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兴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1331)
自唐朝开国以来,先后面临北方突厥和西北吐蕃入侵。公元7 世纪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便开始与唐王朝争夺河西走廊和广大的西域地区。在唐史研究中,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交往关系是无法绕过的,而这也正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前人研究吐蕃历史的著述中有不少涉及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交往,林冠群[1]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吐蕃政权的建立、发展、衰落,呈现了吐蕃政权组织结构、军事组织结构、宗教的发展变迁以及对外扩张的基础、阶段和原因;王小甫[2]着重论述了唐朝、吐蕃、阿拉伯帝国在西域的角逐以及吐蕃的政权建设、吐蕃进入河西走廊、西域的道路研究;才让[3]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立体地展示了吐蕃的风貌;杨铭[4]侧重于以吐蕃为中心论述吐蕃与西域各族之间的关系;张云[5]论述了吐蕃的建立、发展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外交政策、军事制度,以及对外扩张时惯用的战略战术;王永兴[6-7]分别从唐代军事制度和武功两个角度论述了唐朝军队组织机构以及在对周边政权作战时取得的效果及意义,考证论述了唐朝在河西走廊以及西域设立节度使经营西北的过程。关于弹性防御战略理论,江忆恩[8]深度剖析了《武经七书》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战略文化和战略思想,提出和解战略、防御战略、扩张战略的具体含义,并以明朝对外战争为例总结出中国战略文化的偏向;曾瑞龙[9]提出北宋在对西夏作战时因地制宜使用弹性防御战略取得成功;在谈及唐朝与吐蕃之间为争夺西域或者河西走廊的战争时,林冠群主要从吐蕃自身宗教传播需求、地理环境的恶劣、掠夺更多人口和牧场的需要三方面论述吐蕃为什么要对外扩张;王小甫主要论述唐朝与吐蕃、阿拉伯帝国在西域争夺时其内部的政治原因,更侧重于考证外文文献中有关唐在经略西域时的错误描述以及梳理了一条清晰明确的唐朝经略西域时间轴;张云的著述更注重于考察吐蕃在对外扩张时所采用的战略战术。
前人的著作已经基本向世人呈现出吐蕃发展的完整脉络以及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历史。但是在唐朝与吐蕃的交往过程中,战争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吐蕃为谋求自身发展,常年进攻唐朝陇右道东部地区,这既是史书大量记载的内容,也是学者们在著述中共同关注的内容。唐朝为了应对吐蕃的进攻,采取了什么战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本文尝试论述咸亨元年(670)到天宝十三年(754)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在唐朝陇右道东部地区的边境上,即唐朝与吐蕃交战的主战场上,唐朝采取弹性防御战略的政治军事原因,为世人了解唐朝与吐蕃之间交往的历史做一些补充。
