类型,借写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品格是人的基本素质,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是比较稳定的一种存在。托物言志和托物喻人的区别,属于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区别。可以说托物喻人属于托物言志,但不可以说托物言志是托物喻人。当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法来表达对某种品格的追求时,托物言志与托物喻人这两种手法还是有区别的。托物言志抒发的都是作者自己对某种品格的追求,而托物喻人还可以用来书写他人所具备的某一品格。例如矛盾的《白杨礼赞》借物喻人,借写不平凡的白杨树,歌颂了敌后方的抗日军民,歌颂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总之,“志”可以是表达作者对所写之物(及其所象征之物)的情感、态度。也可以抒发作者某一段时期的心绪、心境。还可以用来阐发作者从物的某一特点中所领悟到的哲理。无论是哪一种抒发内容,都是从当下到未来较长时间段内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存在。
二、明晰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写作思路
(一)确立支点——明“志”
学生的托物言志类作文中,“物”与“志”之间的联系比较牵强,常常生拉硬拽,缺乏合理性。追溯写作过程,很多学生往往先寻找自己喜欢或熟悉的物品,然后绞尽脑汁,这个物品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启发或思考。也有学生双管齐下,一边在脑海中搜寻各种物品,一边思索要传达何种志向和追求。是否能写出成功的托物言志类作文,就要看“物”与“志”是否能合理地联系。
对于大部分写作较为困难的学生而言,定在一点进行创作就已经勉为其难了。面对需要“物”与“志”双管齐下的托物言志类写作,顿时会感觉无从着手。这时,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寻到撬动困难的支点,使学生可以借力破解难题。
托物言志手法最重要的特点体现在“志”,所以写作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想表达的“志”。明确了“志”,就找到了运思行文的支撑点,学生的创作才能得以发力并最终得以实现。审清作文题后,要先静心想想,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没有产生过比较稳定的一种情绪、态度、追求等。明确了自己想要抒发的“志”,然后才能寻找曾经触发自己产生或增强“志”的物品。这样不仅能抓住文章的重点,接下来寻“物”以言“志”的过程也会豁然开朗。
(二)寻找依托——择“物”
托物言志,顾名思义,“志”的抒发是要寄托于“物”的。“物”所体现的特点与“志”所传达的内容要协调融合。
“物”如何选择,主要是根据“志”的需要。“物”可以是现实存在的具体之物,比如鸟(冯骥才《珍珠鸟》),也可以是抽象蒙胧的物体,比如秋天(林语堂《秋天的况味》),甚至可以根据言志的需要运用想象等手法创造出虚构的物体,比如小屋(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只要能从“物”的特点中自然传递出所要表达的“志”,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各种“物”都可以选用。
“志”是唯一的,而“物”不具有唯一性。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同作者所传达的“志”基本一致,但所选用的“物”却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是传达遭遇苦难仍要保持坚毅、从容等美好品质的感悟,有人写被土埋大半截还开花的木槿花(宗璞《好一朵木槿花》),有人写遭遇虫灾劫难又重新泛绿的病槐树(行为社《病槐树》)。同样是抒发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人生追求,有人写宁愿粉身碎骨也要留一身清白的石灰(于谦《石灰吟》),有人写生长于淤泥也能保持清姿素容的荷花(周敦颐《爱莲说》)。虽然相同的“志”所寄托的“物”种截然不同,但这些“物”的特点都具有相似性,同时“物”的特点与“志”的内容相得益彰。因而虽然是不同的“物”,与“志”的结合却始终让我们感到合理且和谐。
写作中,学生在确定了所欲抒发的“志”之后,可以先从自己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搜寻具备特定特点的“物”,使其作为言志的依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等手法,创造出与“志”珠联璧合的人造之物。
(三)搭建框架——取“式”
“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志”又是托物言志手法的灵魂,这两者之间怎样组合安排呢?那就必须清楚托物言志类文章的结构类型,并根据自己的写作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我们考察了多篇名家作品,发现托物言志类文章一般包含三种结构方式。
1. 双线结构,物我齐驱
