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明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评一体化”的构建要求,全程展开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形成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文章从“提炼单元大概念,整体设计单元目标;围绕目标,合理设计评价任务;加强评价指导,促进教学持续改进”三个方面,对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教学进行实践探究。
关键词:深度教学;教学评框架;课程标准
深度教学强调知识与学生精神发育的内在契合,特别是知识习得与学生成长的价值契合、过程契合、结构契合,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凸显知识对于学生不同领域的发展价值,强调知识向思想、方法、能力和经验的转化和生成,它强调以生活情境为素材、以关键能力为核心、以社会项目为目标,强调以大概念为重心的结构化知识。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明确指出了教学评价要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指引下的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标准落地的“降落伞”,能够帮助教师把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落到实处。
在此,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为例作阐述。
一、提炼单元大概念,整体设计单元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成果导向,将目标聚焦于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上,以高阶学习目标与低阶学习目标的分类表述,利于引领师生自觉追求维度的发展,达成具有高度而非仅仅效度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提炼单元大概念,合理设计目标,细化目标要求,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价的实施提供依据。
(一)解读课程标准
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综合分析,从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学生要达到的程度,均有明确的进阶要求,并体现由认识到与个人建立关联、深化内涵的渐进过程。
(二)多角度分析学情
从学情上分析,学生因认知经验和社会生活经历的缺乏,道德标准还较为片面,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为欠缺,自我与集体、社会的关系还不够明确,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
综合考虑学生在第一、二学段学习爱护公物、体验便利、遵守秩序等基础上,体现学段螺旋上升的关联,完善学生的认知。根据课程标准、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公共生活的特点,探讨个人行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建立公共秩序与公共生活的联系,形成人人在主动参与和奉献中构建美好公共生活的意识,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正确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落实具体行动。本单元大概念确定为:美好的公共生活需要人人参与和奉献。
综上,可设定本单元目标,具体表现为:
1. 通过对身边多种生活实例的情境演练,说出公共生活的特点,归纳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关系。
2. 通过分析实例,总结构建和谐公共生活、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1)通过研讨问题,建立个人行为与公共生活关系的一般认识。
(2)通过分析问题,梳理维护公共设施的方法,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
(3)通过分析实例,列举友善待人的具体做法,归纳文明有礼的行为,总结个人能够参与服务社区和公益活动的方式。
3. 在具体的情境中,展示适切的行动方案,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奉献社会的志愿活动中。
二、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评价任务
进一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需结合落实深度教学多维对话评价的任务来开展,在强化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的同时,弥补课程目标在教学转化过程中的落差,充分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評育人的功能。
(一)前置任务
同学们,今年的“雷锋日”你们都做了哪些“好事”呢?这些“好事”就是我们对公共生活的贡献呀!请你列举公共生活中的问题实例,提出解决的办法与行动策略,形成“志愿行动方案”,赶快参与进来吧!
(二)研学任务
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关系,梳理维护公共设施的方法,列举友善待人的做法,总结参与服务社区和公益活动的方法,制订和改善“志愿行动方案”。
志愿行动方案:
任务1:创设生活情境,针对前置任务中收集的问题秩序的关系。
同学们,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的场所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你对公共生活有哪些认识?请结合收集的问题实例进行小组演练,一边演练一边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
(1)结合实例,说说公共生活的特点。
(2)结合实例,讨论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关系。共学梳理:初读教材,归纳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关系,完成“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话题中“活动园”的内容。
任务2:通过对问题实例的研讨,说出个人行为好坏与公共生活的关系。
同学们,我们收集了身边不利于构建和谐公共生活的问题实例,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快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
小组合作探究:
(1)罗列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实例,以及这些问题对公共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2)针对自己认为最突出的一个问题,给同伴讲一讲正确的做法。
任务3:通过分析问题,梳理维护公共设施的方法,归纳建设有序生活的方式及其重要性。
同学们,我们常常到公园玩,那里的公共设施给我们增添了许多乐趣。可是,我们发现身边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一起来分析,形成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吧!
小组合作探究:
(1)集体分析问题实例,总结维护公共设施的方法。
(2)小组进一步讨論,归纳建设有序生活的个人做法。
(3)阅读“维护公共利益”“共同建设有序生活”两个话题,交流个人享受公共利益承担的义务,需要遵守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任务4:通过分析实例,从自身做起,列举出友善待人的有效做法和文明有礼的正确行为。
同学们,作为优秀的少先队员,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要从自身做起,做到友善待人、文明有礼,让社会因我们的参与而更加和谐美好。
小组合作探究:
(1)请结合实例与同桌讨论,做出判断、说出观点,归纳出友善待人的具体做法。
(2)请结合实例自主探究,列举出文明有礼的行为,同桌两人交流完善。
任务5: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实例,分析社区成员相互帮助、共建美好家园和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
同学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小组合作探究:请大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交流并总结参与服务社区、公益活动的方式。
任务6:梳理本单元知识体系,进一步认识“个人行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全面完善个人志愿行动方案。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
(三)展演任务
1.“志愿行动方案”展示活动
同学们,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大家都已经制订了自己的志愿行动方案,下面就来展示一下吧!先小组内交流展示,评选小组优秀方案。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相互交流学习,依据相应评价量表评选优秀方案。
2.“最佳志愿者”评选活动
同学们,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在全班展示自己参与志愿行动的实际做法,可以用真实的短视频、照片或志愿收获的习作等。全班评选“最佳志愿者”。
三、加强评价指导,促进教学持续改进
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共有三组评价任务。第一组评价任务对照前置任务,学生能够收集身边的实例,结合已有经验进行简单分析。第二组评价任务对照研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与评价一致。第三组评价任务对照展演活动,主要是展示、交流完善后的志愿行动方案,结合“最佳志愿者”评选,针对学生学习完本单元之后的计划与行动进行展示评价。每个评价量表均从不同维度设计了A、B、C三个等级,各等级标准明确。前置任务与研学任务的评价由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展示任务由学生、小组、教师依据评价标准共同评价。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实施,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下的单元教学将会在一定时期成为我们改革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载体,本单元的志愿行动方案从前置任务的初步制订,到研学任务的不断完善,再到展演任务的交流评价,的确实现了大任务驱动下知识结构的建立,每个关键的学习任务均配套评价量表,这能够落实学习有效性,促使师生在过程中把握学情、调整教学,有助于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从小课堂走向生活大课堂,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真正建构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深度学习课堂,从而实现学科育人。
[*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深度教学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PY2023-JC12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