弹性防御战略作为现代军事的专有名词,理论提出的大致时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苏军进入战略反攻,以曼施坦因为代表的德军将领采用并总结出的弹性防御战略战法将苏军拖住长达九个月。但弹性防御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作为防御战略的运动状态,江忆恩在其著述中指出,防御战略在本质上比和解战略更具强制性,它主要依赖边界附近的静态防御,使用武力不是为了兼并领土或摧毁敌国的政治当局或政治体制。防御性战略意味着在当时情况下政策的目标不追求扩张或兼并,奉行以制止或有限惩罚来实施威慑的理念[8]114。曾瑞龙对弹性防御战略做出过详细解释,他认为它是指避免将前沿部队旷日持久地投入到消耗战中,用守卫本土的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敌军或者守军凭借主场作战熟悉地形的优势,并埋伏一定的机动兵力在外围配合大部队正面战场夹击敌军以削弱、迟滞敌人进攻力量,之后寻找机会消灭敌军的战略。曾瑞龙将这种战略运用到分析宋军用堡寨进驻西夏领土的防御方式,配合小规模的精锐骑兵袭击西夏军队,用弹性防御战略遏制住了西夏大规模入侵北宋西北边境的势头,不仅守住了领土,还取得了辉煌战果[9]47-49。唐朝在咸亨元年(670)到天宝十三年(754)之间对吐蕃的时常骚扰也采取了弹性防御战略,并取得了成功。
从唐高宗到武则天统治时期对吐蕃采取的战略主要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咸亨元年(670)到仪凤三年(678),唐朝对吐蕃采取进攻战略,失败后采取防御战略;第二阶段是仪凤三年(678)到先天二年(713),唐朝对吐蕃采取的战略从防御战略过渡到弹性防御战略。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影响唐朝对吐蕃实行弹性防御战略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高宗时的外交失利、对外战争失败,武则天时期的内政混乱都影响着弹性防御战略的实施。
唐朝开国便与北部突厥保持着亦敌亦友的关系,全国统一后便着手解决突厥的威胁。唐太宗时期,唐朝平定突厥后在突厥旧地设置羁縻州府,仍用突厥贵族统治其地,保持着长时间的相对和平。此时的吐蕃悄然崛起于青藏高原,但并未引起唐朝的重视,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非常重视与周边的外交关系,尤其是对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尤为重视。松赞干布向唐朝寻求政治联姻,但联姻的过程并不顺利。张云认为,吐蕃寻求联姻不成功可能是由于与吐蕃相邻的吐谷浑意识到吐蕃有扩展意图并向唐朝反映有关。《旧唐书》中记载吐蕃求亲使节到长安的情景:“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4]217这段描述反映出第一次求亲并未成功,随后在贞观十二年(638)松赞干布率军进攻吐谷浑,并推进至松州,向唐朝使用武力恫吓,太宗诏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总管,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大军五万讨伐吐蕃,牛进达在松州大败吐蕃,吐蕃撤军,这一次战役使得唐朝意识到吐蕃已经不是一支弱小的力量,吐蕃方面也认识到自身与唐朝之间差距甚远,太宗遂答应吐蕃政治联姻的要求,开启了一段相对和平交往的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可以视为是唐朝对吐蕃实行的和解战略。
高宗时朝,吐蕃松赞干布去世后几任继位的吐蕃赞普年龄都非常小,朝政把持在葛尔东赞为首的葛尔家族手中,此时的吐蕃积极对外扩张,开始与唐朝争夺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龙朔、麟德年间吐蕃向北扩张与吐谷浑发生冲突,双方分别上奏唐朝皇帝,各论曲直,请求援助,但唐朝没有对这件事表态[10]6335。咸亨元年(670)吐蕃遂攻占吐谷浑一十八州[11]11579,直接威胁到陇右道东部的唐朝边境线,此时吐蕃已然成为唐朝西北最大的边患。吐谷浑被吐蕃占领可以视为唐蕃关系的暂时破灭,咸亨元年(670)四月高宗诏薛仁贵为逻娑道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统兵十万反击吐蕃,在大非川唐军遭到吐蕃大将论钦陵袭击,几乎全军覆没[10]6363-6364。此后便开启了长达数年的全面战争,直到武则天去世后才告一段落。唐蕃之间的冲突在于吐蕃对于土地、人口、财富的追求是建立在掠夺唐朝以及唐朝的藩属国资源之上,而吐蕃北扩吞灭了吐谷浑之后进犯陇右道东部诸州,在这种零和背景下,唐朝统治集团放弃使用贞观以来的和解战略,认为使用进攻战略才是有效的对敌手段,因此转而采取进攻战略,大非川之战可视为唐朝采取进攻战略的具体行为。
