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钇利(通信作者),喻海燕
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50)
吞咽障碍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24%~30%,不仅影响患者的摄食功能及营养吸收,而且有发生误饮、误吸或窒息的风险[1-2]。吞咽功能锻炼是常用的吞咽障碍治疗方法,但存在起效缓慢、疗效欠佳等缺陷[3-4]。重复经颅磁刺激仪(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r,rTMS)是一种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的设备,可刺激中枢大脑皮层改善吞咽功能,用于改善吞咽功能具有一定的效果[5-6]。但国内鲜有关于rTMS 联合吞咽功能锻炼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探讨rTMS 联合吞咽功能锻炼治疗TBI 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2 年1 月到2023 年3 月于医院就诊治疗的74 例TBI 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 例。试验组男21 例,女16 例;年龄20~78 岁,平均(51.54±6.18)岁;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评分:3 分25 例,4 分12 例;病程21~73 d,平均(37.51±5.14)d。对照组男24 例,女13 例;年龄18~80岁,平均(52.05±5.46)岁;WST评分:3分22例,4分15例;病程18~66 d,平均(37.13±6.11)d。两组性别、年龄、WST 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确诊颅脑损伤,且病情处于恢复期;WST 评分为3~4 分;年龄18 ~80 岁。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吞咽障碍;依从性差的患者。
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锻炼,包括呼吸锻炼(鼻吸气约2 s 后,缩拢唇呼气约4~6 s)、温度刺激易化(用冰棉棒蘸少许水,刺激两侧软腭、腭弓及咽后壁,后做吞咽动作)、吞咽反射锻炼(用手指摩擦甲状软骨至下颌间的皮肤,刺激下颌上下运动及舌部前后运动)、摄食锻炼(患者取仰卧颈前倾体位,选择密度均匀、柔软和性状均一食物,先每次进食3~4 ml的食团,逐步加量至15~20 ml/次)等,30 min/次,2 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吞咽功能锻炼基础上联合rTMS(南京伟思医疗公司,型号Magneuro 60)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将仪器的正负电极分别置于患者的颈后第7 颈椎上方和喉部,刺激部位为健侧吞咽皮层;设定频率为10 Hz,刺激2 s 后休息18 s,磁脉冲1 200 个/次,30 min/次,1 次/d,5 d/周。
两组均连续治疗4 周。
(1)吞咽功能指标[7-8]:治疗前后采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及WST 联合评估吞咽功能,GUSS 总分19 分,评分越高,说明吞咽功能障碍越轻,WST 总分5 分,评分越高,表示吞咽功能障碍越明显。(2)舌骨活动度: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吞咽时舌骨上移距离和前移距离。(3)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指标:治疗前后采用肌电图仪(丹麦维迪公司,型号Keypoint4)检测患者sEMG 最大波幅值和吞咽时间,并计算治疗前后sEMG 最大波幅值的差值和吞咽时间的差值。(4)治疗总有效率[9]:显效,症状基本消失,WST 评分较前上调≥2 分;有效,症状明显好转,WST 评分较前上调≥1 分;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经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GUSS 评分及WST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USS 评分均升高,WST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GUSS 评分高于对照组,WST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GUSS 评分及WST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GUSS 评分及WST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GUSS 为吞咽功能评估量表,WST 为洼田饮水试验
组别 例数GUSS 评分WST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 37 7.81±1.41 12.38±2.37a 3.62±0.67 2.97±0.49a试验组 37 7.75±0.45 14.84±3.14a 3.73±0.73 2.54±0.31a t 0.2192.3940.2152.317 P 0.7810.0230.7870.029
治疗前,两组舌骨上移距离及前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舌骨上移距离及前移距离均增加,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舌骨活动度比较(mm,±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上移距离前移距离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 37 11.53±2.45 13.68±2.84a 3.13±0.51 4.76±0.71a试验组 37 11.72±2.54 15.90±3.20a 3.21±0.56 5.22±0.95a t 0.2492.3420.2242.194 P 0.7560.0270.7750.039
试验组sEMG 最大波幅值差值及吞咽时间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EMG 最大波幅值差值和吞咽时间差值比较(±s)
表3 两组sEMG 最大波幅值差值和吞咽时间差值比较(±s)
注:sEMG 为表面肌电图
组别 例数sEMG 最大波幅值差值(μV)吞咽时间差值(s)对照组 37303.57±42.03-0.41±0.09试验组 37409.43±60.14-0.64±0.12 t 2.5182.694 P 0.0170.011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TBI 后吞咽障碍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颅脑损伤导致吞咽相关神经受损,引起神经支配的吞咽相关肌群运动障碍。该病不仅可造成患者饮水或进食困难,引起脱水或营养缺乏,而且易发生误吸误饮,导致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并发症,加重病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10-11]。吞咽功能锻炼作为吞咽障碍患者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可刺激吞咽相关肌群,提高肌群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优化中枢系统残余神经细胞功能和反馈通路,促进吞咽反射弧重建,以及促进吞咽功能恢复[12-13]。但由于TBI 后中枢神经损伤较明显,吞咽障碍较严重,单纯吞咽功能锻炼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作用有限,难以有效修复受损中枢神经及重建吞咽相关神经通路,且吞咽功能锻炼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训练方案,导致TBI 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缓慢,总体效果不甚理想[14-15]。
rTMS 是一种常用的中枢神经无创刺激仪器,主要通过脉冲磁场产生诱发电位刺激并作用于大脑皮质层,兴奋中枢神经的皮层细胞,刺激中枢吞咽反射中枢,进而改善吞咽功能[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GUSS 评分、舌骨上移距离和前移距离、sEMG 最大波幅值差值及吞咽时间差值、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WST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rTMS 协同吞咽功能锻炼在TBI 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肯定,较单纯的吞咽功能锻炼更有优势。分析其原因如下:吞咽功能锻炼主要从吞咽运动生理学角度调控吞咽功能,对中枢神经刺激较少,难以有效修复损伤的神经功能;而rTMS 主要从中枢神经调控的角度调控吞咽功能,可刺激中枢的大脑皮层,重建神经网络,修复受损的突触和神经元,减轻神经损伤[18-19];由于rTMS 和吞咽功能锻炼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联合治疗TBI 后吞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20-21]。
本研究为单中心对照试验,且纳入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导致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尽量延长随访时间,增加更多定量指标,以客观准确地评价rTMS 联合吞咽功能锻炼对TBI 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综上所述,rTMS 联合吞咽功能锻炼治疗TBI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改善吞咽功能,促进舌骨上移和前移,提高sEMG 波幅,缩短吞咽时间,且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锻炼。