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俄语习得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2024-03-28 10:09何雨韬周宸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重音偏误俄语

何雨韬,周宸伊

(1. 四川大学中俄数学中心,四川成都 610065;2.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875)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二语习得作为语用学的分支得以确立,其理论研究包括“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对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和“对外部因素的研究”[1]184。对比分析法和偏误分析法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从而促进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学习规律,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国外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以拉多(Lado)、科德(Corder)、克拉申(Krashen)、乔姆斯基(Chomsky)、舒曼(Schumann)等为代表,提出了一系列假说理论,如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文化适应假说等。国内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应用到了对外汉语领域,例如对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对外汉语研究现状的总结,对汉语教学过程中误差的判断、分类、分析等。和英语一样,国内的俄语二语习得研究在对比分析方面也有很多专著和论文,如俄语语言学家张会森的《俄汉语对比研究》《汉俄语音对比分析及对俄汉语语音教学策略》等。

自然语言的研究可分为结构主义方向、功能主义方向。前者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子系统的研究;后者则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认知功能出发,探索语义连贯、句际关系、话语结构、会话分析、篇章结构、语境等问题。通过观摩北京师范大学2021 届俄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课堂和查阅学生试卷,笔者收集了大量偏误实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汉语背景、零俄语基础的大学生在学习俄语的第一学年上半学期,偏误多见于形式层面,如语义、语法错误,交际型的偏误尚未大量出现,如修辞偏误。因此,下文的语言系统对比分析、偏误样本分析多见于语言形式方面。

一、汉俄语言系统的对比分析

拉多(Lado)于1957 年提出的对比分析法,是指通过两种语言系统的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语言方法。结构语言学是它的语言学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则是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2]46。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比预测语言学习的难点,帮助教师采取防御性的措施,从而建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可促进目的语的研究,对于整个教学大纲、教材设计还有测量与评价都有着指导性的意义。步骤分为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步[1]185-186。通过汉俄语言系统的描写和对比,可发现两门语言的显著区别,以及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混淆的语言知识。

对比分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当母语和目的语系统差别较大时,母语干扰比较小,此时一些细微的差别更容易令人混淆,会加大学习的难度,这是对比分析可能会有所疏漏的部分[3]18。其次,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很多偏误并不完全源于一语的干扰,只有三分之一的偏误是由一语的负迁移造成的[4]15。最后,受结构主义学说本身的局限性所影响,对比分析只是对比了语言的形式,而没有在语言的功能方面进行对比。

(一)语音方面差异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东斯拉夫语支,其语音特点有:(1)音节不清晰,界限也不分明,音素之间是拼合的;(2)一个音节只能有一个元音,并且存在副辅音;(3)没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是存在重音。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其语音特点有:(1)每个文字都为单音节语言单位;(2)元音主导,没有副辅音;(3)存在声调。汉语的语音系统包含四百多个音节,若加上音调区别,也只有一千三百多个音节,俄语的音节数量则远超这个数量[5]4。

由此可见,汉语和俄语的语音差异较大,而中国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可分为发音、重音、语调三方面。

发音方面,学生易混淆出错的俄语音素包括:(1)汉语拼音和俄语字母中发音相似的音,如b 和п , t 和т, f 和ф, n 和н, l 和л, sh和ш, в 和у, ы 和ei 等;(2)俄语语音系统中本身较为相似的音,如ж 和ш;(3)存在于俄语中、却在汉语中无类似发音,如p 是汉语背景的俄语学习者在发音上面对的第一难题。此外,汉语中并不存在复辅音的现象,常有学生不自觉地在辅音后面连缀元音,例如,朗读cпopт 时在p 后面加上元音。且汉语中并没有系统的清浊辅音和软硬辅音[6],受母语干扰,俄语学习者较难辨别出清浊、软硬辅音的区别。