这种类型的文章,既写“物”的经历和特点,也写“我”的经历和特点,要注意突出“物”和“我”之间的相似之处。通过两条线的交织开展,共同抒发作者所言之“志”。例如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行文围绕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展开:种下桃核—初发嫩芽—长高及遇挫—开花遇风雨—花苞欲绽。同时文中还有另一条线,记录作者自己的成长历程:生在大山—进城奋斗、意气风发—遭遇挫折、心情低落—重新振作。这两条线齐头并进,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桃树和作者在各个阶段中都有比较相似的特点。而作者也用了较明确的语句揭示了这种相似,例如“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借助这些明确揭示小桃树与“我”相似特点的句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作者所言之“志”——历经坎坷,仍坚信梦想能够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双线交织的结构既要能清晰地梳理出“物”“我”发展的历程,又要能有所选择的进行编织,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较高,更适用于能熟练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进行创作的阶段。
2. 详写事物,略写自己
这种类型的文章,通过多种手法详细突出“物”的某些特点,对于“我”的经历或特点寥寥几笔带过。“物”和“我”之间有相似之处,虽然略写了“我”,但也能通过“物”的特点推出作者想要传达的“志”。例如《紫藤萝瀑布》运用侧面烘托、正面描写等手法,从整体到局部详细写了花的形状、色彩、味道等,极力突出眼前看到的紫藤萝的蓬勃生命力。写紫藤萝的经历虽然用笔不多,但也运用拟人等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十多年前的遭遇和处境。作者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只有几句,但这几句正是抒发“志”的枢纽。如果这核心部分没有发挥出本该有的作用,那么“志”也如无本之木无从呈现。这种结构方式要求学生能用比较精准的语言,为文章增添画龙点睛之笔。通过精炼、准确的表达,实现提纲挈领、以一持万的效果。
3. 只写事物,不写自己
这种类型的文章,全文只写“物”,可以对“物”进行全方位的详细描写,也可以记叙“物”的成长经历。虽然作者完全没有出场,但是“物”所体现的特点已经鲜明传达了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例如《心田上的百合花》整篇使用拟人手法,塑造了一个与环境顽强抗争、坚守信念并最终实现梦想的野百合形象。全文只写野百合,没有一个字写自己。但了解林清玄的经历和追求后,就会发现这棵野百合与作者是何曾相似。在散文集《人生最美是清欢》中,林清玄写道:“我生长在一个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贫困……我一直坚持写作,希望能变成一名成功的作家……我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规定自己每天写五百字……到如今,我一共寫了一百七十几本书。”可以说野百合的追求就代表了作者的人生追求。这种结构方式,要求学生能通过细节描写等手法塑造出具备鲜明特点的物。“物”的形象独树一帜、粲然可观,其中隐含的“志”自然显而易见、一目了然。
三、恰当地连接“物”和“志”
“物”是托物言志类文章必须写的内容,在写“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将“志”自然传达出来呢?连接“物”和“志”的方式有很多。
可以使用各种描写手法。例如叶圣陶借写牵牛花赞美奋力向上的生命力,就使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两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片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这些对牵牛花生长细节的描写渲染并突出了牵牛花好努力的一夜功夫,与作者所赞美的“生之力”相互呼应。
可以使用想象、联想、类比、对比、象征、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例如林语堂借写“秋天”的况味,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之“秋”的理解和领悟。秋天的韵味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林语堂先生就用了大量的联想等表现手法,将这种抽象的物形象化:“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
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陆蠡在《囚绿记》中讲述自己“囚困”常春藤绿枝条的经历,含蓄地揭示了自己的生存状况和爱国心愿。他使用了比喻等修辞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寄托于绿枝条:“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转化,并不容易。单纯依靠阅读量的积累,并不能自然达成。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无论看过多少篇范文,在自我创作时仍然会感到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如果有具体策略的指引,就能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间搭建起一座坚固的桥梁,指引学生顺利靠岸。托物言志类作文的写作策略也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去完善。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中华书局,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基于UMU互动平台的初中语文情境化写作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SGCKT202310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