大非川之战后,吐蕃开始频繁入寇陇右道东部,上元三年(676)入寇鄯、廓、河、芳等州,高宗诏雒州牧周王显为洮州道行军元帅,并州大都督相王轮为凉州道行军元帅征讨吐蕃[11]11580;仪凤二年(677)五月吐蕃寇临河,扶州临河守将杜孝升据城而守,城破被俘,宁死不从[10]6383;仪凤三年(678)李敬玄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与工部尚书左威卫大将军刘审礼统兵讨击吐蕃,九月,十八万唐军与吐蕃战于青海,唐军被击败,李敬玄狼狈还军[11]5254。高宗时期的大非川之战、青海之战都是唐朝军队主动发起,并且深入敌境作战,企图消灭吐蕃军的主力,两战均以失败收场,唐军损失近二十八万人,这样的结果使得唐朝统治集团认识到并不能迅速完全消灭吐蕃,需要重新思考吐蕃的威胁程度,重新制定适合对吐蕃作战的战略。“高宗闻审礼等败没,召侍臣问绥御之策,中书舍人郭正一曰:‘吐蕃作梗,年岁已深,命将兴师,相继不绝。空劳士马,虚费粮储,近讨则徒损兵威,深入则未穷巢穴,望少发兵募,且遣备边,明烽堠,勿令侵抄。使国用丰足,人心叶同,宽之数年,可一举而灭。’给事中皇甫文亮曰:‘且令大将镇抚,蓄养将士良吏,营田以救粮储,必待足食方可一举而取之。’……中书舍人刘祎之对曰:‘……愿戢万乘之威,宽百姓之役。’给事中杨思徵曰:‘……和好之谋,臣谓不便。’中书侍郎薛元超曰:‘臣以为敌不可纵,纵敌则患生,防边卒老,不如杰拣士卒,一举灭之。’”[11]11643此次会议便是在青海之战失败后,高宗想要谋求一个适用于遏制吐蕃扩张的战略,会议中大臣认为只有战略条件成熟时,进攻性地使用武力才可能成功。因此,在战略条件成熟之前,应该着眼于如何促成这些条件的成熟[8]240。故而这次御前会议讨论的结果便是唐军不应该再发动对吐蕃的大规模进攻。此后唐朝统治集团逐渐达成共识,对吐蕃采取防御战略,养精蓄锐,伺机歼灭吐蕃军事力量。总之,唐高宗时期对吐蕃所采取的战略态度经历了从战略进攻到战略防御,其主要原因是吐蕃崛起吞并唐朝周边属国引发与唐朝的边境冲突,但唐朝与吐蕃交战失利损失军队众多,同时还要面对突厥的叛乱。调露元年(679),单于都护府下的突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两个部落起兵反抗唐朝统治,重新拥立泥孰匐为突厥可汗,有二十四个突厥羁縻州府响应。唐高宗派遣萧嗣业、右千牛将军李景嘉率兵收剿,但是被阿史德温傅打败。十一月裴行俭任定襄道大总管统兵三十万讨伐突厥[12]105。由此可见,唐高宗时期对吐蕃和突厥用兵数量之大,有限的兵力不足以应对无限的战事,故而唐朝不得不采取战略防御以应对吐蕃。
武则天时期实行弹性防御可分为两个阶段,唐高宗去世到武则天登基为一个阶段,武则天在此阶段把持朝政,唐朝内部政局陷入动荡,李唐宗室人人自危。武则天想要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就要打击李唐宗室,继而引发李唐宗室及拥护李唐王朝大臣的不满。公元684 年徐敬业于扬州反[10]6422-6423。公元688年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麴崇裕与岑长倩统兵十万征讨,越王李贞兵败自杀[10]6450-6451。为了镇压内部叛乱,唐朝在陇右道继续采取静态防御战略。
王小甫认为在武则天登基之后,为了彰显自身威德,巩固自身统治,于是又对吐蕃采取积极的进攻策略,但仅限于夺回安西四镇,此时唐朝对吐蕃的防御战略更加灵活。长寿元年(692)王孝杰被任命为武威军总管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12]123。收复安西四镇是武则天时期对吐蕃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自此唐朝不再局限于静态防御,防御策略变得更加灵活。重新夺回安西四镇是遏制吐蕃势力北扩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大大压缩吐蕃在西域的活动范围。