俄语的重音是汉语母语学生的学习难点,因为单词重音常在不同词形(如格形式、形容词短尾形式、比较级形式、动词变位形式等)中处于不同位置,此时记忆辨别起来较繁琐复杂。例如,cecтpá 的一格形式重音位于词末,但其复数形式重音前移变为cёcтpы;вpáч 一格形式在变复数时重音后移变为вpaчи′;дoм 在变复数的时候重音后移变为дoмá。此外,俄语语音系统还有汉语中没有的元音弱化现象,也常导致中国学生发音偏误[7]。除词重音外,句重音的误置和词语句法形式的语音变化是另一个易被学习者忽略的难点。例如,复合句中чтo 做连接词时应轻读,做关联词时要重读;Нé зa чтo 中的чтo应轻读,而将重音放在нe 上面;“У нac нé былo уpoкa.”一句中重音应该在нe 上面而不应该放在былo。

语调方面,俄语包含七种具有不同情态意义和交际目的的调型,调核的确定、调型的抑扬也是零基础学生掌握的难点。面对复合句时,这种问题尤为明显。

(二)词汇方面差异

俄语作为屈折语代表,词汇形式结构常包含词干、词缀、词尾,富于形态变化,而每个汉字都是一个单独词素,无形态变化。因此,汉语背景学生在学习俄语词汇时,首先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俄语词形式结构较汉语词复杂,常见长单词,如 дocтoпpимeчaтeльнocть,cфoтoгpaфиpoвaть,不利于辨别和记忆;二是俄语词可形成语法形式系统,如дeлaть,дeлaющий,дeлaeт 都为同一个词дeлaть 的不同词形,学生学习俄语词的同时需掌握其词形变化规则,而汉语词不具备这种特征。

尽管汉语系统也存在大量形近字,但是俄语中的形近词却略有不同——俄语派生词的构词法以词缀法为主,分辨如выйти, зaйти, oтoйди 这样的系列形近词时,必须要掌握俄语词缀的语法意义及语义,且前缀尤其容易与前置词混淆。这是学习者易错之处,因此词形辨析也是各类俄语水平考试的常考题型,是俄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词的学习同时包括词义的学习和词语搭配性能的学习。母语的词组搭配往往会产生负迁移,也就是所谓的中式俄语。例如俄语的“喝汤”只能用“ecть cуп(吃汤)”来表示。导致这种现象的是词语中的民族文化背景义素,而根据语言学家弗谢沃洛多娃(Bceвoлoдoвa)的观点,为了使学生掌握这种词汇,对母语干扰的详细解释是必要的[8]72。由于俄语的词形变化丰富,词语搭配关系中还涉及对词形变化的要求,例如学生常常弄错的“这个动词/名词/动名词应该接什么格?”同样表示喜欢,动词нpaвитьcя要求使用句法搭配结构“кoму нpaвитcя чтo”,而动词любить应用成“ктo любит чтo”。

(三)语法方面差异

如上所述,汉语是分析语,没有形态变化,常见语法手段有语序和虚词;而俄语是综合语,规则变化是其重要特征。这种语法系统上的差异会导致俄语中的许多语法现象对于零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具体如:(1)名词的性;(2)名词的格;(3)前置词;(4)数词的格;(5)俄语的否定表示法;(6)动词的变位、体范畴、时范畴、式范畴以及语法现象中还会涉及到的语音交替现象。

除词法外,句法中的从句结构也是俄语学习的重点、难点。俄语中存在大量主从句动词的一致问题、指示词和连接词的选用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例句熟悉、熟记。

当然,俄语的语法难点不仅仅只有上面所述这些,很多没有提到的语法点都存在理解和识记的难度,且有极大可能成为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障碍。

二、零基础俄语学生的偏误分析

中介语假说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Selinker)提出来的。所谓中介语即是介于一语和二语之间的语言习得状态,可以看作是二语的零起点阶段到目的语之间的发展,因此中介语也是不断变化的[9]。在中介语系统中,比较顽固的偏误会产生“僵化”或者“石化”的现象。偏误分析指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的系统分析,研究其来源、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分为搜集语料、鉴别错误、分类、解释、评估五步[10]。乔姆斯基(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是其语言学理论基础,认知理论是其心理学理论基础。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对于二语的掌握程度,判断他们所处的语言水平阶段,帮助他们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和步骤,并对对比分析的假设进行验证。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完善和发展,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错误,帮助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1]19。但要注意“失误”和“偏误”的区别,偏误是一种经常性、规律性的错误,能反映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这与个体的偶发失误是不同的[11]。

