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银如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重要的课程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同时还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长期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以教材内容为主,通过强制性地抄写和背诵来培养学生的惯性记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发展,无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削弱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为此,教师可以立足于群文阅读视域,创新古诗词教学策略,以议题为线索,将众多具有相似性和内在关联性的教学资源串联起来,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与积累,厚植学生的文化底蕴,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四条路径,它们为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选择提供了宽广的选择范围。教师要紧扣这四个维度设计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群文阅读的乐趣。
首先,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设定议题,以炼字选词、诗词关键句、语言修辞等为切入点设定议题。比如,很多古诗词中都出现了叠字,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教师可以把“诗词中叠字的妙用”设为议题,让学生搜集课内外带有叠字的诗句,在多文本阅读中进行反复咀嚼与品味,感受叠字在情感表达、事物描写、语言节奏上的独特作用,掌握古诗词语言规律,增强语用能力。其次,立足“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设定议题,通过群文阅读聚焦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学会思考。比如,受作者所处时代、人生经历等影响,不同诗人对同一物、同一景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从古诗词新颖的立意入手确定议题,如“评说诗人对爱情的不同态度”“赏析不一样的留别诗”等,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古诗词作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独创性。再次,立足“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设定议题,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比如,不同的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不同的,基于此,教师可以设定“悲秋与颂秋”的议题,整合关于“秋”的古诗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鉴赏古诗词,感受秋之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最后,要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精神基因,教师要聚焦古诗词的意义、价值、底蕴设置议题。比如,可以将“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设为议题,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比较、分析中挖掘诗词深刻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中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
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与经验,但不少学生对古诗词群文阅读并不了解,面对突然增加的文本数量,很多学生不禁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此,教师应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提到教学日程中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对古诗词群文阅读学习形成期待。
群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议题灵活选择,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围绕教学议题选择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利用这些音画资源创设直观情境,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比如,在进行以“悲秋与颂秋”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呈现以“秋天”为主题的摄影资料,并播放旋律悠扬的古风音乐,增进学生的立体感知、情感感知,这有助于学生对群文内容和议题的理解。生活是古诗词创作的源头,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体验情境,比如,在进行以“离别、思念之情”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现实生活引入议题,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生活中是否有和亲人朋友离别的经历”,并思考“看到哪些事物会让自己想到远方的亲朋好友”,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此外,每首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其中不乏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创设历史故事情境,让学生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展开群文阅读。比如,在进行以“杜甫诗风的多样性赏析”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讲故事或播放历史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杜甫的一生,走进杜甫所处的时代,并按时期对杜甫诗篇进行分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诗风及诗中情感的变化,降低理解难度。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语文课堂中,这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贯彻与落实,也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基于群文阅读视域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开启自主探索与发展的窗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享古诗词群文见解,在探究和思辨中提升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
合理的分组是合作探究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按照“异质同构”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将不同质的学生尽量均衡地分配到各组中,形成小组内部优势互补、小组间公平竞争的局面,以方便小组内部学习任务布置。小组划分完成后,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的能力与特长进行内部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内部各尽其能、各展其才,避免一些学生在其中滥竽充数。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议题进行资料收集、讨论、分析等一系列活动。为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融合问题驱动教学,围绕议题设计一些学习任务,如圈画每首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探讨每首古诗词的大意,分析每首古诗词的中心思想,对比阅读总结群文的异同点,搜集与议题或群文相关的课外资料等。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深化学生对诗词群文的解读与认识。小组内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还要在课堂中设置成果展示环节,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轮流阐述自己小组共识,再组织小组间的点评、交流与互动,对存在分歧的观点进行集体探究,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群文思想内涵及议题的领悟。
从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意识与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指引,自主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为薄弱,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要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组成群文的文本之间有着很多共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对比阅读的方法,教会学生构建图表,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古诗词意象、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比较,梳理古诗词群文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思想主旨等,使学生学会应用图表鉴赏古诗词。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向学生渗透随文批注的学习方法,用不同的标记标注出古诗词群文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涉及的意象,总结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在古诗词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学生自主鉴赏奠定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读,尽量将群文中的每一首古诗词都熟读成诵,特别是要牢记每首诗词中的名句。通过长期的诵读,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更加熟悉古典文化,同时丰富认知经验,提高主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触类旁通的思考习惯。
在群文阅读视域下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不能让学生的学习止步于简单的古诗词理解和语言知识的记忆,还要拓展教学空间,组织学生进行迁移创作,用多样化的方式发表观点、抒发情感,升华群文价值。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展现群文之美。比如,在进行以“走进古诗的画面美”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时,可整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组成群文,这三首诗描绘了不同的景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置身于诗歌情境中,把古诗所呈现的优美画面用画笔描绘出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改写,让学生从群文中选择一首自己感触最深的诗词,将其改写成现代文,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结合古诗词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在其中加入一些故事情节和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从现代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精髓,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评价是古诗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对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进行评价时,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水平做出系统化的评价,展现出语文教学的育人特点。
首先,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古诗词群文阅读中的语言积累、语言能力发展,还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及古诗词对学生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的陶冶。其次,评价方式要多元化,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观察法,记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并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学习成果、思维情况等进行打分,再结合数据分析,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纸笔测验方法,以情境为载体,设计开放性的题目,用更为灵活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群文议题和古诗词群文的理解程度。此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进行自我评价,明确课堂亮点与缺憾,以便下次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同时,也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先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再让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师生平等交流,教师能对课堂教学形成更为全面、清晰的认知,也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从而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进一步优化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总之,学习古诗词不单单是为了理解、积累和运用,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高中语文教师要在“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基、以学情为主”的原则下,积极探寻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新视点、新起点和新亮点,将古诗词教学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