久视元年(700)唐休璟被任命为陇右诸军大使,与吐蕃军战于洪源谷,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11]4606。长安二年(702)十月,吐蕃赞普亲率大军进攻茂州,唐守将陈大慈与吐蕃交战于城下,四战四胜大破吐蕃[11]4243。武则天时期唐军开始采取进攻性的军事行动,但进攻手段并未带有惩罚性的元素,单纯是为了辅助防御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统治集团更倾向于防御战略,神功元年(697)狄仁杰上书武则天,国家仍然要采用敕边兵、谨守备、远斥候的防御战略,他认为要采取待敌自来、坚壁清野的手段,当敌人进入唐境,以主御客、以逸待劳,用精锐军队袭扰并找到机会破敌[11]11646。另一方面在实施筑城守边防御战略的同时,陇右道守将们主动采取有限进攻的军事手段配合守城的防御战略可以看作是弹性防御的萌芽和发生。影响武则天时期实行弹性防御战略的原因主要是政治方面,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但未登基时,忙于巩固自身统治地位、打压李唐宗室和镇压国内叛乱,此时唐朝统治集团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内政治权力的争夺,所以对吐蕃采取防御姿态,政治上的动荡是影响唐朝对吐蕃实行弹性防御的主要原因。
唐高宗到唐玄宗时期,军事制度的变化影响着对吐蕃实行弹性防御的战略变化,一方面是均田制的瓦解,国家直接掌握的兵户减少,府兵兵源不足制约着唐朝不能大规模对外用兵;另一方面,自唐朝开国到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物质基础得到极大的丰富,为唐玄宗实行军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使得唐朝能够在唐玄宗统治阶段实行更为积极的弹性防御政策。
唐朝前期的兵制改革也影响着此时对吐蕃弹性防御战略的形成。唐朝初年实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授给农民,农民则承担租庸调的义务,均田制下的农户成为受到国家直接控制的军户,因此唐初以大规模推行均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府兵制为唐朝提供了稳定的兵源。贞观十年(636),唐朝进一步完善府兵制,各军府改为折冲府设立折冲都尉,全国军府都隶属于唐朝中央设立的十二卫,唐初府兵制为唐朝的统一和贞观时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唐朝均田制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卖口分田,这就为土地兼并留下了隐患。随着政局稳定,到了武则天时期,地主官僚巧取豪夺,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唐中宗时期,兵部尚书韦嗣立上疏“今天下户口,亡逃过半”[12]2870,国家直接控制的军户不断减少,府兵兵源逐渐走向枯竭。
唐朝初期,由于府兵制多是从富户和多子嗣的家庭中进行选拔,并且要求官僚子嗣参军方可获得爵位。唐朝奖励军功,在军队中建立功勋可以获得爵位[12]1833,相应爵位可以得到土地封赏,因此,成为府兵是农民和中小地主获得土地财富、走向仕途的终南捷径。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统治前期,地主阶级参军热情相对较高,咸亨五年(674)后,战士授勋者,动盈万计[13]204。唐高宗统治后期以及武则天时期,由于爵位授予泛滥,唐朝已无地可授,失信于天下,地主阶级的参军热情逐渐下降,并且在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即使获得战功,唐朝也无地可赐,农民获得爵位已经没有意义,地主还要将服兵役的责任转嫁给贫苦的农民,加重了农民负担,由此加速了府兵制的衰落。武则天统治时军户无地者逃亡众多,导致很多折冲府已无兵可交。