偏误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1]194-195。其中母语负迁移就是对比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语负迁移则包括过度泛化和过度概括。

进行偏误分析的第一步是偏误分类。最传统的分类法是按照语言形式的三方面分类,即语音、词汇、语法偏误。还可将偏误分为语内类和语际类:语内偏误是由于对目的语的规则掌握不全面而造成的;语际偏误则是所谓的负迁移[12]5。本文从传统的语言形式分类和语际偏误、语内偏误两个维度对搜集的偏误范例进行归类和分析。

数据搜集的客体为北京师范大学2021届俄语专业学生,均是零起点学生,并结束了大一上半学期的学习。语料搜集包括书面、口语资料(考试错题和课堂错误),采集的方法随机,因此近似于整体概率。由于数量庞大,在此只展示代表样本和统计分布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表2和表3。

表1 语际偏误样本

表2 语内偏误样本

表3 偏误统计表

通过统计数据来看,语际偏误(N=33)和语内偏误(N=75)的比例大概在3:7。根据迁移理论,母语对于目的语的负迁移造成的偏误在偏误总数中约占三分之一,与这个数据结果是大致相符的。此外,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两者中的语法偏误占总偏误数量的一半,说明俄语语法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这也符合对比分析的预测——屈折语中的大量词形变化会增加孤立语背景学生的习得难度。

语际偏误中,语法层面和语音层面的偏误占比较为接近。这是由于汉语语言思维模式、中国学生的面部肌肉活动和发音方式导致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并获得突破性的进步。可见语法和语音层面上的母语干扰占比较大,是影响俄语学习水平的重要原因。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偏误的采集量更大或者采用的样本发展变化,这些结果和数据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但结论的大方向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三、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教学启示

语音部分,辨音的工作应该越早进行越好。正确的语音是语言学习的起点,如何让学生听音、辨音、发音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师应让学生反复操练、模仿、纠正,使纠音工作贯穿全程,并结合单独的音素发音和语流发音[13]25。错误的发音如果没有在初期得到纠正,后期会更加难改,继而影响口语和听力。

词汇部分,对于成年的语言学习者而言,应将语言机制的学习置于语言知识的传授之前,且利用成年学生已经形成的概括、归纳思维,因此可采用的词汇教学法有:(1)教学时对词作整合性的描写和解释,将意义、语法形式、搭配性能结合起来;(2)将词、词组放在课文的语境中,以习得正宗的俄语表达;(3)适当了解构词法以助力词汇学习;(4)利用语义场(或功能语义场),将近义词、反义词、形近易混词等相互对比、归类讲解,虽然加大了词汇的记忆难度,但可以有效绕开易混点;(5)对于积极词汇采用反复记忆的原则,消极词汇只需认识即可。

结构主义的教学、学习法也适用于语法知识,因此系统的、集中的语法体系对于语言习得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汉俄语法体系有巨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难点,而不一定是易混点。随着不断地巩固和练习,偏误得到纠正,对语法变化的熟练掌握会建立起来。由此可见,教师应避免抽象片面的静态语法学习,而是要将语法和句法结合,将结构和功能结合,同时准备机械性练习和有意练习、交际练习。

至于语言教学中的偏误纠正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刘珣指出,教师需要考虑这个偏误的影响是否大到需要纠正:整体性偏误需要纠正,局部性偏误可以视情况而定,但一些会造成日后“石化”的局部性偏误一定要及时处理,且应注意纠正方式。例如,口头的偏误更看重流利度,不恰当的纠正会破坏交流流畅度,挫败学生想要交流的意愿,因此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尽量等学生说完完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后再纠正,避免其思路被打断。

猜你喜欢
重音偏误俄语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