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支撑一个国家建设军队、巩固边防。唐玄宗时期,唐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物质财富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实现国家安全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武德、贞观、永徽年间人口户数最高记录是三百八十万户,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增长到六百五十万户,开元十四年(726)已超过七百多万户,天宝十三年(754)最高记录是九百零六万九千多户[14]149-154,人口的增长象征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同时也使得唐朝中央财政收入提高,从而为推行募兵制度创造了经济条件。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募兵多达四十九万,每年用一千二百万匹布做军衣,军队消耗粮食近二百万担,军费开支多达一千二百一十万贯,是开元初年的六倍[12]1385。
府兵制兵源枯竭,唐朝无府兵可用,国家又面临外敌入侵,新的军队募集方式便应运而生。咸亨元年(670)之后,在与吐蕃的较量中失利、人员物资损失巨大的情况下,唐朝统治集团开始谋求新的对敌战略,仪凤三年(678)的御前会议讨论的结果便是暂时使用防御战略对付吐蕃,短时间内不再使用大规模的进攻手段,不再谋求短时间内彻底消灭吐蕃,采用有限的军队去镇守陇右道,改进攻战略为防御战略以保存自身实力,但从武则天时期和唐玄宗时期的边防状况来看,唐军不再大规模进攻,但需要大量军队长期驻守,这就意味着唐朝需要一支长期服役的专业化军队。面对唐朝陇右道边防的现实需求,府兵的数量和质量却都难以保证,在急需用兵的要求下推动着现有兵制改革。兵制改革过程从府兵到兵募,再从兵募到募兵。唐高宗统治后期和武则天时期,兵募而来的军队解决了吐蕃长期犯边的燃眉之急,这个阶段属于募兵制度的萌芽,此时府兵制度虽然开始衰落但是并没有完全失去作用,募集而来的军队具有临时性,为了一个军事目标而临时召集训练开赴战场,战事结束便解散,兵募而来的军队其作用是弥补府兵制度的不足。
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唐朝便长期且大量地募集军队。开元二年(714)薛讷打败吐蕃入侵之后,唐玄宗认为西北边防线上募集而来的军队存在一些弊端,军队每年都在内地募集之后开赴陇右前线,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兵募的军队战事一结束便要解散,在边防线上戍守的时间较短,容易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因此,唐玄宗将军队募集的制度做了更进一步的完善,诏曰:“比来缘边镇军,每年更代,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岂有缘路疲人,盖是以卒与敌。”其以西北军镇,宜加兵数,先以侧近兵人充,并精加简择,于是兵募改为了就近募集军队长期驻守边地,兵将相互熟悉增强军队战斗力。可见在唐玄宗时期并没有因为国力的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的上升而放弃防御战略转向进攻战略,只是增强边防军队的战斗力,更好地守卫边防线。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开元年间不仅是军队募集方式的转变,而且军事训练也在加强,战兵别简队伍,专令教练,不得辄有使役[11]1490。职业兵的出现增强了唐朝边防军队的战斗力,不仅推动了唐朝弹性防御战略的实施,也成为唐玄宗时期能够对吐蕃实行惩罚性远征的战力支撑。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三年(754)唐朝军队在与吐蕃的交战中失败次数很少,可见职业军队的出现使唐军的战斗力显著上升,但也要看到几乎每次战役都是弹性防御战略思想在指导着陇右将官们的军事行动,大规模深入敌境与敌决战的战例几乎没有。开元二年(714)到开元十六年(728)基本在唐朝的领土上进行战斗,开元十七年(729)礼部尚书信安郡王李祎攻下石堡城并派兵戍守,此后唐朝和吐蕃开启了长时间的争夺战,天宝八年(749)哥舒翰再次攻下石堡城,并牢牢控制住这个处于吐蕃境内的重要军事据点。石堡城争夺战可看作是唐军实行惩罚性远征的典型战例,不仅将战场推进到吐蕃境内,还减轻了吐蕃对陇右道诸州的袭扰,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陇右驻军大量调回之前,吐蕃都难以在陇右取得战果。
咸亨元年(670)到天宝十三年(754)唐与吐蕃进行较大规模战斗二十八次,根据《旧唐书》[12]89-207、《资治通鉴》[10]6363-6929记载,战斗情况如表1。
表1 咸亨元年到天宝十三年唐与吐蕃战斗情况
由表1 可见,唐军在唐高宗统治年间与吐蕃交战失利次数较多,武则天时期失利次数开始下降,到唐玄宗时期胜利次数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唐朝陇右道的弹性防御策略基本形成,唐军在应对吐蕃的战事中采取守城为主的防御手段,配合惩罚性远征的打击手段。开元二年(714)八月,吐蕃大将勃达延、乞力徐等率军十万进攻临洮军,又进攻兰州及渭州之渭源县,掠群牧而去。唐玄宗诏薛讷为陇右防御使,与太仆少卿王晙等率兵共同打击来犯之敌,十月在渭州武阶之战中,薛讷大破吐蕃,斩首一万七千级,俘获马匹七万七千、牛羊四万头。在渭州之战中,吐蕃深入唐境,薛讷和王晙采取守城为主、袭扰为辅的手段,使用少量骑兵夜袭扰乱吐蕃阵脚,趁乱击溃吐蕃[12]173。开元四年(716)二月,吐蕃攻击松州,孙仁献任松州都督,大破吐蕃,取得松州守城战的胜利[11]4244。开元十二年(724)陇右节度使、鄯州都督王君㚟破吐蕃,来献戎捷[11]1599。开元十六年(728)张守珪任瓜州刺史,吐蕃进军至城下,张守珪以空城计守城使敌退兵,后趁吐蕃撤退时袭击吐蕃,大败之。八月,萧嵩遣右金吾卫将军杜宾客击吐蕃,战于祁连城,大破之,获其大将一人,斩首五千余级[12]192。开元十七年(729)礼部尚书信安郡王李祎率众攻拔吐蕃石堡城,分兵驻守,此后唐军得到了一个深入吐蕃境内的军事据点,也正是因为攻陷石堡城作为唐军弹性防御战略中惩罚性远征的具体行为引起吐蕃的惊慌,随后几年唐朝和吐蕃围绕着石堡城展开了长期争夺[12]193。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南率众入吐蕃境二千余里,至青海西郎佐素文子觜,与贼相遇,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12]208。开元二十八年(740)十月吐蕃进犯安戎城及雍州,章仇兼琼遣裨将率众御之,仍发关中彍骑以救援焉,时属凝寒,贼久之自引退[11]11655。开元二十九年(741)吐蕃攻陷石堡城,节度使盖嘉运不能守,致使唐军丢失一个深入敌境的重要据点[12]214。天宝四年(745)皇甫惟明为陇右节度使,九月与吐蕃战于石堡,官军不利,陇右副将直廉战死[12]219。天宝五年(746)春,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使,唐军与吐蕃青海、积石之战取得胜利[10]6871。天宝八年(749)六月,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河东河西灵武及突厥阿布思等兵士六万余人攻吐蕃石堡城,拔之,更名神武军,分兵镇守。同年,又于木刺山置横塞军城及安北大都护府,命郭子仪为使,拜左卫大将军。后移横塞军城及安北府于永清栅北筑城,改横塞军为天德军,子仪仍为之使[11]11655。由上述战役可见,唐朝军队的防御战略不仅仅局限于守卫城池,更多采用运动战,往往是以守卫城池为基础,在城外派遣精锐骑兵游走寻找机会突袭敌人,惩罚性远征逐渐变多,给吐蕃军队造成巨大损失。以石堡城争夺战为例,唐朝军队逐渐在边境线外不远处占领敌方境内的军事据点,有将战场转移到敌国境内的意图,以此减弱吐蕃对唐朝陇右道境内堡寨的袭扰。唐军能够更多地发起主动进攻配合防御战略,有以下二个原因,一是源于开元以来唐朝国力恢复,有丰富的物资提供给陇右边防前线;二是由于长时间使用弹性防御战略,作战方法越来越成熟,唐朝将领用兵也不再像唐高宗时期大规模征讨,而是以自己城池为主,以逸待劳,用少量精锐部队袭扰吐蕃大军,趁吐蕃军疲弱之际一举击溃。从唐玄宗时期与吐蕃的战役来看,唐朝的用兵特点也是以小规模使用精锐的机动骑兵为主,步兵则更多用于守城战,这些战术在作战中被证明是有效的。仪凤三年(678)到开元十三年(725),唐军和吐蕃对峙于边境线上,唐军既没有发起过大规模征讨,也没有发生唐高宗时期大非川和青海之战那样的惨败。这说明唐朝统治集团对于吐蕃的认识在逐步加深,从唐高宗时期的轻视冒进导致军事上的重大失败,到后来认识到国家实力不足以从政治上消灭吐蕃,于是统治集团内部逐渐达成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一举歼灭吐蕃的共识。防御战略是唐朝对吐蕃力量重新认识之后,为了解决当时吐蕃频繁袭扰边境而采用的战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集团认识到弹性防御战略是行之有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打击敌人的战略战术,出于国防安全和国家实力的现实考量,武则天时期防御战略逐渐走向灵活,而唐玄宗时期弹性防御战略成为最适合国情的战略选择,弹性防御战略最终在唐玄宗时期形成。
唐朝前期对吐蕃采取的弹性防御战略开始于唐高宗统治中后期,形成于唐玄宗时期,经历了三个重要时间段,仪凤三年(678)御前会议定下对吐蕃采取防御战略的基调并开始执行,到了武则天时期弹性防御战略萌芽,唐军作战的特点不再拘泥于守城战,开始采用小股精锐部队的运动战配合守城,共同打败来犯之敌,这种战法从武则天时期对吐蕃作战的胜利次数上来看是有效的,到了唐玄宗时期,弹性防御战略最终形成,唐玄宗时期陇右的边防部队在对付吐蕃时每次战役都采用了主动出击与守城相结合的战术,不仅守住了城池土地,也给寇边的吐蕃造成巨大的损失。开元十七年(729)唐朝开始对吐蕃实行惩罚性远征,将战线拉进到吐蕃境内,减少了吐蕃直接攻击陇右道诸州的压力,后续唐朝和吐蕃在争夺石堡城及其周边土地时,战场都在吐蕃境内,唐王朝此时的进攻手段并不是扩张战略的表现,攻陷吐蕃境内与陇右道接壤的土地,如石堡城这样的军事据点或者是黄河九曲之地,更多的是想在这些地方建立军事缓冲区,不让吐蕃直接威胁到陇右道的唐朝国土,唐朝并不谋求兼并土地或是消灭吐蕃,而是想进一步维护国防安全。
唐高宗时期为应对吐蕃的崛起,采取进攻战略,企图一举消灭吐蕃,大非川之战与青海之战唐军二十八万行军大都是兵募而来,从侧面可以看出此时均田制已经开始衰落,府兵兵源短缺,必须另外募集军队作战。而大非川之战和青海之战失败后,唐朝在西北面临吐蕃、突厥的夹攻,用兵数量庞大,武则天时期政局出现动荡,为镇压国内叛乱稳固自身统治,武则天进一步收缩与吐蕃作战的力量,此时与吐蕃作战的唐军采取的是防御策略。从政治角度来看,唐高宗到武则天时期对吐蕃采取防御战略主要是出于唐朝对吐蕃军事外交失利以及内政混乱情况。武则天登基之后所采取的弹性防御战略需要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用军队分兵把守城池,推动了兵募制度的发展,同时唐朝内部的均田制度在武则天时期进一步瓦解,地主阶级参军热情下降,将府兵兵役转嫁给贫苦农民,致使需要自备一定物资的府兵不仅贫弱而且逃亡甚多,所以府兵在此时便起不到主要战斗主力的作用,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武则天时期,唐军在边境线上扭转了唐高宗时期的颓势,但是兵募而来的军队始终处于攻不足而守有余的状态,虽然在进攻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也仅限于收复故土,守卫边境的地步。到了唐玄宗时期,经过百年的发展,国力发展到顶峰,中央财政的增加为唐朝实行募兵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均田制也更加衰落,府兵兵源枯竭。开元二年(714)薛讷在渭源之战中打败吐蕃后,唐玄宗开始让边地将领坚守城池,就近募集军队长期戍守,内地应募入伍的军人家属可以随迁到边地并授予土地,招募的军队专事训练,可以将此看作职业军队的出现。开元十一年(723)募集的十二万中央禁军彻底代替府兵,这成为唐朝募兵制度形成的标志。职业军队的出现为唐玄宗对吐蕃作战屡战屡胜提供了战力支撑,也使得在唐玄宗兵制改革后出现的募兵制度成为唐朝对吐蕃采取更为积极的防御战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